鄧克勤, 令玉林, 邱喜陽, 周建紅
(理論有機化學(xué)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科技大學(xué)化學(xué)化工學(xué)院,湖南湘潭 411201)
酒石黃是廣泛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之一。它主要用于食物、飲料、酸奶、冰淇淋、糖果等的著色,但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偶氮官能團和芳環(huán)結(jié)構(gòu)[1],對人體可產(chǎn)生毒性,過量食用可能會引發(fā)哮喘、過敏以及兒童多動癥[2],因此,高靈敏的檢測、監(jiān)控檸檬黃在食品中的添加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酒石黃主要的檢測方法有色譜法[3],毛細管電泳法[4]、光度法[5]和電化學(xué)方法[6 - 7]。
本方法利用電化學(xué)還原的氧化石墨烯-金納米棒復(fù)合物(ERGO-GNRs),通過帶負電的氧化石墨烯(GO)與帶正電的金納米棒(GNRs)之間的靜電作用,獲得GNRs均勻、穩(wěn)定分散于GO的納米復(fù)合材料,再通過電化學(xué)法還原GO,制得具有高度電催化活性的納米復(fù)合物。此外,研究了該材料對酒石黃的電催化行為,并建立了對酒石黃的高靈敏的電化學(xué)檢測方法。該檢測方法性能優(yōu)良,與大多數(shù)已報道的文獻方法[8 - 9]有可比的檢測性能。
CHI 760C型電化學(xué)工作站(上海辰華公司);JSM-5610L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日本,JEOL公司);KQ50E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三電極系統(tǒng):修飾的玻碳電極(GCE)為工作電極,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鉑電極為對電極。
HAuCl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AgNO3、抗壞血酸,均購于Sigma-Aldrich公司;氧化石墨烯(GO,南京先豐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aBH4、酒石黃均購自上海化學(xué)試劑公司。0.1 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PBS)和0.2 mol/L KCl支持電解質(zhì)溶液。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二次蒸餾水。
金納米棒按文獻方法[10]制備,步驟如下:1 mL 0.2 mol/L CTAB與1.0 mL 0.50 mmol/L HAuCl4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新制的120 μL 10 mmol/L冰浴的NaBH4溶液,攪拌2 min后,把得到的金種溶液于溫度27 ℃下靜置2 h;將0.2 mL 4 mmol/L AgNO3加入5.0 mL 1.0 mmol/L HAuCl4與5.0 mL 0.2 mol/L CTAB 的混合溶液中,室溫下緩慢攪拌,逐滴加入 1.0 mL 0.1 mol/L抗壞血酸后,加入 0.1 mL 金種溶液,緩慢攪拌2 min,于30 ℃水浴中靜置12 h,將溶液分裝于離心管中,以12 000 r/min離心分離過量的CTAB,最后將GNRs沉淀物分散于水中,待用。
將200 μL 0.5 mg/mL GO 溶液逐滴緩慢加入到1.0 mL GNRs 分散液中,室溫下緩慢攪拌10 min,即制得氧化石墨烯-金納米棒(GO-GNRs)復(fù)合物。
把玻碳電極(GCE)在金相砂紙上打磨,拋光,并依次用8 mol/L HNO3、0.2 mol/L NaOH溶液、丙酮、水各超聲洗滌5 min。在潔凈的電極表面滴加5 μL GO-GNRs溶液,于紅外燈下烘干。利用循環(huán)伏安法,在-0.1~-1.6 V電位范圍,于0.2 mol/L KCl溶液中,在掃速為10 mV/s條件下,掃描該修飾電極3圈。將還原后的電極放入0.1 mol/L PBS中,利用循環(huán)伏安法,在-0.6~+1.0 V,掃速為100 mV/s下循環(huán)掃描10圈以穩(wěn)定電極,即制得電還原的氧化石墨烯-金納米棒修飾電極(ERGO-GNRs/GCE)。此外,為了比較電極的性能,氧化石墨烯修飾電極(GO/GCE)、氧化石墨烯-金納米棒修飾電極(GO-GNRs/GCE)、電還原氧化石墨烯修飾電極(ERGO/GCE)以相似的方法制得。
圖1為GO-GNRs納米復(fù)合物的掃描電子顯微(SEM)圖。由圖可見,制備的GNRs呈現(xiàn)均一的大小與形狀,能均勻且穩(wěn)定的分散在GO中,未發(fā)生團聚現(xiàn)象。這是由于負電的GO 與正電的GNRs之間有靜電作用,阻止了GNRs之間的自聚集。
利用循環(huán)伏安法,在0.2 mol/L KCl溶液中,于掃速10 mV/s的條件下,可實現(xiàn)GO 的電化學(xué)還原[11]。圖2為GO(a)和GO-GNRs(b)修飾電極在循環(huán)掃描第一圈的伏安圖。由圖可見,在GO還原過程中,有一個大的還原峰出現(xiàn)在-1.37 V,在-1.44 V處出現(xiàn)一肩峰,這是由于GO表面不同的含氧基團還原所致[12],在循環(huán)掃描第二圈時,該還原峰消失,這與文獻報道[11 - 13]的現(xiàn)象一致。對于GO-GNRs,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其第一圈掃描圖中也出現(xiàn)一大的還原峰,峰電位為-1.25 V,與GO相比,GO-GNRs還原峰電位正向移動了120 mV。此外,GO-GNRs的峰電流比GO的高,這表明與GNRs復(fù)合后對GO 的電化學(xué)還原是有利的。這是由于GO的電導(dǎo)率低,而GNRs能在GO中充當(dāng)導(dǎo)線,可提高GO的導(dǎo)電性并能加速電子傳遞,因此,雜化了 GNRs的GO比純的GO能更易電化學(xué)還原,這也證明GO-GNRs復(fù)合物被成功制備。
圖1 GO-GNRs的掃描電鏡(SEM)圖Fig.1 SEM image of GO-GNRs
圖2 GO(a)與GO-GNRs(b)電化學(xué)還原的循環(huán)伏安(CV)圖Fig.2 CVs for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GO(a) and GO-GNRs(b)
圖3為酒石黃在不同電極上的循環(huán)伏安圖。在GCE上(曲線a),于+0.92 V處出現(xiàn)一不可逆的氧化峰。在GO/GCE上(曲線b),酒石黃氧化峰電流有所提高,表明GO對提高酒石黃的電化學(xué)行為是有效的。對于GO-GNRs/GCE,有一更強的氧化峰出現(xiàn)(曲線c),這表明GO-GNRs對酒石黃具有更有利的電催化作用。GO-GNRs被電化學(xué)還原后,該氧化峰峰電流極大提高(曲線e),其峰電流分別為GCE、GO/GCE和GO-GNRs/GCE的21.4、17.3和9.6倍,這充分表明ERGO-GNRs能很好的加快電子傳遞。此外,酒石黃雖然在ERGO/GCE上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電催化(曲線d),但與ERGO-GNRs/GCE相比,其效果要差得多。而且ERGO/GCE具有較高的電容電流,雜化GNRs能降低電容電流,這對提高酒石黃的檢測限是有利的。
在GO-AuNRs/GCE上,研究了掃速對酒石黃氧化電流的影響(圖4)。在濃度為2 μmol/L的溶液中,于0.3~1.1 V的電位范圍,以不同的掃速進行實驗,結(jié)果顯示,酒石黃的氧化峰電流隨著掃速的增加而升高,在10~200 mV/s范圍,峰電流與掃速成正比,其回歸方程為:i(μA)=0.9824+0.1077v(mV/s),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80(插圖),這說明酒石黃在該電極表面的作用為吸附控制。
圖3 GCE(a)、GO/GCE(b)、GO-GNRs/GCE(c)、ERGO/GCE(d)和ERGO-GNRs/GCE(e)在5 μmol/L 酒石黃溶液中的循環(huán)伏安(CV)圖Fig.3 CVs of GCE(a),GO/GCE(b),GO-GNRs/GCE(c),ERGO/GCE(d) and ERGO-GNRs/GCE(e) in 5 μmol/L tartrazine solution
圖4 ERGO-GNRs/GCE在2 μmol/L酒石黃溶液中于不同掃速下的循環(huán)伏安(CV)圖和氧化峰電流與掃速的關(guān)系(插圖)Fig.4 CVs of ERGO-GNRs/GCE in 2 μmol/L tartrazine solution under different scan rates(a-g:10,20,40,60,100,150,200 mV/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odic peak current and scan rate(the inset)
圖5 ERGO-GNRs/GCE在不同濃度的酒石黃溶液中的差分脈沖伏安(DPV)圖和校正曲線(插圖)Fig.5 DPVs of the ERGO-GNRs/GCE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artrazine solution(a-k:0.05,0.3,0.5,0.8,1.0,1.3,1.8,2.4,3.0,4.2,6.0 μmol/L) and the calibrated curve(the inset)
pH值對酒石黃的氧化有影響。在pH=9.0~3.0范圍,酒石黃的氧化峰電流先隨pH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峰電流在pH=5.0,繼續(xù)降低pH對氧化峰電流影響不明顯,為了獲得較低的檢測電位與較高的電流響應(yīng),本實驗所選pH為6.0。富集時間影響酒石黃的檢測。實驗發(fā)現(xiàn),在前200 s內(nèi),峰電流隨富集時間的增加而迅速升高,在240 s后達到最大的電流響應(yīng)。因此,本實驗選擇的富集時間為240 s。
利用ERGO-GNRs/GCE,采用差分脈沖(DPV)法對酒石黃進行測定。實驗發(fā)現(xiàn),酒石黃的氧化峰電流隨其濃度的增加而升高(圖5),在0.05~6.0 μmol/L濃度范圍內(nèi)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相關(guān)系數(shù)0.9980(插圖),其回歸方程為:i(μA)=0.0106+0.4955c(μmol/L),檢出限是15 nmol/L。
同批次6個修飾電極測定4 μmol/L的酒石黃,或同一修飾電極對酒石黃進行6次平行測定,其相對標(biāo)準(zhǔn)偏差分別為8.2%和4.5%。表明該電極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重現(xiàn)性。
實驗還測定了兩種橙汁樣品的酒石黃含量(表1),并分別向上述樣品中加入0.5、2.0、4.0 μmol/L的酒石黃標(biāo)準(zhǔn)溶液,進行加標(biāo)回收實驗,其回收率在91.2%~108.7%之間,平均回收率為98.6%,說明本方法能滿足常規(guī)分析要求。
表1 酒石黃在ERGO-GNRs/GCE上的回收率測定
本文采用電化學(xué)法制得電化學(xué)還原的氧化石墨烯-金納米棒復(fù)合物修飾電極,該電極對酒石黃有很好的電催化氧化,利用差分脈沖伏安法,可實現(xiàn)對酒石黃的高靈敏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