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君
共享單車,需要社會責任
林超君
共享單車來勢洶洶,自去年年底共享單車進入福州以來,據統(tǒng)計,截至7月底,福州城市共享單車的數量從最初的數千輛已經發(fā)展到34萬輛有余,接近35萬輛。
近來,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紛紛亮相。
作為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共享單車已經成為福州市民重要的代步工具。據了解,目前福州市場上運營的共享單車有永安行、ofo、Hellobike、DDbike、摩拜單車和索天科技、酷奇等品牌進入。
其實,共享單車并非新生事物,福州市自從2012年起就大力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目前已在五區(qū)設有175個站點。然而,城市公共自行車站點較固定,市民要使用車輛,只有到附近的自行車站點租賃,還車也須到固定的站點。共享單車最大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徹底擺脫固定的自行車借還站點,彌補交通末端的缺陷,既提高使用率,又節(jié)約資源。
便利、低費用,讓越來越多市民愛上共享單車這個新型出行工具。昨天,記者在地鐵1號線東街口站看到,出入口附近停放著眾多共享單車,許多居民騎共享單車來這里換乘地鐵出行?!耙郧皬募依镒叩降罔F站將近20分鐘,有了共享單車,只用幾分鐘就到地鐵口了,現在每天乘地鐵上下班,方便多了?!奔易「V葜窳志承^(qū)的張先生說?!艾F在福州地鐵通了,再加上靈活快捷的共享單車,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去哪里都很方便。而且,綠色出行的方式也很環(huán)保?!奔易「V莅姿谅返氖忻駰钚〗阃ㄟ^手機APP掃碼,騎上離家門口20米的“小黃車”,15分鐘后到達屏山地鐵站,坐地鐵去福州南站乘坐開往寧德的動車?!耙郧叭ツ险敬蜍囈僭?,公交車要轉兩趟花一兩個小時?,F在有了地鐵和共享單車,真方便!”
共享單車不僅僅是代步工具,一些年輕市民還把它作為一種健身的“動感單車”。市民蔣先生是個騎行愛好者,去健身房時,最喜歡的健身工具就是動感單車,有了共享單車后,他外出一般都騎自行車。對于平時長時間坐辦公室工作的蔣先生來說,騎車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式。他還經常通過朋友圈分享騎行共享單車的路線和里程?!膀T共享單車是一種綠色的出行方式,現在大家對空氣污染很關注,如果每個人都能用共享單車出行,少開機動車,將有助于改善我們的環(huán)境?!?/p>
“福州地處東南沿海,氣候宜人,空氣清新,非常適合騎行?!蹦Π輪诬嚾珖卣箍偨浝砝钤Yt告訴記者,一輛小轎車碳排放是自行車的18倍,停車占用面積是自行車的10倍。3公里內的短距離出行,至少占到福州人全部出行的1/3,如果這部分被替換為自行車,對緩解交通擁堵、保護環(huán)境,甚至鍛煉身體,意義都非常大。
在采訪中記著了解到,在共享單車越來越流行的同時,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頻發(fā),給城市管理帶來了困擾。特別是每逢節(jié)假日,一些景區(qū)進出道路的機動車道被不少單車占道,導致公交車都無法正常行駛。
許多人行道上都三三兩兩地停放著共享單車,有些占用了盲道,有的甚至停在非機動車道上,影響了過往行人通行。不少市民使用共享單車時隨意停放,給交通帶來很大影響,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新的壓力。共享單車基本布點在人流集中區(qū)域,有些布點屬于非機動車禁停區(qū),如果管理不好,非但不能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還會給其他市民出行添堵。
與此同時,共享單車被棄荒野、丟進河中、被偷竊、人為損壞等等報道也不絕于耳,由此引發(fā)的關于國民道德素養(yǎng)的討論備受關注。沒有自律就沒有共享,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問題的關鍵是,道德良心的討論無法堵住自身管理的疏漏。解決問題既要依賴公眾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還要依靠制度建設,特別是對自身服務體系的完善與規(guī)范。
之前,北京試點為共享單車劃設電子圍欄,希望以此圈住亂停的共享單車。但在實際使用中人們發(fā)現,由于圍欄內外停車沒提示、無獎懲,部分圍欄劃設位置較偏,多處電子圍欄內竟無一輛共享單車,而圍欄外附近仍有大量單車亂停放。這項備受關注的共享單車管理“黑科技”,為何受到如此冷遇?
想讓用戶把車停進電子圍欄,首先要能讓人找得到“圍欄”。但民眾騎行體驗中發(fā)現,除非是騎行途中剛好遇見,否則通過APP找到電子圍欄并不容易。并且ofo小黃車、摩拜單車等共享單車目前均未能實現對電子圍欄進行導航。
“的確,給共享單車施劃電子圍欄進行管理,依然是按照有樁公租自行車的管理思維?!币晃欢嗄陱氖鹿庾孕熊嚬芾淼臉I(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政府部門不強制要求企業(yè)對不入欄用戶進行處罰,恐怕不會有哪家企業(yè)愿意“率先自律”,因為那樣就意味著先吃了虧,失去了無樁停車的先天優(yōu)勢。而且電子圍欄和停放區(qū)域數量遠遠跟不上投放規(guī)模。由此可見,電子圍欄并不是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的終極解決方案。想要解決共享單車的停放亂象,還是必須從管理入手。
為了了解福州市目前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的具體情況,記者來到福州市城管委,主管共享單車停放工作的劉炳輝主任接待了我們。
在采訪中,劉炳輝主任告訴記者:“共享單車來勢洶洶,自去年年底共享單車進入福州以來,今年發(fā)展尤為迅猛,數量迅速增長。據統(tǒng)計,截至7月底,福州城市共享單車的數量從最初的數千輛已經發(fā)展到34萬輛有余,接近35萬?!彪S著單車投放量不斷增加,由此產生的違章占道、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頻發(fā),給城市管理帶來巨大壓力。
今年以來,福州市城管委先后在轄區(qū)主次干道劃定了數百處非機動車??奎c,盡量做到應劃盡劃,引導市民規(guī)范停放共享單車。
同時,整理擺放共享單車,規(guī)范其有序停放,也納入城管執(zhí)法人員和市容監(jiān)督員的日常工作內容。但商圈、高校、醫(yī)院,人流密集區(qū),單車大面積堆放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執(zhí)法人員數量有限,處理單車停放時力不從心。
福州市城管委除了每天派出工作人員引導市民停好車外,還和相關投放單車的企業(yè)聯(lián)系,執(zhí)法人員巡查時實時反映單車停放情況,督促單車運營商參與處理,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由福州市城管委發(fā)起建立的微信工作群,以及各區(qū)市容局建立的微信工作區(qū),將城管執(zhí)法隊員、單車運營商管理工作人員納入其中,通過微信群對共享單車停放情況進行即時監(jiān)管和溝通,以便加強巡視,及時處理亂停車問題。
“為了共享單車能有序停放,我們做了大量的末端工作。有成效,但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劉炳輝主任說到。
真正說來,共享單車投放企業(yè)應該承擔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的主要責任。企業(yè)不僅要做好投放,更要做好管理。政府部門可以為他們提供方便,做好服務,可是企業(yè)也應當承擔社會責任。
由福州市城管委估算,每投放300輛共享單車,就需配備一名單車管理人員,也就是說福州市區(qū)內接近35萬輛共享單車需要配備1100多名管理人員,這個龐大的管理隊伍不可能由政府配備。共享單車投放企業(yè)并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在盈利的同時也應該承擔責任。根據目前的情況,企業(yè)為各自投放的共享單車配備的管理人員遠遠低于這個數量。另外,許多企業(yè)只是認為共享單車市場大,發(fā)展好,跟風投放。有些企業(yè)技術不達標,甚至連單車電子鎖都無法實現的情況下,更不用說細化的單車定位管理了。所以共享單車的有序管理,也亟待企業(yè)配套技術的升級。
劉炳輝主任認為,線下人員跟上,線上技術升級,共享單車投放企業(yè)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與此同時,作為一種商業(yè)活動,長遠來講,用戶體驗才是終極評判。所以,共享單車在便民性、服務性方面絕不能自降標準。
目前,福州共享單車存在過量投放的現象。根據各個共享單車投放企業(yè)的粗略估算,福州市區(qū)內有10~15萬輛共享單車就飽和了。執(zhí)法部門劃的停放點大約可以停放20萬輛單車。福州市的共享單車過量投放量達到了200%以上,過量的投放,不僅僅與共享經濟的“節(jié)能環(huán)?!毕噙`背,也與共享單車“便民”思維相悖。
劉炳輝主任告訴記者,如果不從源頭上控制總量投放,任何管理手段都是滯后的。據了解,目前有一些地區(qū)已經對共享單車投放做出總量控制,企業(yè)超過投放量需向政府報批;還有一些地區(qū)是由公安交警與交管部門溝通,明確轄區(qū)共享單車投放總量,建立共享單車聯(lián)合約談機制,定期對違法投放、無序投放以及運維、調度能力嚴重不足的共享單車企業(yè)開展約談,杜絕在禁止投放區(qū)域投放車輛,杜絕在日間特別是早晚高峰時段投放車輛,杜絕不按交通管理部門衡定數量“過量”投放車輛。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共享單車現身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各企業(yè)通過大數據平臺完全能掌握各個點位的單車數量,但顯然線下的管理卻相對滯后,應該加強運維能力。李俊慧認為,共享單車停放占用的是公共空間,各企業(yè)平臺各自進行運維難免存在資源浪費,或可通過分工合作、統(tǒng)一調配,形成合力。
面對發(fā)展迅猛的共享單車,目前各大城市都沒有特別成熟的管理辦法,都在逐步摸索,其中涉及到一些問題:如公共場所的場地使用、亂停亂放影響公共秩序,在監(jiān)管方面基本處于空白。劉炳輝主任表示,目前福州市共享單車的投放相當隨意,大多沒有經過審批和備案,也沒有相應的審批制度,管理和處罰這類隨意停放的單車也缺乏相應的依據。
在這方面,深圳的做法值得效仿。針對共享單車亂停的問題,去年12月,深圳出臺《關于鼓勵規(guī)范互聯(lián)網單車的若干意見》,明確界定政府、企業(yè)及市民的責任和義務,并對自行車停放區(qū)域、用車秩序、停放要求、道路規(guī)劃等方面作了說明,由公安交警部門、城管部門等有關單位按職責執(zhí)法。深圳還建立“深圳交警自行車用戶誠信平臺”,對存在交通違法的單車用戶,統(tǒng)一納入平臺黑名單中,共享單車企業(yè)依據黑名單的信息,調整用戶信用分、提高車費,而交警部門也能通過企業(yè)的大數據對違規(guī)用戶進行處罰,實現政企信息互通。今年1月,成都也發(fā)布《關于鼓勵共享單車發(fā)展的試行意見》,鼓勵共享單車發(fā)展,并對共享單車的管理、運營做出詳細規(guī)定。尷尬的是,在福州,負責共享單車停放的城管委,雖然為了共享單車的停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不是管理共享單車的行政主管部門,沒有權限制定相關的管理規(guī)定。
希望共享單車使用地能研究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來規(guī)范共享單車投放、日常維護、違停處理等事宜。自律代替不了管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首先靠的是制度,而不是道德。沒有法律法規(guī)的約束,不僅是執(zhí)法部門難以管理,企業(yè)也覺得無所適從?!艾F在我們就希望有關的行政主管單位能趕快出臺管理辦法,我們好根據管理辦法制定一些具體的管理細則,在工作中能更好地規(guī)范共享單車的停放?!眲⒈x主任說。
共享單車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特點值得倡導,但如何加強安全防范?怎樣進行精準投放?服務系統(tǒng)如何科學維護和長期運轉?這些都是管理者必須事前考量的基本要素。但只有首先建立起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體系,共享單車才能真正健康地發(fā)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