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桂云
“對這種人,就是要簡單粗暴!”
腦子里蹦出這個聲音時,我嚇了一跳。簡單粗暴不是我的風格,現(xiàn)實中與人發(fā)生沖突時,我習(xí)慣性的做法是回避,而不是短兵相接。事實上我也極少與別人發(fā)生沖突,無論行為上還是語言上,自己的說法是:我生來不是一把利劍。
簡單粗暴的念頭,是被兩個咨詢激起來的。那種親密關(guān)系中的惡,讓人激憤,繼而心生悲涼。因為,殘忍傷害你的那個人,曾是這個世界上你最愛的那一個。
親密關(guān)系中的惡
海棠與前夫有過幾個月的短暫婚姻,卻被前夫糾纏了10年。離婚最主要的原因是,前夫有嚴重的家庭暴力。第一次打她時,兩人才剛剛認識幾周。
離婚后,前夫嚴密監(jiān)控她的情感動向。一旦捕捉到她可能開始一段新感情時,前夫就跑來挽留她并希望復(fù)合,而她的拒絕會激怒前夫。
一次,前夫拿刀威脅她,用刀尖劃破她的臉。“不重,只是劃破了皮?!彼f。又一次,前夫打她,她無法逃脫。她拿刀割自己的手腕,終于讓他從瘋狂的狀態(tài)中清醒。最近,前夫?qū)λ目刂埔训搅瞬B(tài)的程度,他隨時可能打電話給她,且要求她不能關(guān)機,不能不接,不能不告訴他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
她來做咨詢,想知道怎樣才能擺脫這個男人的糾纏。在這種關(guān)系中,愛與溫情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惡。粗暴的、猙獰的惡,散發(fā)著濃濃惡意的糾纏,就像一張蜘蛛網(wǎng)。
“他像一只邪惡的蜘蛛,蹲踞在一個隱蔽的角落里。有時我看不見它,但我知道它就在那里。我被粘在蜘蛛網(wǎng)上,想逃脫但又不敢太掙扎,因為怕驚動它,有一次差點成功了,它立馬爬過來,在我身上纏了更多更密的絲?!?/p>
“邪惡的蜘蛛網(wǎng)”的意象是薔薇告訴我的。大學(xué)期間,她被迫呆在蜘蛛網(wǎng)上3年。3年中,男友一次又一次地懷疑她對自己不忠。慢慢地,她不敢和男生隨意講話,后來甚至與女生也不再交往,完全生活在男友規(guī)定的“安全區(qū)域”內(nèi)。兩人不在一個城市,但每次見面她都飽受折磨。男友惡毒地貶低和攻擊她?!霸瓉碚Z言會有這么大的力量,我感覺從他嘴里射出來的,就是一支支沾著毒液的利箭。”薔薇說。
在外人面前,男友說話細聲細氣,甚至有些靦腆。薔薇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在自己面前,這個男人像魔鬼一樣邪惡。
薔薇的困惑,在遭遇過親密關(guān)系的惡的人群中非常普遍。似乎親密關(guān)系這種土壤,特別適合這種邪惡生長。
什么樣的人會拖著你走向地獄
“我感覺自己被他一步一步地拖著走向地獄?!彼N薇說。
在正常的親密關(guān)系中,也會有分歧、爭吵、冷戰(zhàn)等不美好的東西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這些也是婚姻的組成部分,是不完美的男人與不完美的女人共同演繹的人間戲劇。
但存在惡的親密關(guān)系,已遠遠偏離了正常的軌道,里面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傷害、對人格的侮辱、對尊嚴的踐踏、對靈魂的囚禁、對你作為一個人的全然否定。而且,他這樣對你,往往并不是為了爭奪什么利益,而是單純發(fā)泄自己內(nèi)在的恨和惡。更邪惡的是,那個人還不允許你離開。
當親密關(guān)系中出現(xiàn)暴烈的情緒、嚴重的暴力、病態(tài)的猜疑、頑固的糾纏時,最有可能的是,你遇到了一個人格障礙者。被列入《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即DSM-5中的10種人格障礙中,常把他人拖向地獄的,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這兩種人格類型的人,是親密關(guān)系的死敵。
海棠遇到的,可能是一個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易沖動、易被激怒、不負責任,冷酷無情,經(jīng)常虐待伴侶與孩子。在婚姻中,他們制造了更多的家庭暴力,暴力的手段往往令人發(fā)指。海棠說10年之中,她被打二三十次,全身傷痕累累,最嚴重的一次去醫(yī)院縫了30多針。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極少具有關(guān)愛和同情的體驗,他們管理情感的能力普遍較差,感受恐懼的閾限值也高于平均水平。海棠說她用刀割傷自己,以此喚醒前夫,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失控。我不清楚是什么讓那個男人停止傷害他人的瘋狂舉動,但這一招可能并不管用。
美國精神病學(xué)家帕特里克研究發(fā)現(xiàn),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對不愉快的圖畫或恐怖的畫面,體驗到更少的焦慮和恐懼。有心理專家甚至提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對“強奸”這類詞匯的反應(yīng),并不比對“桌子”的反應(yīng)程度更高。帕特里克指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最大的問題是恐懼感的缺失,能喚起正常人恐懼焦慮情緒的事件,對他們無效,其結(jié)果是他們不會為避免懲罰和不利后果而中斷自己的行為。
薔薇遇到的那個男人,可能是一個偏執(zhí)者。
偏執(zhí)者最顯著的人格特征是多疑,不相信他人,懷疑他人的動機,更經(jīng)常的是無理由懷疑伴侶不忠。偏執(zhí)者最讓人痛苦的一點也在這里。當他們一遍遍說伴侶輕浮、水性楊花、并因此無情地貶低和攻擊她的時候,幾乎所有女人的自尊都會降低,正常的人際關(guān)系受到影響,進而產(chǎn)生自我厭惡,甚至要用很多很多年,她們才能從這種自我厭惡中走出來。
無故懷疑伴侶不忠,其實是偏執(zhí)者最常玩的一種心理游戲。他們最習(xí)慣用否認和投射這種較低級的防御機制,常常將內(nèi)部感受投射為外部威脅。他們有著強烈的嫉妒心理,這些帶有妄想成分的嫉妒和怨恨令他們無法忍受,因此直接投射出去。比如,一個偏執(zhí)的丈夫會否認自己頭腦中常有的婚外情幻想,反而堅稱妻子正受到其他男人的引誘。
離開施虐者是自我救贖的第一步
“在一起時好好生活,不在時好好分離。”著名薩提亞親子婚戀專家林文采老師將這種親密關(guān)系的狀態(tài),形容為“在悲傷里有溫暖”。
一旦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或偏執(zhí)者進入親密關(guān)系,分離似乎成為一種不可能。他們會死纏爛打,與對方在關(guān)系里糾纏至死。
這種不能分離,一方面是因為施虐者發(fā)出真實的死亡威脅。海棠與薔薇都受到對方的威脅:如果離開,就殺了你。在咨詢中,我從來不低估這種威脅的嚴重性。在親密關(guān)系中,很多真實的殺害就發(fā)生在分離階段。我告誡來訪者,一定要在確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向施虐者攤牌。
另一方面,因為長期處于混亂與痛苦之中,再加上施虐者的人際封鎖,被施虐者往往意識不到自己處境的不正常以及嚴重性。面對前夫的利刃,海棠兩次對我說:“不重,就劃破點皮。”她沒有意識到,一個處于瘋狂狀態(tài)的男人拿刀對著一個女人,是多么嚴重的一件事。為了讓她意識到這一點,我說:“在我看來,他是一個罪犯,他對你做的事就是犯罪。”
再是因為長期遭受情感折磨和心理虐待,以及一次又一次的逃脫失敗,被施虐者無法憑借一己之力離開施虐者。這就是習(xí)得性無助:嘗試了很多次都失敗了,最后徹底放棄了離開的念頭。薔薇對此有深切的體驗,明明知道自己必須離開男友,卻被一種無力感死死攥住。
自我救贖的第一步就是恢復(fù)最基本的判斷力,意識到什么樣的親密關(guān)系是正常的,什么樣的是不正常的。真正的愛是溫暖的,讓人舒服的、放松的。限制你的自由、虐待你的身體、貶低你的人格,這不可能是愛。你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離開他,越快越好!
施虐者這樣對待你,不是你的錯,但你也要明白,你教會了他這樣做,至少你允許他這樣對待你。面對他的痛哭流涕,苦苦哀求,收起你的圣母心。他變成這樣的人,的確因為他小時候很苦,沒人疼沒人愛,但這不是他可以隨意對別人施暴的理由。用你的人生為他的創(chuàng)傷買單,這不公平。再說你也救不了他,你能救的只能是自己。
如果他阻止你離開,你的態(tài)度最好是簡單粗暴,你的教養(yǎng)、克制、善意會被他利用。將他的惡行告訴支持你的人,尋求他們的幫助。不要怕家丑外揚,感到羞恥的那個人應(yīng)該是他。當施虐者處于瘋狂狀態(tài)時,勇于報警。
離開他,只是你自我救贖的第一步。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恢復(fù)到遇見他之前的那個自己,你要做很多功課。
(摘自壹心理)(責編 小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