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華 倪霞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十多年來,無論是在課程的理念,還是在教學的組織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上都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尤其是選項教學,是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它打破了原先統(tǒng)一的班級集中授課模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學習。我校體育課也進行了多項目的選項教學。
我校按照年級進行選項教學,要求學生三年內進行不少于兩個項目的選課,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練習項目的連續(xù)性及在項目上有更好的提高,又能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最少掌握兩項體育運動,豐富了鍛煉內容,為其今后更好的運動提供條件。
我校每學期(扣除學??荚嚒⒎偶?、活動等)實際上課按16周計算,體質測試2周左右時間,真正用于進行選項課教學只有14周,每周2節(jié)課,共28課時,一學年共56課時。對于一個初學的學生來說,如何在這56個課時中學會羽毛球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能夠進行訓練與比賽,能夠欣賞比賽,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任課教師的科學安排與悉心指導。
1.選項課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
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主要由上肢的手法及下肢的步法組成,但細分起來有幾十種之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逐一介紹,面面俱到,只能強調重點,讓學生自己領悟,舉一反三,所以在內容的選擇上,主要依據(jù)以下幾個原則。
1.1學生易于掌握,樂于學習
改變傳統(tǒng)的羽毛球教學程序,將基本步法與基本動作技術的學習貫穿于戰(zhàn)術運用中,這樣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會產(chǎn)生過于單調、厭煩學習的反抗心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規(guī)避純粹的運動技術型授課理念,突出羽毛球在鍛煉過程中的實踐性,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羽毛球興趣。羽毛球基本技術繁多,對于一些難度較高的技術只做介紹性講解,而對一些基本的、在業(yè)余鍛煉中常見的實用性技術做詳細講解,學生通過一定的練習后能夠基本掌握,這樣他們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而樂于學習。
1.2學生能夠欣賞比賽
學生通過選項課教學了解羽毛球比賽的規(guī)則與種類,掌握一定的技戰(zhàn)術,使自己成為內行。這樣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步法運用、對球的處理、雙打的攻守轉換、戰(zhàn)術的靈活運用等,便可以做到一目了然,既能及時了解比賽進展階段,又能跟著比賽節(jié)奏張弛有度,而不至于在觀看時稀里糊涂。
1.3學生能夠進行訓練、比賽
選項教學歸根結底是要讓學生掌握一至兩項運動項目,并能將之作為今后進行體育鍛煉的手段。通過完整的羽毛球選項教學,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羽毛球技戰(zhàn)術、練習方法,掌握羽毛球最新規(guī)則及裁判法,能夠自行進行羽毛球基礎訓練,組織策劃年級、社團等羽毛球比賽,學以致用。
2.教學內容的選擇
2.1理論
加強羽毛球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使學生了解羽毛球運動的起源、發(fā)展等文化背景,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羽毛球這項運動,有利于他們用理論來指導實踐,更有效地掌握羽毛球的技戰(zhàn)術,進而增強和提高其練習羽毛球的信心和興趣。
2.2實踐
2.2.1手法
羽毛球手法粗分包括正手和反手擊球,但細分之后,技術動作較多,教師不可能逐一詳細講解。我校在羽毛球選項教學中,選用常見、基礎的技術動作進行教學,而較復雜的技術動作采用學生自學模仿、教師簡要介紹示范的方法進行。比如進行反手擊球教學時,只重點介紹后場直線及直線網(wǎng)前球技術,對于有難度的斜線后場及斜線網(wǎng)前球就需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完成。
2.2.2步法
步法訓練中采用常見的“米”字形移動訓練法,按字體分為8個移動方向,練習之初,可先進行側前、側后共4個方向的移動練習,熟悉之后進行全方向移動。移動步數(shù)也從一步移動、兩步移動,慢慢過渡到三步及全場移動。步法訓練中也要求學生持拍,將基本擊球動作貫穿到步法練習中,加深學生對動作結構的感悟。
2.2.3裁判
向學生介紹羽毛球運動的規(guī)則及裁判法,加強學生對于該項運動的理解,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在規(guī)則允許范圍內合理發(fā)揮自己的技戰(zhàn)術能力,提升比賽欣賞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平時的教學比賽、年級比賽、社團活動中擔任裁判工作,充分發(fā)揮他們的選項專長,學以致用,相互促進。
2.2.4欣賞比賽
羽毛球選項教學不僅要教學生基本的技戰(zhàn)術,更要教會學生欣賞比賽。教師在完成相應模塊的選項教學后,會選擇一些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賽,組織學生利用多媒體學習,包括運動員的入場、挑邊、比賽中的禮儀等。觀察選手的打法特點、戰(zhàn)術運用,觀看比賽中雙方是如何進行腳步移動、如何取位、如何處理球。學習或模仿高水平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形成自己的打法。
3.課堂“四點”教學結構
3.1一點準備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體育鍛煉項目,雖然場地小,但速度快、強度大,場上選手需要不停地進行步法移動、轉體、揮拍,所以運動前的熱身必不可少。重視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但可以將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調整至最佳,加快心理適應,還可以預防羽毛球運動中的種種損傷,延長運動壽命。
3.2一點技術
羽毛球技術多且繁雜,教師在教學中放棄一些難度較高的技術,選擇作為上課主要內容的大概20種左右,除去理論教學、觀看比賽、教學比賽等,平均每兩節(jié)課就會教授一項新技術,這不僅符合學生的接受程度,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將所學技術消化、吸收,從而更好地掌握并運用技術。
3.3一點練習
學生對某項技術的熟練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需要大量的練習來實現(xiàn),所以課堂上教師對新授技術動作做詳細講解之后,會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進行練習,體會動作。教師則在場上巡視,針對在動作理解上有難度的學生進行單獨指導,而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集中指導糾正。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實踐解決問題。
3.4一點素質
打好羽毛球需要出色的身體素質,在每節(jié)選項課結束前的5-8分鐘,教師都會安排一些相關的身體素質練習手段,比如結合羽毛球步法做多方向的移動、連續(xù)揮拍練習、快速雙搖、連續(xù)收腹跳等,加強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質,提升學生在場上的運動能力。
4.課堂教法研究
4.1新技術學習階段
4.1.1視頻自學
羽毛球基本技術繁多,教師不可能在教學中都涉及,往往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選擇最為基礎的技術動作。在進行學習每一個具體的技術動作前,教師都會要求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或教師自有的視頻資源,讓學生先進行課前預習。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動作的分解及慢放可以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更有利于學生對動作的掌握。
4.1.2集中講解
學生通過前期的自學,對新授技術動作有了初步的動作印象,對具體的動作環(huán)節(jié)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此時教師只需要對動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及在練習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析,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動作的認識加深,有利于更快掌握,而且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1.3固定動作練習
任何技術動作的熟練掌握,都需要通過有效重復的練習,擊打固定球或重復動作在羽毛球教學中是常見的練習手段。比如,進行正手擊高遠球教學時,可以通過擊打懸掛的羽毛球,體會內旋擊球動作;進行網(wǎng)前球教學時,可以采用一人拋球,一人固定在網(wǎng)前做搓、放等技術的練習。
4.2技術鞏固階段
4.2.1技術固定練習
由于學生身體條件有差異,教師教授某一具體技術動作時,有的學生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掌握困難。對于這種現(xiàn)象,在教學中多采用擊固定球練習來鞏固技術動作。比如在進行擊后場球教學時,同伴不可能每次都準確地將球“喂”到練習者體前上方,這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擊吊起的固定球練習來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
4.2.2多球練習
對某個技術動作的熟練掌握,多球練習在羽毛球教學與訓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多球練習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連續(xù)、反復多次擊球動作,來增加練習強度的一種教學手段。多球練習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大練習強度,加深技術動作的表象認識,固定正確的動作定型,提高擊球的穩(wěn)定性。練習中,需要“喂球者”根據(jù)練習者的移動跑位,變換喂球的線路,提高擊球的連續(xù)性。
4.3技術運用階段
4.3.1課前5分鐘
每堂課在正式教學之前,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這段時間中,學生利用前一節(jié)課已教授的技戰(zhàn)術進行分組練習,體會技術動作在實踐中的運用,再通過實踐領會戰(zhàn)術的運用效果。練習之初,可以采用固定移動路線和擊球落點進行練習,便于掌握,熟練后再過渡到不固定線路及擊球落點練習,從而提高基本技術在實戰(zhàn)中的實效性。
4.3.2教學比賽
在體育課堂中加入適度的教學比賽,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練習熱情,還可以加深對技術的運用和對規(guī)則的理解。但教學比賽并不是只讓學生一對一或二對二拉開架勢盲目進行,而是針對某個模塊的教學完成之后,要求學生在比賽中充分、合理、有效運用,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評判,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熱情,更加深了學生對技術在實踐中如何運用的領悟。
4.3.3賽事的組織、策劃
我校的羽毛球文化已深入人心,每年不僅在選項班會有教學比賽,各年級、社團也會組織相應比賽,此外每兩年一屆的校教職工羽毛球賽也開展了6屆。這些比賽我們都會交給選項班的同學,包括賽事的策劃、宣傳、組織、裁判等等,老師在其中只是指導者,這也真正讓他們全面了解羽毛球這項運動,從而真正愛上并愿意將其作為鍛煉手段。
5.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5.1存在的問題
5.1.1技術難于掌握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追求細膩的技術,講究速度與力量完美結合的運動,但我校學生均為普通在校生,身體條件參差不齊,選項班雖有運動能力強、身體條件好的同學,但多數(shù)學生還是運動水平不高、協(xié)調性差。雖然教學過程中放棄一些高難度的技術動作,但對于技術的掌握還是會有些吃力。
5.1.2教學場地少與學生多的矛盾
羽毛球運動憑借著便捷、趣味、可控性強,且在室內開展的優(yōu)勢,成為我校選項的一大熱門,每年該選項均為滿額。雖然我校有自己的球館,但對于一個有著48人的羽毛球選項班的學生來說,僅有的4片羽毛球場地,可謂捉襟見肘,可供學生練習的區(qū)域嚴重不足。致使部分學生無所事事,喪失對羽毛球的練習興趣。
5.1.3師資力量不足
由于各大體院及師范類院校開設羽毛球專業(yè)年限不長,且現(xiàn)在我?;菊衅付际蔷哂醒芯可鷮W歷的教師,所以雖然我校羽毛球選項教學開展較早,但目前真正羽毛球專業(yè)畢業(yè)的老師并沒有,僅有三名其他專業(yè)的兼職教師,他們都是通過自學或短期培訓而從事羽毛球教學活動,所以羽毛球知識基礎及水平基礎不高。
5.2解決方法
5.2.1自主學習與集中學習相結合
學生在對某個技術動作掌握有難度時,鼓勵學生利用豐富的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通過視頻慢放、回放等功能對某個技術先進行自主學習、跟隨模仿,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集中或單獨指導,采用當面糾正、擊固定球、重復動作等輔助練習手段,加強學生的動作定型,加深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
5.2.2按學生掌握程度分層教學
為了解決場地少的現(xiàn)狀,避免教學流于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水平劃分A/B/C等級,各等級的教學和要求不再統(tǒng)一,練習的形式也不再統(tǒng)一,基礎的技術動作進行統(tǒng)一教學,不同等級的同學則有不同的教學形式,這樣就可以使同學們各取所需。比如,在練習上網(wǎng)及后退步法擊球時,A等級的同學可以交替進行網(wǎng)前球及后場球的處理,B等級的同學進行兩次網(wǎng)前及后場球處理后交替,而C等級的同學可能需要一方固定,另一個同學單獨做上網(wǎng)及后退擊球的處理。暫且掌握不好的同學,可以在場邊進行輔助的技術練習,保證場地的最高效利用。
5.2.3提供平臺,提高教師專項教學水平
學校在政策上應多鼓勵教師參加羽毛球培訓活動,可采用“走出去”的辦法提高教師的素質,可參加教育部門或體育局主辦的短期集中培訓班,也可利用假期委派教師到地方專業(yè)隊進行觀摩學習,以及請專業(yè)隊教練定期到校進行指導,使專項教師能夠掌握先進有效的練習手段和方法,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及訓練水平。
6.結論
羽毛球選項教學在我校實施十多年來,獲得了學生的認可,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掌握項目技能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羽毛球文化在校內的傳播。事實證明,在中學階段實施羽毛球選項課教學是切實可行的。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在多方努力下,羽毛球選項教學必將更加健康、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