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英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比挛⒑?,詩意半暖。也許是特別的緣分,我有幸參加了“皖江教育家成長論壇暨古詩文教學專場”,聆聽了鮑鵬山博士、薛瑞萍老師、白皛老師等專家的講座,欣賞了吳春玉、梁秀梅、趙志祥等老師的吟誦課。在小小的會場,他們或詼諧幽默,或引經(jīng)據(jù)典,或聲如洪鐘,吟之誦之,舞之蹈之,喚醒了會場的春天,也喚醒了沉睡的古詩文教學。
課堂:沉醉不知歸路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小學吳春玉老師執(zhí)教的是《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彼麕ьI學生從詩詞大會的“飛花令·月”玩起,引出盧綸的《塞下曲》,并且簡單介紹了軍旅詩人盧綸的生平。輕聲初讀全詩,并親自示范表演讀“單于夜遁逃”。以課堂為戰(zhàn)場,帶領學生一遍遍演示,一遍遍表演,學生從不敢讀,不會讀,到最后排演一出“雪夜遁逃”的課本劇。有聲有色,詩意自悟,情懷自現(xiàn)。他說:“詩是用來讀的,也是用來享的?!眳谴河窭蠋熑逖鹏骠?,讓學生學習古人的家國情懷,培養(yǎng)自己的家國情懷。他,做到了!
朱文君老師帶來的小古文課程是《龜兔競走》:“龜與兔競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龜行遲,努力不息。及兔醒,則龜已先至矣!”這個故事大多數(shù)學生應該都聽過。有白話版做底,朱老師更以趣味手指操引入,一手豎兩指作兔,另一手五指彎曲為龜,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學生一邊做手指操,一邊讀,手腦并用,樂在其中。小古文的魅力還不止于此,你看,繪圖版的《龜兔賽跑》又來了,圖文并茂,聲情自生。朱文君老師教的是《龜兔競走》,但又不僅僅是“競走”,競走之后還有故事,還有兩個好朋友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情誼。她說:“善意是一種力量,我將它穿插在課文中。小古文教學,第一是情趣,第二還是情趣。有些課乍見稀松平常,細細品之,則齒頰生香,余音繞梁?!钡湍甓蔚男」盼慕虒W,就要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去誦讀,去進行元基礎的啟蒙,朱文君老師,您做到了!
梁秀梅老師的《陋室銘》,從“陋室何陋?陋室不陋!”到探究寫法,從劉禹錫的貶謫史到“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樂觀,展示了一堂精美的古文課,也展現(xiàn)了一位“鴻儒”的“德馨”。而趙志祥老師的《三笑》、李麗老師的《古朗月行》則從吟誦到涵泳,其聲“峨峨兮若泰山”,其課“洋洋兮若江河”。是啊,吟誦盡興,沉醉不知歸路!
講座:縱橫捭闔自有源
薛瑞萍老師說:“小小的孩子,給了你無數(shù)的期望,走進教室,你就是天??!什么是幸福呢?當你滿懷著愛,給了你期望的愛人,那就是幸福!”她的講座《傳統(tǒng)教育及經(jīng)典誦讀的正道何在?》,沒有枯燥的理論,沒有喋喋不休的訓導,只是溫和地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電影《大魚海棠》,重新感悟朱熹的《春日》。一字一句地帶領我們?nèi)W習音律,一句一句地解說:為什么這樣讀、這樣讀有什么好處、表達了什么。從“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到“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字字句句,莫不斟酌?!敖窠掏樱厥蛊溱呄蚬奈?,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fā)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雪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吟至盡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則孩童欣欣然,我亦欣欣然。
也許正因為她的執(zhí)著,她的率真,會場的每一個人都帶著虔誠的心,比著手勢,一句句地讀,“平長仄短入聲促”“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傳統(tǒng)教育及經(jīng)典誦讀的正道何在?也許就在這踏踏實實的吟誦中,也許就在每一個小語人的默默堅持里。
著名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鮑鵬山在《文化經(jīng)典與基礎教育》中指出,中國教育的特殊性是沒有宗教。古時有三堂:學堂、祠堂、中堂,信奉的是天地君親師,而今天的中國人缺少的是信仰,生活中無敬畏之心。他又說了一個故事:當年東德和西德之間有一道墻,誰如果跨越了這道墻,則立即槍斃。有一個人偷偷爬上這道墻,想和自己的女友見面,就在他準備跨過時,身后的子彈擊斃了他。東德和西德合并之后,這位開槍的士兵被起訴。士兵很冤枉:我執(zhí)行命令,何錯之有?法官說:“是的,你必須執(zhí)行命令,開槍打他??墒牵憧梢源虿恢邪??!笔堑模瑢尶谔Ц咭焕迕?,就是一個人和一個執(zhí)行命令的機器的區(qū)別。教育的真諦是什么?就是為了攀登這一厘米的高度。鮑鵬山博士認為:傳統(tǒng)教育是教人做人,現(xiàn)代教育則注重知識。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币宦纷邅?,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行至此,豁然開朗。也許我們要穿越一道道迷霧,走過一道道山岡,將傳統(tǒng)教育的精粹融于現(xiàn)實的課堂中,才能抵達幸福的彼岸。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睙o論是精彩的課堂還是精妙的講座,都讓人耳目一新,進而心胸開闊,視野清明。
至今猶記小時候,爺爺?shù)臅苌嫌袧M滿的線裝書,常常囫圇吞棗地看了許多,似懂非懂,懵懵懂懂。而在許多個溫暖的黃昏,吃過晚飯,爺爺便喜歡輕叩輕吟,《三字經(jīng)》《朱子家訓》《百家姓》都是我安然入睡的搖籃曲。也許從那時起,我便悄悄地愛上了古詩文,心里也悄悄種下了一顆詩的種子。我的床頭常放一本《宋詞》,在很多個夜晚,我細細讀她,在長長短短的詞章里,在悠悠的古意中,安放自己的疲憊。而今,但見清瘦的老人,總想起爺爺,想起溫暖的童年。李吉林老師說:“教師也是播種者,教師不把谷子撒進泥土,卻把另一種金色的種子播在孩子們的心田上?!睘閹熣呓袢赵趯W生們心中播下古詩文的情趣、情懷、情義,明天我們的身邊便會多許許多多的謙謙君子、溫潤少年,如此,則風雅中國,還會遠嗎?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城關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