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杰
據(jù)《晉書·左思傳》記載,西晉左思曾經(jīng)用十年時間寫成一篇《三都賦》,于是便產(chǎn)生了“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的轟動場面??墒牵绻@是在有明確時間限制的考場上,文思不夠敏捷,甚至還有些遲鈍的左思也許只有遺憾考場的份了,誰會去等你十年呢?更何談洛陽紙貴?
考場作文不等同于毫無時限的任性創(chuàng)作,它必須讓考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快速寫作,展現(xiàn)出我們構思文章,駕馭文字的能力。當然,快速構思的方法多種多樣?!叭跛А?,我們“只取一瓢飲”。緊扣敘述人稱的變化,面對比較容易入題的作文題目時,我們可以另辟蹊徑,寫出眼前一亮的文字;而面對一些較難對付的作文題目時,則會讓我們的作文突破起來具備四兩撥千斤的功夫。
敘事學上就有這樣的一句名言:“雖無新鮮的故事,但永遠有新鮮的嘴唇。”巧妙地借助人稱的轉(zhuǎn)化寫就一篇精致而毫不費力氣的作文,手到擒來。巧妙地借助人稱的轉(zhuǎn)化,你會在審題立意的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一片澄明的世界,讓你恍然大悟,驚喜不已。江郎才盡、黔驢技窮、千年等一回的感覺,從此可消弭不見了。接下來,我們詳細地對敘述人稱的轉(zhuǎn)化方法進行描述。
在作文寫作中,題目中的敘述人稱“你”“我”“他”不要局限在自己、身邊的人、周圍的人,而是放開眼界,讓“我”變成“你”,讓“你”變成“他”,打破人稱之間的界限。它的轉(zhuǎn)化方法具體可以分四類。
1
將人稱代詞的“你”“我”“他”,轉(zhuǎn)化為物,轉(zhuǎn)化為自然界的生命
此類轉(zhuǎn)化,關鍵所在是不僅僅將“你”“我”“他”作為人類的個體出現(xiàn),還要將他們擴展為整個社會、自然界的所有生命個體存在。用平視的眼光,看待生命萬物個體,無貴無賤,無高無低。這樣,我們可供選擇的寫作素材會豐富起來,呈現(xiàn)出文章的多姿多彩。
2017年貴州省黔東南州中考作文題目“你最出彩”,湖南湘西中考作文題目“你是我最 的人”,都是把第二人稱“你”作為寫作的中心。如果我們按照一般的寫作思維,將這個“你”,寫成我們身邊的親人、師長、朋友,構思落入了俗套的窠臼,自然很難從眾多的考卷中脫穎而出。相反,我們把“你”,可以轉(zhuǎn)化為自然生物,如“月亮”“一棵樹”或“一只鳥”,在千篇一律的描寫親情、友情、師長情中寫生命之情,自然會耳目一新,略勝一籌。
因此,我的學生王欣瑩在作文訓練中,這樣寫道:“每次見你,我都會很開心。你每天都在長,我還時不時和你說幾句話。你其實是一棵再平凡不過的海棠,可是正如小王子的那株獨一無二的玫瑰,你在我心中也是獨一無二?!焙L娜缒?,你如海棠,兩相交融。
魯柯萱的作文《感謝有你相伴》,也是如此:
“青青大頭蘭,悠悠知我心。窗臺上你那一抹翠綠,像是荒蕪戈壁灘上一片水源,緩緩澆灌了我的心靈,也催醒了我的記憶。
記得一個寒冷的冬天,我與你相逢在爺爺?shù)耐ピ豪铩晒梢暰€交匯在一起,你便成了我?guī)W校的那一株植物?!?/p>
相伴一起的“你”,便是那悠悠知我心的青青大頭蘭。它已經(jīng)長成了小作者的一段記憶。
中考作文命題中,常見以第一人稱“我”為寫作中心的題目出現(xiàn)。比如2017年廣東深圳中考作文題目“我的動力源”,2017年廣西貴港中考作文題目“我不后悔”,2017年吉林長春中考作文題目“我的一次改變”,都是注重私我、小我的情感生活圈子進行表達寫作。但很多同學因為感情的貧乏與平日的漠視,只要寫注重自己情感抒發(fā)的文章,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寫那些已經(jīng)把自己寫吐的素材,用那些已經(jīng)把自己用厭惡的詞匯,生拉硬扯成一篇連自己都不想看第二眼的矯揉造作之文。
相反,此時我們跳出個人的小“我”,轉(zhuǎn)變成生命的大“我”,可能會讓我們的寫作主題更為深刻。以“那一幕,讓我 ”這個題目來說,我們可以習慣性地補充上“感動”“震顫”“記憶猶新”等詞,只是可以把“我”變成一只麻雀,讓“我”能四處飛行,目睹人世間的感動與幸福,目睹大地上的惡行與不軌。
從小“我”變大“我”,有時候會瞬間將高難度的作文變得輕而易舉。比如“我對 的影響”這樣的作文題目,就很難去寫。我們總是潛意識地去寫別人對自己的影響,但很少去思考過自己對別人施加的影響,因此寫來可能會比較生硬。但是我們學過張曉風的《行道樹》(有刪減),此時就可以將“我”轉(zhuǎn)變成一棵這樣的行道樹,那我對其他人、事、物的影響,寫來就輕松自然了。
這樣的例子,連歌曲也在所難免。記得陳瑞演唱的《白狐》歌詞中就有這樣的幾句:“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獨。夜深人靜時可有人聽見我在哭,燈火闌珊處可有人看見我跳舞”,流傳甚廣。
當然,這一類,我們常常會把它寫成童話、寓言之類的形式,不過把握得當,卻有奇兵之效。
2
將物反向轉(zhuǎn)化為人稱代詞的“你”“我”“他”
將物擬人的寫法,??梢詫懗赏形镅灾尽⑶榫敖蝗陬愖魑?。這兩類因為有情感的合宜表達,道理的適時彰顯,描寫的重筆渲染,因此在中考作文中很受閱卷教師的青睞。
當然,這類反向轉(zhuǎn)化,把“物”可以看作是與自己對等的朋友——“你”,也可以看作是行動與情感抒發(fā)的主體——“我”。選擇好角色后,在行文中將感情傾瀉出來即可。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可以拿來當做此類文章的典范。此類思維的門檻不高,只要略有些功底的學生都能想到,都會運用。此處,附一學生習作示范,不再詳細闡述:
逢著你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高陽中學 路西北
一棵丁香,靜靜地站在教學樓旁。
其實,對于你,我想到的第一個詞是矗立。可是,你并不像梧桐一樣高大,并不像云杉一樣參天,也沒有垂柳一樣婀娜。你雖看起來比較小巧,只是你的旁邊連一棵挺直的樹都沒有,小鳥依人的想象也遺憾的無法實現(xiàn)。你從來沒有引人注目過,可是你卻始終站在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缺位。endprint
“夢潔,你看!”小玉拉著我,滿臉欣喜。
“終于開了?!蔽壹拥刈⒁曋愣涠涞臐嵃?,喃喃道。
小玉肯定不知道,每當我從這里路過,我都會對你瞥上一眼。從一入春的那天,我就天天盼著你的花開。盼過了迎春,盼過了連翹,盼過了鵝黃吐翠,木蘭綻顏,終于等來了你。
一陣清風拂過,你濃郁的芳香,撲鼻而來。閉上眼睛,再用力地嗅一嗅,醉醺醺的。就只這一嗅,便剝奪了我的整個呼吸,讓我無法自拔。即使唇齒間、眉眼處、五臟里、六腑中,也都沾染了你熱烈的香氣,也都浸透著你豪邁的赤誠。你是何等的熱情,讓我從頭到腳,從外到里,無一寸肌膚不陶醉,無一個毛孔不暢快,無一處器官不淪陷。好像整個身體都是你的。
不僅是我,從旁邊走過的每一個人,甚至每一方天空,每一寸土地,每一口空氣,此刻都屬于你。
小小的,在另外三個季節(jié),在另外的十一個月里毫不惹眼的你,竟然用你一樹的芬芳,在一夕之間就開盡了四月的繁華,開盡了人間的風情。
我終于明白,你從不懼怕孤獨,你甘愿在長達十一個月里忍受著寂寞,淬煉著自己高傲的靈魂。希臘神話中滾石的西西弗斯不正是如此,日復日、夜復夜地對抗著人生的荒謬,抵御著時間的滄桑嗎?我也終于明白,你也從不拒絕熱鬧,不拒絕挑戰(zhàn),你熱情洋溢地選定最燦爛的四月,大方、堅定地綻放,與百花競芳,與千樹斗艷。赫拉克勒斯也用他十二項“不可能完成”的赫赫偉績,締造著生命的豪情,書寫著命運的榮光、意志的不屈。
逢著你,逢著你一樹的芬芳,請用熱情執(zhí)著地書寫春天的意義;逢著你,逢著你一樹的芬芳,請用堅韌癡情地呵護年華的價值。
我看得出神?!斑€愣著做什么?快上課了!”小玉拽著我的胳膊跑向教室。
【名師點評】你,是丁香,但卻在和我進行著感情的交流,與我之間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發(fā)生。丁香化身“你”,與“我”之間再無隔閡,零距離的相知,點燃了“我”的感情與思考。
3
敘述人稱中的“你”“我”“他”,由現(xiàn)實走向歷史、文學作品及影視劇中的人物
如果說前兩類是憑借人生的直接經(jīng)驗獲得來寫作,那么這一類可以算作是利用間接人生經(jīng)驗的獲得來完成寫作。讓作文題目來撩動早已貯藏在自己頭腦中的素材儲備,將現(xiàn)實的“你”“我”推向遙遠的歷史或者虛幻的時空,穿越成一個新“你”“我”,重塑身份。
寫歷史、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并不鮮見,常被考生拿來運用。只是在選擇的敘述視角上,我們更為獨到。因此,素材人物可以常寫常新,沒必要再去杞人憂天地考慮此類素材寫作的泛濫成災問題。
2017年湖南邵陽中考作文題目是“ 讓我怎樣感謝你”,我們可以把“你”推向歷史長河中去,寫成對現(xiàn)實中我的教育,也可以把題目中的“你”“我”都推出去,寫成歷史人物中的兩兩對話,更是精彩紛呈。
拿“我與你相遇”這一題目來說,只需輕輕的一
句“最初認識你是因為那首‘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玉煒同學便將“你”轉(zhuǎn)變成了自己喜歡的詞人李清照。
你站在那里,你站在我離去的孤獨與凄涼里,你站在國破家亡的悲憤與蒼涼中。我遠遠地眺望著你,驚異于你那柔弱身軀里所藏著的小女子的柔美與善感,驚異于你那不讓須眉的勇敢與剛強。
在這個渾濁的俗世中,沒有人能懂你的心,更沒有人給你任何典范,而你卻真真實實完完美美地做到了,但我卻似乎越來越看不透你了。
【名師點評】作者大膽地將“我”化身為李清照夢中的“趙明誠”作為敘述視角來行文,眼光之獨特,角度之奇僻,不得不讓人拍案叫絕!
4
將“勇敢”“誠信”“奉獻”“傲慢”等表現(xiàn)品質(zhì)的詞,附以人體,轉(zhuǎn)化為“你”“我”“他”
這類作文可以去嘗試構建一篇小說,或者從一些特殊文體上找突破,有些難度。用這些品質(zhì)詞,塑造成一個人物形象,在文章中呈現(xiàn)出來。不擅長寫情節(jié)的考生可能會把文章寫得生硬,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因此不建議生搬硬套。記得有一年以“誠信”為話題的高考作文,四川一考生揮筆寫就《患者吳誠信的就診報告》,以醫(yī)院“診斷證明書”的專業(yè)形式來寫文章,將“誠信”的話題,變成了患者“吳誠信”的身體癥狀問題。極具視覺沖擊力,獲得滿分,意料之中。因此,這類寫作,我們可以去有意識地接觸一些專業(yè)學科或工作,精熟之后,合理轉(zhuǎn)化。因為這類作文不具普遍性,因此也不多做贅述。
綜上,明確轉(zhuǎn)化方向,構思毫無障礙。我們還可以從四種敘述人稱的轉(zhuǎn)化方向,歸納為轉(zhuǎn)化的兩個角度:一是通過敘述視角轉(zhuǎn)化為文章的主角去寫;一是轉(zhuǎn)化為文章故事與情感發(fā)生的見證者來寫。作為見證者,又可以分見證人與見證物兩方面。
掌握了四類敘述人稱的轉(zhuǎn)化方向,我們再去面對考場作文時,快速構思,輕松寫作不再是傳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