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女:劉國梁6歲女兒得了世界亞軍
劉國梁又上微博熱搜了!提起劉國梁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那個倫敦奧運會上,被某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吐槽而意外走紅的“不懂球的胖子”!可是這個胖子的履歷拿出來太“嚇人”:1982年6歲開始打球;1991年15歲被國家隊破格錄取;1996年成為世乒賽、世界杯和奧運會第一位乒乓球“大滿貫”獲得者;2003年停拍執(zhí)教,先后出任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男隊教練、總教練,帶領團隊獲得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世錦賽等30余項冠軍。
世界上所有乒乓球項目的冠軍他拿了個遍!怪不得網(wǎng)友們一齊幫懟:“不懂球的胖子?他用鞋底閉著眼都能贏你!”
不過這次上熱搜卻不是因為他自己,而是因為他6歲的女兒。在8月6日結(jié)束的2017U.S.KidsGoft世界高爾夫錦標賽中,劉國梁的女兒劉宇婕以總桿數(shù)106桿獲得女子及7歲以下組的亞軍,6歲的她就已經(jīng)為國爭光了!
網(wǎng)友表示:虎父無犬女,意料之中的事!這個不懂球的胖子,懂的球不要太多,指導完乒乓球,又來指導高爾夫。大家也都很好奇天天指導奧運冠軍的劉國梁哪里來的時間培養(yǎng)女兒?
而事實是,他從來不曾缺席女兒的成長。他的獨家育兒經(jīng),讓每個有女兒的家長都禁不住贊嘆!
女兒也當自強
盡管現(xiàn)在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對女生的各種偏見比比皆是,相較于男生,女生往往會被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簽。
父親作為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男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無比重要的角色。面對不公平,父親的態(tài)度就是孩子的態(tài)度。父親應當支持孩子,不用刻意去界定男生該做什么,女生該做什么。父親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她灌輸健康的社會相處模式。面對機會敢于爭取,不用為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惋惜,要明白自己不輸給任何人,做一個自信努力的姑娘!
劉國梁給自己的大女兒劉宇婕取的小名是“贏贏”,簡單明快,就是要去爭取勝利。這個勝利,未必是急功近利,但一定是鼓勵她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在公開場合,劉國梁都直言不諱地表示,要將孩子培養(yǎng)成高爾夫世界冠軍。
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zhàn),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雖然劉國梁工作繁忙,但他不僅找來專業(yè)的教練員為贏贏訓練,還時不時能看到他在高爾夫球場上認真給女兒當球童。他在接受采訪時說,他讓女兒練高爾夫是有私心的,他自己也是運動員出身,所以他可以在女兒實現(xiàn)夢想的路上幫上忙。
孩子雖然小,卻是可以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的,3歲開始打球,4歲開始全國各地打比賽,贏贏從來沒有喊過苦。
2017年初在深圳國際賽前配對賽上,歐巡四冠王維斯伯格曾把贏贏打球的小視頻發(fā)布在個人的社交賬號上,并表示:這個配對賽和我同組的6歲中國女孩很棒!很難相信她在這個年紀就能有這樣的球技和水平!在亞洲有很多高爾夫天才!
贏贏曾在和父親聊天的時候說,“為什么現(xiàn)在大家都說我是劉國梁的女兒呢?有一天,我要讓他們說你是贏贏的老爸?!眲郝牶蠛苄牢浚骸霸蹱攤z都努力在兩個小白球之間各打各的,各干各的事,目標大滿貫?!?/p>
能和父親并肩作戰(zhàn),對于贏贏來說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吧。劉國梁告訴大家,女兒也要當自強,是不應該給孩子的人生設限的。
做孩子的榜樣
董卿在《面對面》節(jié)目中說了一句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p>
這是她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得到的體悟,“所以我應該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對你有愛也有尊敬。從你身上可以學到一些好的品質(zhì)?!?/p>
有教育組織,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找了一批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得要領的年輕父母,讓他們認真地思考,客觀地在紙條上寫下自己以及父母的具體性格、優(yōu)點和缺點。
實驗結(jié)果讓這些年輕父母十分驚訝,因為他們冷靜思考后發(fā)現(xiàn),他們的脾氣與優(yōu)缺點竟與自己的父母如此的相近。
盡管許多人不愿意承認,盡管許多人曾經(jīng)默默發(fā)誓要做一個與父母截然相反的人,但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卻是很難避免的,很多時候,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就是——長大之后我就成了你。
劉國梁4歲的時候,被父親帶著去了一趟北京,在父親老鄉(xiāng)——乒乓球世界冠軍張立的家里,小小的劉國梁在心里種下了夢想:未來也要做世界冠軍。
1992年,年僅16歲的劉國梁一戰(zhàn)成名。然而1993年劉國梁第一次參加世乒賽,卻遭遇單打首輪被淘汰的窘境。這讓劉國梁在此后的兩三年里都沒有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
1996年,劉國梁被國家隊以“中國二隊”的身份派去參加世界杯比賽。誰都沒有想到,劉國梁頂著重壓,在決賽中打敗了世乒賽“三連冠”瑞典隊,為中國男乒打了一場意外的翻身仗。
在劉國梁的職業(yè)生涯中,這種困境數(shù)不勝數(shù),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莫須有的興奮劑事件,雅典奧運會單打金牌的丟失,更使他走到執(zhí)教生涯的十字路口,他依舊頂住重壓,穩(wěn)中求變,在隊內(nèi)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屢屢在世乒賽直通賽推出新招。
劉國梁身上具備理性、堅韌以及對夢想執(zhí)著追求的品質(zhì)。他曾在指導女兒打高爾夫的時候說,“我們乒乓球有句話:我不好無所謂,我只是讓你更不好??稍诟郀柗虮荣愔校憧刂撇涣藙e人好不好,你必須讓自己好?!?歲的贏贏將爸爸的教導記在心里。
在USKG的比賽中,6歲的中國女孩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以小打大,戰(zhàn)勝了7歲的外國小選手。在逆境中,絕地反擊,6歲的贏贏簡直和爸爸如出一轍!
贏贏的母親王瑾還記得女兒5歲第一次打匯豐青少年冠軍賽的情景:第一天打18洞,女兒贏了114桿,緊緊卡在晉級邊緣,她原以為女兒會有壓力,沒想到贏贏比她想得開。
王瑾曾對劉國梁說:“全國比賽,我看到很多孩子都會因為打不好而哭鼻子,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但我唯獨沒有看過贏贏會因為打不好而哭起來?!?/p>
贏贏是這樣告訴媽媽的:“哭有什么用,打好第二桿不就行了!”有時母女倆的策略產(chǎn)生分歧,媽媽問:“打進沙坑怎么辦?"贏贏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掉沙坑就掉沙坑了唄?!?歲的贏贏不知道什么是緊張和恐懼,她有著不同于同齡人的樂觀和獨立。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獨立自強的人,那你當然也不能是個懶惰平庸的人。
教育要因材施教
劉國梁之所以是一個成功教練,大概就是他懂得因材施教。
拿隊里的兩個金牌選手馬龍和張繼科舉例:馬龍的性格,低調(diào)內(nèi)斂,刻苦勤奮。張繼科的性格,張揚不羈,創(chuàng)造力強。
央視曾報道:對于馬龍,主帥劉國梁平時以呵護鼓勵為主;而對于張繼科,則必須痛快地叫醒他。張繼科也曾公開表示:他跟馬龍犯同一個錯誤,劉指導對他就是一頓臭罵,跟馬龍就是講道理溝通。
對于隊員如此,對于女兒更是如此。
劉國梁有兩個女兒贏贏和一一。然而兩個人的興趣愛好截然不同,姐姐贏贏喜歡體育運動,而妹妹喜歡跳舞唱歌。
剛開始,兩個人都學習高爾夫,贏贏到處打比賽,別人說,別打了吧,她還自己要求打。但是一一,你讓她打,逼著她打都不愿意。終于有一天,一一跟媽媽說:“媽媽,你不逼我打高爾夫,讓我學什么都行?!?/p>
劉國梁的理念是:“不喜歡絕對不能勉強,沒有天賦絕對不能培養(yǎng)。特別是競技體育,一定是要順其自然。因為我們玩了一輩子這個,培養(yǎng)一個冠軍得多難。自己花錢,自己找場地,自己去找教練,自己去培養(yǎng),有可能培養(yǎng)不出來,你的時間、工夫、錢全搭進去了。但是我覺得,萬一培養(yǎng)出來了呢,那多有成就感!也許等她征戰(zhàn)奧運會的時候,我也在征戰(zhàn)奧運會呢。只不過項目不同而已。”
但是既然決定練,就要按規(guī)矩來,不能太過隨意:劉國梁像管理球隊一樣,從小就給女兒立規(guī)矩。比如兩個人一起打球,每一星期至少一次或者兩次。這樣一來,女兒就形成了一種習慣。
“如果你一直放任她,你突然說每星期必須陪爸爸打場球、吃個飯,家庭要聚會一下。你突然這樣說,你是管理不好孩子的。所以在管理方面我覺得自己還是想得比較多的?!?/p>
他曾說:“我不斷地幫助別人的孩子培養(yǎng)奧運冠軍,但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卻沒有時間陪她們?!?/p>
但事實證明,父親的精神永遠與女兒相伴,他從未缺席女兒的成長!他曾是乒乓球第一個大滿貫得主,而六歲的贏贏也終將與他赴約。
如果父女關系真的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這對一起征戰(zhàn)的父女是我們能想到的最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