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華瓊
摘要:怎樣營造好課堂氣氛?怎樣上好英語課?我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有二十多年,有些教學經(jīng)驗,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發(fā)表自己的拙見,以期與同行共勉。
關鍵詞:營造;課堂氣氛;英語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21-01
1.現(xiàn)狀分析
在西部農(nóng)村初中,由于經(jīng)濟、文化相對落后,孩子的認知水平、生活環(huán)境、學習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導致課堂上往往出現(xiàn)啟而不發(fā),沉默一片的現(xiàn)象,老師的"引導"顯得蒼白無力。使眾多施教者頭痛不已,不得不發(fā)出這樣嘆息:"教英語難,難教英語"個別老師還把"教英語難"歸咎于學生太笨。怎樣改變農(nóng)村中學英語課堂面貌?怎樣激活農(nóng)村中學英語課堂的活躍氣氛?我從事英語教學有二十幾年,也有一些拙見,下面談談幾點體會。
2.應對小策略
2.1轉變角色,增強"親和力",活躍課堂氣氛。
2.1.1轉變觀念。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在課堂上主宰一切的作風,唯我獨尊,具有霸氣才有味的做法已經(jīng)過時了,無論是誰將會害己害人。為了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教師不要盛氣凌人,要和顏悅色;不要高高在上,要深入實際;不要抱殘守缺,要改革創(chuàng)新;不要當教書匠,要教書育人??傊谎愿胖阂鲆粋€適應時代的新型英語教師。
2.1.2注重教師形象。教師形象是無聲的教學藝術語言,能產(chǎn)生無形的牽引力。老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俗話說"有其師,必有其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必須用整潔大方的外貌,文明禮貌的語言,大方得體的行動來影響學生,還要用純潔高尚的心靈來陶冶學生,這是創(chuàng)設和形成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基礎。
2.1.3讓孩子揚起自信心的風帆。"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一句寒六月"孩子再小也是一個人,也有自尊心,千萬不要傷害他,他們太幼小了,他們需要人呵護、幫助,而不是踐踏、催殘。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多一些笑語,少一些怒顏;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武斷;多一些贊語,少一些惡言,要充分理解和相信學生,即使出現(xiàn)回答錯誤,老師不應斥責、貶低學生,避免更多學生畏懼情緒的滋生。老師猶如春風化物般教育地教育學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漸漸地,課堂上涌現(xiàn)了這樣鏗鏘有力的語言"yes""No""Excuse me…""I think…""I know…""I understand…""I can…"我認為這句話給我有很大的啟迪,我真的明白孩子們需要什么。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還不斷地發(fā)揮著他們的潛能,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在無形中得到不斷地提高。
2.2豐富學生英語語言,提高孩子聽、說、背、寫、譯的能力。
2.2.1從聽、說、讀、寫、背、譯過關入手。針對初中孩子,我在教學中注重了興趣的培養(yǎng)。在聽說環(huán)節(jié)中,注重聲音和圖像結合,營造英語語言氛圍,讓學生反復看、聽和說。在記英語單詞、詞組、句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用了預習、課堂記憶、聽寫、學生對抽、默寫比賽……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語言的互動,達到了學生易說、易讀、易記、會寫的效果。既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了樂學、善思的好習慣,又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2.2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語言環(huán)境。教學中老師不但應注重語言的規(guī)范、形象化,還注重語言的多元性和激勵性。
(1)注重講解詞匯的構成方法、豐富學生的詞匯。如學了 "happy"、緊接著補充"unhappy、happiness"這些與"happy"相關聯(lián)的單詞,并用于練習說話,造相應的句子,加深對詞義的理解。我教會學生掌握單詞匯構成的規(guī)律,學生記起來非常輕松,同時引導他們用這些詞語來練習說話,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明白了詞意,終生難忘。
(2)注重孩子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誦讀表演與(body language)肢體語言相結合外,還經(jīng)常給孩子示范相應的肢體語言,如:掃地(sweep)、在教室里跑(run in the classroom)做香蕉奶昔(make banana shake)、做水果沙拉(make fruit salad)、在課堂上表演做買賣進行英語對話練習等。學生們非常樂意參加,而且,要求教師只是觀望,不能干涉。說的慢的學生和表演不夠好的學生,都學會了用自嘲的方式進行自我解嘲,都會哈哈大笑,一笑了之……些動作和表演,不僅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鼓勵孩子把有意思的英語句子收集起來,作為每周英語進行誦讀。這樣,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營造好了課堂氣氛,學生不僅獲得了新的信息,而且提高了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
(3)發(fā)散思維,展開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根據(jù)周邊的人、事、物等,用自己學過的詞匯每天造一句或寫一段自己喜歡的話。隨著知識的積累,再用指定的詞寫話或對書上文中的段進行仿寫。這一過程中,老師要適當?shù)闹笇?、點評,以達到全面提高。老師的點撥,會讓學生的思維豁然開朗,一段段稚嫩的語言躍然于紙上,經(jīng)常犯錯,我還要經(jīng)常表揚犯錯的學生,因為他們敢于生造句子或創(chuàng)新使用句子,表揚他們敢說敢想,當然,我會不斷糾正。在這種氣氛中學習,學生學得寬松愉快,綜合素質能不提高嗎?
(4)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詞匯的積累和運用。課內(nèi):一是注重培養(yǎng)朗讀小能手,以點代面,促使全班的朗讀水平普遍提高;二是注重豐富朗讀形式。采用自由讀、小組讀、賽讀、挑戰(zhàn)老師及讀書小能手等形式,讓學生讀中悟,悟中感,達到讀的效果。課外:為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其思維,常開展看一些英文電影、雜志、聽一些英文歌曲,反復觀看,閱讀和聽,并對優(yōu)美的詞句進行摘抄或熟記。日積月累,使得知識的積累能潛移默化,觸類旁通。
總之,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我們必須認真地能動地去營造好課堂氣氛,讓良好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帶來輕松,給老師帶來歡樂,給家長帶來滿意,給當下教育帶來新氣象。
參考文獻:
[1]教育實踐與研究(B)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主辦: 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周期:月刊
[2]《中學英語教材全解》薛金星陜西人民出版社
[3]《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人民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