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雨帆
在倫敦紐漢區(qū)的皇家維多利亞碼頭,停泊著一座漂浮在河面上的豪華酒店。工業(yè)化的簡約設計風格,定制的具有線條設計感的家具,有機餐廳的精美點心,還有兼具酒吧和咖啡館功能的全景屋頂露臺,天氣好的話,可以俯瞰倫敦市貌和泰晤士河。更重要的是,這里的每個員工臉上都掛著美好的微笑。這家有著148個具有現代化裝飾的客房的“美好酒店”(Good Hotel)深受全球游客的喜愛。
而這家時尚豪華的美好酒店,幾年前還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座廢棄的非法移民的漂浮監(jiān)獄。這家美好酒店的創(chuàng)辦者馬騰·德雷森(Marten Dresen)先生,生長在一個教育、社會工作背景的家庭,從小他就對教育和人有獨特的理解。從荷蘭內梅亨大學法律系畢業(yè)后,他先后在巴西、南非和印度等國家從事管理工作。2012年,工作之余的德雷森前往危地馬拉學習西班牙語并背包旅行,旅途中他發(fā)現當地貧民窟的孩子因從小沒有鞋穿就認為不必要穿鞋。深受震撼的德雷森意識到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改變人的命運,于是他在當地創(chuàng)建了一個關于兒童教育的慈善機構,并漸漸萌發(fā)了把“做好事和做生意結合起來”、通過酒店鏈接教育培訓來促進就業(yè)和支持本土經濟的想法。
回到阿姆斯特丹,他聽說有兩個廢棄的浮動監(jiān)獄,就開始了大膽的嘗試。他找來設計師和裝修工,把它改裝成了一個建立在800萬公斤重的可移動平臺上的精品酒店??头扛裾{簡約、舒適整潔,接待大廳則沿用了開放性共享空間的思路,也可以作為圖書館和吧臺。
除了商業(yè)的性質,美好酒店還是一家?guī)椭L期失業(yè)者再就業(yè)的社會企業(yè)—在3到10個月的培訓期里,員工們學習清掃、調酒、烹飪等技術,之后會收到德雷森親手頒發(fā)的“畢業(yè)證書”。在阿姆斯特丹漂浮的這一年,美好酒店培訓了近100位長期失業(yè)者成為專業(yè)的酒店業(yè)員工,有70%的人在酒店行業(yè)找到了長期而穩(wěn)定的工作。
一直靠著政府救濟金生活的帕蒂便是其中之一—作為酒店培訓員工,她花了4周學習英語,并在學習了掌廚、調酒等技術后被分到不同的崗位鍛煉。3個月之后,她接到了一家五星級酒店拋來的橄欖枝。臨別時,她和德雷森擁抱,流著淚說:“我做到了!這是我朝改變邁出的一大步!”酒店餐廳的墻上懸掛著一張張美好的笑臉,照片的主角都是從這里“畢業(yè)”的員工。美好酒店給了他們一個讓人生“重啟”的機會。
2015年9月,美好酒店動身搬到倫敦—裝在一艘潛水駁船上駛向泰晤士河,最終停留在了皇家維多利亞碼頭。德雷森打算讓它在這里停留5年。據英國政府2015年數據,紐漢區(qū)是英國第二貧困區(qū),也因為缺少培訓,當地就業(yè)率并不高,收入水平也較低。
這家漂浮在河面上的、
有148個具有現代化裝飾的客房的“美好酒店”,是由荷蘭一座廢棄的
漂浮監(jiān)獄改造而成
德雷森想通過“自我可持續(xù)性”來“創(chuàng)造真正的、長期的變化”。他計劃每一家新酒店都要實現三個目標:培訓長期失業(yè)者、餐廳食材的本土化采購以刺激當地經濟、繼續(xù)為危地馬拉兒童教育慈善機構提供資金支持。未來他計劃將美好酒店開到紐約、馬德里和里約熱內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