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燕 王巧榮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山東 濟南 250101)
右美托咪定對老年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影響及其與白細胞介素-18、骨橋蛋白的相關性
劉紅燕 王巧榮1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山東 濟南 250101)
目的探討右美托咪定對老年增生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PDR)玻璃體切除術患者血糖影響及與白細胞介素(IL)-18、骨橋蛋白(OPN)的相關性。方法行玻璃體切除的PDR患者按照手術麻醉方式分為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9例。對照組采用局部麻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術前輔助右美托咪定。結果兩組術前、手術結束時及術后3 d糖化血紅蛋白(HbA1c)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 d HbA1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1 d HbA1c水平高于術前,對照組術后1 d HbA1c水平分別高于術前及手術結束時,術后3 d HbA1c水平下降并恢復正常(P<0.05);觀察組術后1 d房水中IL-18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1 d房水中OPN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 d房水中IL-18與HbA1c呈正相關(r=0.368,P=0.027),觀察組術后1 d房水OPN與HbA1c呈負相關(r=-0.331,P=0.049)。結論右美托咪定對PDR玻璃體切除術局麻前后血糖影響較小,麻醉效果較好,房水IL-18、OPN改變與血糖波動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
麻醉;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糖化血紅蛋白;右美托咪定
增殖性糖尿病(DM)視網膜病變(PDR)主要以血管新生為主,隨著病程發(fā)展新生血管可進入玻璃體中引起玻璃體出血渾濁,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患者失明〔1〕。對于嚴重的PDR一般臨床上主要采用球后阻滯麻醉進行玻璃體切除術,有報道指出,采用球后阻滯麻醉術后患者鎮(zhèn)痛及滿意度不高,術中會給患者帶來較重的心理壓力,常導致患者不能配合手術〔2〕。為了消除術中麻醉疼痛對患者帶來的精神及心理壓力,有學者指出采用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藥物可對手術效果帶來積極的作用,其中右美托咪定就是一種良好的α2腎上腺素激動藥,鎮(zhèn)痛效果較好,對患者呼吸功能影響較小〔3〕。本文分析右美托咪定對PDR玻璃體切除術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及與白細胞介素(IL)-18、骨橋蛋白(OPN)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75例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行玻璃體切除的PDR患者按照手術麻醉方式分為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9例,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患者入院前糖化血紅蛋白(HbA1c)<8%,診斷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PDR的診斷標準〔3〕。排除青光眼、玻璃體積血、眼部既往手術史、DM腎病等其他DM并發(fā)癥、原發(fā)性DM及其他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患者。
1.2手術方法 對照組用0.1%鹽酸羅哌卡因〔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H20103636,規(guī)格:10 ml∶100 mg(按C17H26N2O·HCl計)〕和0.5%利多卡因(生產廠家: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44620,規(guī)格:5 ml∶0.1 g)混合液進行球后阻滯麻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術前使用輸液泵緩慢泵入右美托咪定〔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20110097,規(guī)格:2 ml∶0.2 mg(按C13H16N2計)〕10 min,負荷劑量0.5 μg/kg,然后以0.5 μg·kg-1·h-1速率輸注至手術結束。兩組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玻璃體切除術〔4〕,患者麻醉清醒后觀察30 min無并發(fā)癥推送普通病房。
1.3檢測方法 分別抽取兩組術前1 d、手術結束時、術后1、3 d空腹靜脈血5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采用離子層析法測量HbA1c的定量值。HbA1c(%)=HbA1c吸光度/總血紅蛋白吸光度×10。術后1 d患者房水中IL-6、IL-18及OPN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1.4血糖的控制情況 ①血糖控制正常:4%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及Graphpad Prism7統(tǒng)計軟件進行t、χ2檢驗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
2.1兩組手術前后不同時刻外周血HbA1c水平比較 兩組術前、手術結束時及術后3 d HbA1c差異均不顯著(P>0.05)。觀察組術后1 d HbA1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1 d HbA1c水平觀察組高于術前,對照組高于術前及手術結束及術后3 d(P<0.05)。見表2。
2.2兩組術后1 d 房水中IL-6、IL-18及OPN水平比較 觀察組術后1 d 房水中IL-18明顯低于對照組,房水中OPN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1 d房水中IL-6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觀察組術后1 d房水中IL-18、OPN與HbA1c相關性 房水中IL-18與HbA1c呈正相關,房水OPN與HbA1c呈負相關(均P<0.05)。見圖1。
表2 兩組手術前后不同時刻外周血HbA1c水平比較
與術后1 d比較:1)P<0.05
表3 兩組術后1 d房水中IL-6、IL-18及OPN水平比較
圖1 觀察組術后1 d房水中IL-18、OPN與HbA1c相關性
PDR患者一般血液成分改變常導致內皮細胞功能異常,血-視網膜屏障功能受損,視網膜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發(fā)生病理性改變,微小血管生理性功能改變導致破裂,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而誘發(fā)血管新生〔5~7〕。當小血管生長進入玻璃體中可導致玻璃體出血和其他增殖性病變,對于玻璃體廣泛出血及不能自發(fā)吸收的患者臨床上主要采取玻璃體切除術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視力〔8〕。對于玻璃體切除術的麻醉選擇,一般臨床上主要采用球后麻醉,該種麻醉術式對于嚴重眼底病變的手術效果較好,但是由于患者對該種麻醉方法不了解,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較大的壓力,患者發(fā)生應激而導致內分泌相關激素大量分泌〔9〕,局部麻醉在其他外科手術中對血糖的影響較小,右美托咪定主要作用于α2受體,可降低患者術中應激反應水平及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活性,從而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可能會對手術效果帶來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大劑量使用右美托咪定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動過緩及竇性停搏、血容量下降,提示對于該種藥物應少量應用,術中應加強患者血壓、心臟功能的監(jiān)測。本研究局部應用右美托咪定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在老年人群中應減少藥物劑量〔10〕。IL-18主要可導致患者體內Th1/Th2細胞因子平衡被打破,研究指出,IL-18與DM患者視網膜微血管病變的發(fā)病機制有關,可參與2型DM患者體內的特異性炎癥反應〔11〕。OPN是一種具有組織修復功能的帶負電的特殊糖蛋白質,有研究指出,OPN的異常升高可導致患者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及視網膜新生血管的生成〔12〕。OPN磷酸化導致早期Th1細胞因子發(fā)生應答極化,抑制Th2細胞因子的表達〔13〕。綜上,右美托咪定對PDR患者玻璃體切除術患者血糖影響較小,麻醉效果較好,房水IL-18、OPN改變與血糖波動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
1Yang X,Liu C,Le MH,etal.An automated method for accurate vessel segmentation〔J〕.Phys Med Biol,2017;62(9):3757-78.
2奚春花,馬 凱,潘楚雄.不同麻醉方式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患者圍術期血糖影響〔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6;34(10):1077-81.
3羅 娜.視網膜光凝聯(lián)合康柏西普玻璃體內注射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RNFL厚度、血清細胞因子含量評估〔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16):1904-7.
4孫 哲,廖 昕,謝春蕾,等.圍手術期血壓波動與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玻璃體切除術后再出血的關系〔J〕.臨床眼科雜志,2015;23(6):511-4.
5李 雙,付汛安.PDR患者玻璃體手術前后房水中VEGF水平的變化〔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12):2373-5.
6曹建峰,龐東渤,葉文婕.HIF-1α及VEGF在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前膜中的表達〔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5):857-60.
7Mozetic V,Daou JP,Martimbianco AL,etal.What do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 say about diabetic retinopathy〔J〕?Sao Paulo Med J,2017;135(1):79-87.
8付 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圍手術期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0):1848-53.
9Sugisaka E,Shinoda K,Ishida S,etal.Patients' descriptions of visual sensations during pars plana vitrectomy under retrobulbar anesthesia〔J〕.Am J Ophthalmol,2007;144(2):245-51.
10霍 蘭,吳剛明,屈 強.鹽酸右美托咪定在局麻玻璃體切除術的臨床應用〔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4;37(4):419-22.
11Song Z,Sun M,Zhou F,etal.Increased intravitreous interleukin-18 correlated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J〕.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2014;252(8):1229-34.
12Kase S,Yokoi M,Saito W,etal.Increased osteopontin levels in the vitreou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J〕.Ophthalmic Res,2007;39(3):143-7.
13Yamaguchi H,Igarashi M,Hirata A,etal.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enhances the plasma osteopontin level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Endocr J,2004;51(5):499-504.
〔2017-05-11修回〕
(編輯 苑云杰)
R45
A
1005-9202(2017)19-485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73
1 濟南市中心醫(yī)院眼科
劉紅燕(1974-),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臨床麻醉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