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凱拉特?阿布德拉赫曼諾夫
自1992年10月5日第47屆聯(lián)合國大會,納扎爾巴耶夫總統(tǒng)向各國領導人發(fā)出倡議以來,亞洲相互協(xié)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以下簡稱“亞信會議”)已經走過25個年頭,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長足發(fā)展。可以說,這項倡議帶來的成果實實在在,具有光明的前景。
起初,亞信會議只是一個為解決區(qū)域動蕩和時代不確定性而提出的設想。20世紀90年代初,雖然一些新的國家已經獨立、新的地緣政治利益正在形成,但冷戰(zhàn)引起的懷疑和不信任仍然在阻撓各國借助一個對話平臺團結亞洲的努力。
在亞洲國家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國際社會的堅定支持下,亞信會議歷經1/4個世紀的發(fā)展壯大,成長到今天的模樣。如今,亞信擁有26個成員國,覆蓋亞洲近90%的人口和地域。它已成為一個高效平臺,有能力實現(xiàn)建設自信、安全與和平的地區(qū)環(huán)境的目標。
亞信會議的高效植根于幾大因素?!靶湃未胧┖献鳌贝_保成員國有具體原則和程序可依?!秮喰判湃未胧┠夸洝访鞔_了五個關鍵的合作領域,認識到當今世界安全問題的復雜性,明確成員國應共同致力于打擊毒品、槍支和武器非法交易,并有義務在消除走私、洗錢和跨境有組織犯罪方面提供互助。
敘利亞問題是亞信原則的一個特殊的例子。盡管該國不是亞信成員,但哈方促成的阿斯塔納和談進程,本質是亞信“信任措施合作”在政治軍事和人道主義領域的發(fā)展和延伸。而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所保障的對話和機制,旨在促進停火,縮小戰(zhàn)爭波及范圍,以利于今后在日內瓦綜合地解決這一復雜沖突。
亞信會議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在面臨綜合性的區(qū)域安全問題時,它能促進對話、減少敵意。從一開始,會議的創(chuàng)始成員國就一致認為,本區(qū)域現(xiàn)有的敵對現(xiàn)象不應成為解決亞洲安全與合作問題的障礙。
在亞信會議成立過程中,簽署制定各項原則的國家甚至沒有建立外交關系。時至今日,成員國已經大膽聲明表達對亞信會議的支持,贊同在安全問題上采取統(tǒng)一的區(qū)域對話方法。為了求同存異,這些國家將亞信作為一個值得尊敬的論壇,并把外交和對話作為其宗旨和核心。
我們還見證了一些組織機構的設立,包括亞信秘書處(目前由中國外交官宮建偉主持)、亞信青年理事會、亞信商業(yè)委員會、亞信非政府論壇和亞信智庫論壇等機構。這些機構都有助于擴大亞信視野,增強其效力。這些新事物反映了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使得學者、學生和文化界領袖等參與到地區(qū)的安全對話中。
從開羅到首爾,從莫斯科到金邊,亞信成員國分布廣泛,且不斷增長。土耳其和中國分別擔任輪值主席國,并于2010年和2014舉辦了最高級別的亞信峰會。
幾個星期前,在聯(lián)合國大會第72屆會議的正式議程之外,亞信的外交部長們聚集在一個非正式的會議上,紀念亞信成立25周年。我們都承認,總有需要汲取的經驗教訓和必須采取的措施,以進一步提高平臺效力和范圍??梢钥隙ǖ氖?,亞信正步入正軌,通過多邊策略來促進亞洲和平,安全與穩(wěn)定。▲
(作者是哈薩克斯坦外交部長,本文由馮國川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