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第三方支付平臺:一個概念性的文獻綜述

        2017-10-11 05:46:35娜,劉
        關鍵詞:外部性資金客戶

        王 娜,劉 文

        (湖北大學 商學院, 武漢 430062)

        第三方支付平臺:一個概念性的文獻綜述

        王 娜,劉 文

        (湖北大學 商學院, 武漢 430062)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伴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與普遍應用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支付方式,理論界對該平臺的研究尚未成熟。在綜合分析當前學術界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分析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內涵、特征、分類及其監(jiān)管,并指出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以期為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更深入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三方支付平臺;特征;分類;監(jiān)管;文獻綜述

        Abstract: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is a new payment method following the refinement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form is not yet matur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nd points out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study, so as to lay a solid theoretic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Keywords: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supervision; literature review

        一、引言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雛形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獨立銷售組織( Independent Sales Organization,簡稱ISO)制度,迄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該制度主要指ISO接受銀行卡收單機構和交易處理商的委托來進行中小商戶的發(fā)展、服務和管理工作[1]。ISO的收單方式和服務內容不同于現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但其實質都是作為中間方來為客戶提供信用中介和網銀關口接入的服務和功能。隨著線下信用卡的發(fā)展和自動交換中心(ACH)的建設,以及信用卡和銀行支票在美國用戶線下交易中的普遍使用,美國的第三方支付逐漸將線下交易發(fā)展到線上(互聯網)交易。自1996年以來,在美國諸如Yahoo、Amazon Payments和PayPal等具有影響力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相繼成立。在我國,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首信易支付創(chuàng)建于1999年3月,該平臺最初僅提供將用戶的支付需求轉接到銀行網上支付頁面的服務,目前已發(fā)展成為可跨銀行和跨地域提供多種銀行卡在線交易的網上支付服務平臺。2003年支付寶的成立則正式開啟了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大規(guī)模普及階段。根據易觀統計,2016年第三季度國內的非金融支付機構綜合支付業(yè)務的總體交易規(guī)模達 226 889 億元人民幣,環(huán)比增長8.8%。其中銀聯商務*銀聯商務是非金融支付機構,它是中國銀聯控股的從事銀行卡收單專業(yè)化服務的全國性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總部設在上海。2011年5月26日,銀聯商務有限公司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fā)的《支付業(yè)務許可證》, 涵蓋了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預付卡受理等支付業(yè)務類型。、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以30.30%、29.43%和18.80%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位[2]。在第三方支付平臺迅猛發(fā)展的經濟形勢下,怎樣對其進行界定?第三方支付平臺又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對其進行分類和監(jiān)管?本文在對國內外發(fā)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相關文獻進行回溯的基礎上,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概念、特征、分類以及監(jiān)管機制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夠描述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全貌,從而為后續(xù)的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內涵

        第三方支付平臺,簡言之,即是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的機構。由于學術界主要關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運營模式、風險與監(jiān)管機制,同時,不同國家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界定都不相同,比如,在美國第三方支付平臺被稱為貨幣轉移服務商(Money Transmitters),而在歐盟第三方支付平臺則被稱為電子貨幣機構,因此,學者們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界定還沒有達成共識。

        最早對第三方支付進行研究的是Sevy,他認為第三方支付具有收款和支付上的便捷性、可開發(fā)性以及信用中介保證等巨大優(yōu)勢[3]。其后,Shon等則將第三方支付系統定義為提供商家和客戶所需的網上支付軟件和接口,并在金融機構和最終客戶(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交易的網上支付系統(IPS)[4]。在此基礎上,Sorkin提出,使用第三方作為交易中介,并與買方、賣方或者與兩者都建立合同關系的網上支付機制就是第三方支付機制[5]。隨后,Weir 等認為第三方支付是指資金從一個銀行客戶的賬戶轉移到他們在別的銀行開立的賬戶或者是其他人在同一個或不同的銀行開立的賬戶中[6]??梢?,西方學者一致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是促成交易的第三方,或者可以簡稱為交易或支付中介。

        國內學者傾向于用“信用中介”“信譽保障”以及“與銀行簽約與合作”等關鍵詞來詮釋第三方支付平臺。比如,王雅齡等認為,依托網絡和基于電子商務的真實交易,在收款人和付款人之間作為第三方提供資金保管、支付清算和信用擔保服務的共同平臺即為第三方支付平臺[7]。中國人民銀行2010年5月發(fā)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明確將第三方支付規(guī)定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即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部分或全部貨幣資金轉移服務,這一界定中明確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定義為非金融機構。

        本文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是在參與市場交易雙方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的技術、服務或者規(guī)則,促成雙方交易的達成,同時實現交易資金在雙方之間的轉移,并從中獲取收益的第三方機構,其基本結構如圖1。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圖1 第三方支付平臺結構

        整體而言,第三方支付平臺是隨著網絡技術發(fā)展和服務技術提高而產生的一種新的促成交易達成的中介機構,這種支付方式已經滲入到了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網上購物、宅經濟等。為進一步理解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必要進一步對其特征進行分析。

        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特征

        從現有的研究文獻來看,當前學者主要從雙邊市場和產業(yè)組織這兩個視角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特征進行了分析。

        (一)基于雙邊市場視角的分析

        1.網絡外部性

        基于雙邊市場視角的分析,可以發(fā)現網絡外部性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特征之一,這種網絡外部性主要表現在接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一邊用戶的數量會隨著接入平臺另一邊用戶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最早對網絡外部性進行研究的是Rohlfs,他研究發(fā)現用戶在選擇電話運營商時會傾向性地選擇擁有眾多用戶的運營商(網絡),于是他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歸結為某種“效應”,并將其定義為網絡外部性[8]。直到1985年,Katz等才對網絡外部性進行了較為明確的定義,他們認為當使用同一產品的其他消費者數量增加時,某一消費者獲得這一產品的價值或效用增加。同時,他們將網絡外部性分為直接網絡外部性、間接網絡外部性以及售后服務與耐用品之間存在著的正消費外部性[9]。

        對于平臺的網絡外部性,我國學者徐晉認為平臺一邊用戶的外部性是由同一邊的用戶數量以及相對邊的用戶數量來決定的[10]。其后,容玲詳細地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會員外部性和使用外部性以及兩者的不同之處。她認為前者的重要性僅體現在平臺發(fā)展初期,平臺需要制定相對較低的價格策略來吸引更多的商戶和消費者參與,才能形成有效的網絡規(guī)模;而后者表明了支付平臺在任何階段都應考慮如何提高其有效使用水平,同時通過對商戶和消費者進行合理定價可以將使用外部性內部化,從而提高其平臺的使用水平[11]。同一時期,商海巖等把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網絡外部性分為交叉外部性和自外部性,并認為交叉網絡外部性可能會產生鎖定效應,使得新的平臺難以進入[12]。

        2.傾斜式(不對稱)定價

        基于雙邊市場視角的分析,可以發(fā)現傾斜式(不對稱)定價也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特征之一,這一特性表現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兩邊用戶設定不同的價格來調節(jié)用戶規(guī)模及供求結構,通常是對一邊用戶采取低價甚至零價格的定價策略,而對另一邊用戶則制定較高的價格。傾斜式定價又可稱為價格結構非中性,Rochet等基于價格結構對雙邊市場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相對于價格總水平而言,如果價格結構更能直接影響平臺的總需求量或實現的總交易量,那么這一市場就是雙邊市場[13]。而第三方支付平臺要想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考慮到價格總水平在雙邊用戶之間的合理分配——即制定使雙邊用戶同時對平臺提供的服務產生需求的價格。其后,Schmalensee等對雙邊市場定價問題進行研究后提出:平臺企業(yè)的最優(yōu)價格一般取決于雙邊用戶的需求價格彈性、交叉網絡外部性強度以及邊際成本。同時,最優(yōu)價格往往會使某一邊的價格等于或者低于其提供服務的邊際成本,但這種定價方式并不代表是掠奪性定價歧視行為[14]。

        3.用戶多歸屬性

        從雙邊市場參與者的角度來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接入用戶還表現出一定的用戶多歸屬性。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由于用戶需求的多樣性,以及平臺所提供的個性化和多功能化的服務,導致越來越多的用戶傾向于選擇注冊多個第三方支付平臺。消費者希望增加信息匹配的機會,而商戶則希望提高交易成功的概率。多歸屬性會增加用戶的成本,用戶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服務費用,因此用戶需要在多歸屬性所帶來的高效用和所付出的高支出之間權衡以作出最優(yōu)的決策[15]。用戶的多平臺接入行為也會加劇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的競爭,溫孝卿等認為盡管價格競爭短期內可以降低支付價格,增加消費用戶和商家用戶的福利水平,但從長期來看,過度的價格競爭將有損社會整體福利,并不利于產業(yè)的發(fā)展[16]。

        (二)基于產業(yè)組織視角的分析

        1.信用中介性

        從產業(yè)組織的視角來看,信用中介性是第三方支付平臺典型的產業(yè)特征之一。其中,中介性體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中間人或者是設立一個中間過渡賬戶,實現資金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間的轉移。信用性具體指消費者和商戶在分別面對錢到貨不到和貨到錢不到等情況時,第三方支付平臺可為其提供信用擔保,以此保障交易安全和用戶權益。楊國明等提出第三方支付是“信用缺位”條件下的“補位產物”[17]。然而,并不是每個第三方支付平臺都具備此特征和功能,盡管平臺的產生背景與此特征相關。

        2.金融性

        第三方支付平臺還具有一定的金融性。盡管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國內被明確定義為非金融支付機構,但它所提供的資金轉移服務,包括資金結算、匯款轉賬等,以及沉淀資金管理都具有一定的金融(銀行)性,并與銀行的業(yè)務有著一定的交叉,因此可以把第三方支付平臺理解成一種新型的“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金融性不僅體現在其業(yè)務上,還體現在其風險生成上。任曙明等認為與銀行相比,第三方支付企業(yè)提供的資金服務具有間接接觸性與時滯性。前者可以降低用戶的交易風險,而后者則會造成平臺上的大量沉淀資金,極易引發(fā)資金的流動性風險和平臺企業(yè)的道德風險[15]。此外,鄧建還認為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具備明顯的市場高度集中性[18],具體表現在我國目前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平臺有267家,但近幾年內,支付寶平臺一直占據著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三分之一份額,并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本文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特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網絡外部性;(2)傾斜式定價;(3)用戶多歸屬特性;(4)信用金融中介的屬性。前兩種特性是平臺型組織的一般屬性,而后兩種特性則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獨有特性,這就決定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定價方法、運營模式以及監(jiān)管體制將呈現出不同于一般的平臺型組織的方法和模式。

        四、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分類

        目前,無論是學術界、產業(yè)界還是監(jiān)管部門,都從不同角度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了分類,具體而言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基于平臺業(yè)務屬性的分類

        從第三方支付平臺業(yè)務所屬的特性來看,當前最普遍的分類方式是中國人民銀行所發(fā)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按業(yè)務類型將平臺劃分為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fā)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三種業(yè)務類型。這種分類方式符合一般大眾的認識。然而,由于這三種業(yè)務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復,因此這種分類方式并不能概括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全貌。我國學者楊彪按業(yè)務范圍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劃分為單一業(yè)務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綜合業(yè)務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前者指僅從事某一類別支付業(yè)務的平臺,而后者則是指從事多樣化支付業(yè)務的平臺[19]。任曙明等按照業(yè)務拓展方向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劃分為縱向發(fā)展平臺和橫向發(fā)展平臺。前者是指已經擁有穩(wěn)定的客戶基礎和占據市場領先地位,并不斷致力于現有優(yōu)勢、核心業(yè)務的完善和相關增值業(yè)務開發(fā)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后者的業(yè)務則同橫向發(fā)展平臺的業(yè)務差異化、多元化模型相區(qū)別,主要致力于傳統行業(yè)的電子化、依托某些細分市場和特色業(yè)務以進行生存和發(fā)展,如快錢、匯付天下等[15]。

        (二)基于平臺主體性質的分類

        從平臺主體性質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位學者進行了嘗試。比如,朱麗娜從平臺獨立性的角度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劃分為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非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前者在運營中保持中立,不參與商品或服務的買賣環(huán)節(jié),專門從事支付業(yè)務;而后者的運營則主要依托和附屬于電子商務平臺,由電子商務企業(yè)自身開發(fā)建立并為此提供支付服務,或者與電子商務平臺屬于集團聯盟或者戰(zhàn)略聯盟關系[20]。容玲根據平臺互聯互通(接入)狀態(tài)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劃分為封閉式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開放式第三方支付平臺,前者在運營中保持獨立,不被其他的支付平臺接入或被接入;后者則與之相反,平臺之間通過互聯互通依靠接入費和交換費間接影響費率結構[21]。孟晶晶根據平臺是否需要注冊劃分為通道型第三方支付平臺和賬戶型第三方支付平臺,前者無需注冊,能直接為用戶提供支付通道來連接到網銀接口以完成付款,如銀聯支付;而后者需要先進行注冊來獲得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虛擬賬戶,該賬戶可以與客戶的銀行賬戶進行綁定或者對接,客戶以此賬戶來完成資金的支付與轉移,如支付寶和財付通等[22]。徐顯峰根據支付的工具分為線上(網上)支付與線下支付,前者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支付,而后者主要是通過POS機等工具進行支付[23]。

        從當前有關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分析中可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類型的分析仍然太過于粗略,各類型之間缺乏足夠的辨別依據,且已經無法滿足現實中快速發(fā)展的行業(yè)需要,對于這部分的深入研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面。

        五、沉淀資金與監(jiān)管機制

        (一)關于沉淀資金的分析

        沉淀資金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并應用在企業(yè)和銀行的業(yè)務中,指的是資金在頻繁流入流出過程中總會被留存在賬戶中的一部分不具有流動性的貨幣資金。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流程的獨特性以及延時收貨、延時付款等特征,導致平臺賬戶下積累了一定數額的貨幣存量,而這些暫時委托給平臺保管的不參與流通的貨幣資金就被稱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沉淀資金[24]。它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在途資金,指買方未確認收貨前暫時委托給第三方支付平臺保管的待付給賣方的交易款項,是沉淀資金的主要組成部分;二是吸存資金,指客戶將部分資金預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指定賬戶里,以備后來的交易所需。在國內,沉淀資金還被稱為客戶備付金,該名稱多出現于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性文件中,最早出現在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2013年公布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則正式定義了客戶備付金,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業(yè)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相比沉淀資金,客戶備付金的“客戶”更加明確了該貨幣資金的所有權屬于支付機構的客戶,而不屬于支付機構。近些年來,沉淀資金的規(guī)模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數額的增加而擴大,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機構吸收客戶備付金合計超過4 600億元。巨大的沉淀資金引發(fā)了一系列的風險隱患,包括流動性風險、被支付平臺挪用的風險,以及支付平臺以此變相賺取利息收入從而偏離提供支付服務的隱患。

        關于沉淀資金的相關研究,學者們主要集中在其法律地位、法律性質以及法律權屬等問題上,并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議。Jindi等提出綜合利用銀行托管和保險擔保相結合的方式對沉淀資金進行管理[25]。隨后,我國學者張春燕認為在某些條件成熟時,即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得到消費者明確授權的情況下,平臺可以運用該資金提供貿易信用,但目前還是應當嚴格禁止第三方支付平臺使用沉淀資金[26]。范峻川基于我國國情的復雜性,綜合考慮金融風險的規(guī)避、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后,提出了四點建議來解決沉淀資金分配問題,主要包括:計提風險準備金、繳納相關消費者保護基金、用于消費者服務的改善和交由第三方支付平臺以作為相關保管費用、企業(yè)盈利[27]。近年來,Qu等認為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既然為保管關系,那么沉淀資金的利息收人就應該歸屬于客戶。他們提議以自愿為原則即由客戶決定沉淀資金利息收人的去向,或者給客戶提供將利息收人購買貨幣理財產品、助學、資助國家貧困事業(yè)等選擇,來進行沉淀資金的管理[28]。

        (二)關于監(jiān)管機制的分析

        由于美國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fā)源地,與國內相比,美國的監(jiān)管機制已相當成熟與完善,對于我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jiān)管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因此,本文在此只對美國和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監(jiān)管機制進行綜合分析與探討。

        美國監(jiān)管者一般將第三方支付服務定義為貨幣轉移服務,即出售或者發(fā)行支付工具、儲值卡或者以提供轉移服務為目的接受貨幣或者貨幣價值,而第三方支付平臺則被視為貨幣轉移服務商。貨幣轉移服務法律制度最初適用于提供旅行支票服務或者匯票服務的非金融機構[29]。1988年,各州監(jiān)管又開始將儲值卡納入監(jiān)管范圍并修改其相關貨幣轉移服務法律。直到第三方支付作為一種新的、蓬勃發(fā)展的支付方式頻繁出現在市場中,監(jiān)管者發(fā)現第三方支付的核心模式符合貨幣轉移服務的定義,這才將第三方支付平臺正式納入貨幣轉移服務監(jiān)管的范圍。美國財政部下的金融犯罪執(zhí)法網絡(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FINCEN)將貨幣轉移服務商定義為“通過金融機構的任何手段,從事接受貨幣或以貨幣計量的資金,并轉移貨幣或資金或它們的價值的業(yè)務的任何人”,并在反洗錢法律條款中規(guī)定他們必須向FINCEN注冊并遵守其“銀行保密法”條例[30]。而依據《統一貨幣服務法案》,第三方支付平臺必須獲得州監(jiān)管當局頒發(fā)的許可證才可從事相關支付業(yè)務,并實行一州一證制度,即各州的許可證僅適用于當地,當需要進行跨州貨幣轉移業(yè)務時,需要另行申請別州的許可證。關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沉淀資金,監(jiān)管者一般將其視作負債而非存款,并要求嚴格區(qū)分客戶資金與自有資金,且客戶資金需存入銀行并覆蓋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所提供的存款延伸保險*《統一貨幣服務法案》。。

        與美國不同的是,由于我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起步較晚,因此國內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監(jiān)管的機制也發(fā)展得較為遲緩。最早出現的相關文件可以追溯到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八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于2004年8月28日通過,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該立法確立了電子簽名與傳統手寫簽名和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以稱為是中國首部真正電子商務法意義上的立法和信息化法律。隨后,中國人民銀行在2005年制定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5〕第23號,為規(guī)范電子支付業(yè)務,防范支付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維護銀行及其客戶在電子支付活動中的合法權益,促進電子支付業(yè)務健康發(fā)展,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自2005年10月25起施行。則進一步規(guī)范了電子支付業(yè)務和防范了支付風險。但主要監(jiān)督和規(guī)范金融機構的電子支付行為,并不是非金融機構的支付活動。國內首次將非金融機構納入重點監(jiān)管對象是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 第2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經2010年5月19日第7次行長辦公會議通過,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正式定義了客戶備付金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重點是建立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準入機制和支付業(yè)務許可制度,即第三方支付平臺必須依據本辦法規(guī)定取得《支付業(yè)務許可證》,也就是所謂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成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并開展支付業(yè)務。該辦法是國內首部真正意義上關于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監(jiān)管的政策性文件,對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yè)的監(jiān)管具有重大的實踐性和基礎性指導意義。隨后,中國人民銀行在2013年6月制定了《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3〕第6號,為規(guī)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管理,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支付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維護金融和社會穩(wěn)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自2013年6月7日起實施。,該辦法對客戶備付金的存放、歸集、使用、劃轉等存管活動都進行從嚴規(guī)定,但回避了客戶備付金利息歸屬問題,規(guī)定在實踐中由支付機構和客戶通過協議約定明確備付金利息歸屬問題。直到201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銀辦發(fā)〔2017〕10號,《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由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于2017年1月13日下發(fā)并實施。才解決了客戶備付金利息的歸屬問題,該通知明確規(guī)定人民銀行或商業(yè)銀行不向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備付金賬戶計付利息。

        六、結語

        本文在綜合分析當前第三方支付平臺相關研究文獻以及法律政策的基礎上,得出第三方支付平臺是在參與市場交易雙方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的技術、服務或者規(guī)則,促成雙方交易的達成,同時實現交易資金在雙方之間的轉移,并從中獲取收益的第三方機構。這種組織形式表現出來的主要特征是網絡外部性、傾斜式定價、用戶多歸屬特性以及信用金融中介的屬性。當前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類型的分析仍然太過于粗略,各類型之間缺乏足夠的辨別依據,且已經不能滿足現實中快速發(fā)展的行業(yè)需要,對于這部分的深入研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面。同時,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獨特性,其在運營中帶來的沉淀資金收益歸屬與監(jiān)管問題,是后續(xù)需要研究和重點關注的方面。

        [1] 宋玲.第三方電子支付探索與實踐[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2] 王蓬博.易觀:2016年第3季度中國非金融支付機構綜合支付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226 889億元人民幣[EB/OL].(2017-01-16).http://www.analysys.cn/analysis/22/details?articleId=1000483.

        [3] SEVY T D.Third-party payments[J].Social Work,1974,19(1):125-127.

        [4] SHON T,SWATMAN P M C.Identifying effectiveness criteria for internet payment systems[J].Internet Research,1998,8(3):202-218.

        [5] SORKIN D E.Payment methods for consumer-to-consumer online transaction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1.

        [6] WEIR C S,ANDERSON J N,JACK M A.On the role of metaphor and language in design of third party payments in eBanking:Usability and qu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6,64(8):770-784.

        [7] 王雅齡,郭宏宇.基于功能視角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監(jiān)管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1):91-95.

        [8] ROHLFS J.A Theory of interdependent demand for a communications service[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cience,1974,5(1):16-37.

        [9] KATZ M L,SHAPIRO C.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3):424-40.

        [10] 徐晉.平臺經濟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11] 容玲.第三方支付平臺定價策略研究——基于雙邊市場視角[J].新金融,2012(6):28-31.

        [12] 商海巖,張松松.網絡外部性對第三方支付的鎖定效應:基于雙邊市場的分析[J].海南金融,2013(6):9-12.

        [13] ROCHET J C,TIROLE J.Defining two-sided markets[EB/O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3323248_Defining_Two-Sided_Markets.

        [14] SCHMALENSEE R,EVANS D S.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markets with two-sided platforms[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5,3(1):103-114.

        [15] 任曙明,張靜,趙立強.第三方支付產業(yè)的內涵、特征與分類[J].商業(yè)研究,2013,55(3):96-101.

        [16] 溫孝卿,張健.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平臺商定價研究——基于平臺經濟特征的探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11):147-149.

        [17] 楊國明,李保華.第三方支付法律問題芻議[J].金融經濟(理論版),2006(4):141-142.

        [18] 鄧建.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的特征及定價機制研究[J].改革與戰(zhàn)略,2015(9):87-91.

        [19] 楊彪.中國第三方支付有效監(jiān)管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2.

        [20] 朱麗娜.美國第三方網上支付法律監(jiān)管體系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21] 容玲.第三方支付平臺競爭策略與產業(yè)規(guī)制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

        [22] 孟晶晶.第三方支付平臺監(jiān)管制度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3.

        [23] 徐顯峰.我國第三方支付發(fā)展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24] 王欣.基于貨幣理論對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中沉淀資金問題的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5.

        [25] JINDI L,YONG X.The credit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Security.IEEE,2008:573-576.

        [26] 張春燕.第三方支付平臺沉淀資金及利息之法律權屬初探——以支付寶為樣本[J].河北法學,2011,29(3):78-84.

        [27] 范峻川.第三方支付沉淀資金安排初議——以支付寶為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2):47-50.

        [28] QU B,SUB-BRANCH P B.Research on ownership of third-party payment agencies’ precipitation fund and interest income[J].Journal of Regional Financial Research,2015(5):19-23.

        [29] RINEARSON J.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stored value payment products issued by non-banks under state “money transmitter” licensing laws[J].Business Lawyer,2002,58(1):317-348.

        [30] ALLOUISE P,HUGHES S J,MIDDLEBROOK S T.Developments in the laws affecting electronic payments and stored-value products:a year of stored-value bankruptcies,significant legislative proposals,and federal enforcement actions[J].Business Lawyer,2008,64(1):219-252.

        (責任編輯魏艷君)

        ThirdPartyPaymentPlatform:AConceptualLiteratureReview

        WANG Na, LIU Wen

        (School of Busines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F724.6

        A

        1674-8425(2017)09-0058-07

        2017-03-1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于互聯網的平臺型企業(yè)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15CGL026);湖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湖北省科技型小微企業(yè)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2017ADC029)

        王娜(1983—)女,湖北武漢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戰(zhàn)略管理、管理理論。

        王娜,劉文.第三方支付平臺:一個概念性的文獻綜述[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9):58-64.

        formatWANG Na, LIU Wen.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 Conceptual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9):58-64.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09.009

        猜你喜歡
        外部性資金客戶
        采暖區(qū)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外部性分析與應用研究
        環(huán)境負外部性的環(huán)境法新解析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為什么你總是被客戶拒絕?
        如何有效跟進客戶?
        做個不打擾客戶的保鏢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1
        既有商品住宅節(jié)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測算研究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东京热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影院| 啪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入囗| 国产精品一级黄色大片| 美女很黄很色国产av|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三级视频网站|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自拍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丝袜足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丝袜美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观看| 亚洲av高清不卡免费在线| 色欲网天天无码av|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操B小视频国产| 国产视频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的特点 | 男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自拍|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v亚洲v日韩v最新在线|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国产三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国产欧美日产久久| 女优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久久久久久久妓女精品免费影院 |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夜夜爱| yy111111少妇影院| 李白姓白白又白类似的套路|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尤物| 中国黄色偷拍视频二区| 美女露内裤扒开腿让男人桶无遮挡 | 日本一级二级三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