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真相
被稱為“良心大劇”的《白鹿原》匆匆收尾,白嘉軒的掌上明珠、革命女青年白靈在收尾前匆匆死了。此前,不喜歡該演員的網友惡意吐槽:再忍兩天吧,很快就被填井了。躲過敵人槍林彈雨的白靈,命喪于自家的“審干”,原著就這么寫的?!懊┆劇痹u審時叫作者回去改,改了就拿獎。滿臉溝壑的老漢把文字中帶色的地方抹了抹,交了差。
白靈沒被填井,而死在了敵軍炮火中——謝謝編導,讓我長出了一口氣。讀過史書,略知審干冤案之慘烈;但在沙發(fā)、香茗的陪伴下,還是不要“情景重現”罷。多一點氣吞山河、蕩氣回腸有多好!死的都死了,活的還活著;何苦動不動給我們看真相?故紙堆擺在那兒,有志者鉆進去好了。
趙一曼被捕后,敵寇施以酷刑,慘絕人寰。有人以“忠實記錄”為名,細致入微地描寫了對烈士下體的摧殘,引發(fā)烈士后代強烈不滿,并訴諸法律。對方搬出敵偽檔案,白紙黑字卻依然敗訴。即便不是別有用心,也是對歷史、對先烈的惡意消費。真相不是消費品,它是歷史長河的一頁。我們只能懷敬畏之心呵護它,免遭涂改。有些真相展于陽光下坦坦蕩蕩,有些靜眠于史冊有待時光的傳喚。
每個大事件都有大真相,每個細微末節(jié)都有小真相。光陰無情,許多真相如那把佩劍沉入水底,我們望著這葉扁舟刻下的印記不知所措。MH370失蹤三年多了。隨著最后一艘搜救船的離開,逝者家屬們絕望的情緒凝固在心底。這是一場空前絕后的國際大搜救,搜救區(qū)像被箅過一般,換來了一張12萬平方公里海床的詳細聲納測繪圖。人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南印度洋的海底地形,比如哪里有海嶺,哪里有海溝;學術界、工業(yè)界直接得到了寶貴的第一手科研資料;南印度洋的漁民由此獲得了更準確的魚群信息……沒有這次“良機”,誰肯投入2億澳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去換取海底的“真相”?但對逝者來說,這一切都等于零。祭奠親人過后,有的還在堅持,有的開始索賠。他們覺得親人走得如此遙遠,已無法追趕;他們的冤魂似已跟地球結成一體,開始了漫長的世紀變遷。真相如煙,心境如灰,都散落了。
有些真相的爭論莫衷一是,久了令人疲憊而倦怠。魯迅活到了“反右”又會怎樣?有人引了毛澤東的評議并予佐證;另有人斷然否定,也是有理有據。這種荒誕的人設究竟價值幾何,為求“真相”費了專家們那么多口舌和唾沫?老舍自沉太平湖的故事,版本尤其多,親手打撈者已分別有三個,被戲稱“撈上來三個老舍”。另有考據說,老舍挨了批斗后,回家又遇冷臉,才動了棄世的念頭?!罢嫦唷碧?,相互矛盾,估計老舍本人都聽急了。學者盡可深入考證;但作為普通人,我們只須知道這個偉大的作家、這位善良的老人,在那個邪惡的時代被邪惡勢力害死了。這就是真相。夠了。名人的故事多,版本多,真相里的“黑洞”多,吃“真相”這碗飯的也就多。楊振寧在獎單里列在李政道前邊,有人說頒獎時楊耍了點小聰明,后來其父還向李道了歉。楊斷然否認。雙方都有證人,看客們都弄糊涂了。列名順序之戰(zhàn)熱火朝天,當年諾獎的成果是什么,倒是沒幾人能說明白。
真相的煩惱誰都有。好端端的微信朋友,突然把自己拉黑了。哪天把他惹惱了?還是他心情糟糕、離群辟谷了?還是……真相也許不重要,但它身后說不清道不明的秘密,卻把心里弄得毛毛的。這才是真相的魅力啊—— 一切都“大白”了,這赤條條的世界還有啥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