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爐 叔
素養(yǎng)的底色
◎ 爐 叔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它的意思是君子在無人時,也能夠堅守自我,不做虧心事。人有一種本性:環(huán)境越是私密,人越是真實;犯錯成本越低,人越易出錯。
那天我上洗手間時,有個人在打電話,嗓門拉得很高。電話那頭應該是個送外賣的小哥,不知道什么原因,外賣送得晚了,那個人在電話中聲嘶力竭,指責外賣小哥的不專業(yè):“你怎么這么蠢啊,我都說在哪兒了,還沒來。能不能快點,我都快餓死了?!弊詈笏€表示,要狠狠地投訴。我可以想象到外賣小哥的反應。他一定會百般認錯,不停地討好這位生氣的客人,甚至他在電話那頭就已經開始鞠著躬道歉了。
我接觸了太多這行的人,每個人都兢兢業(yè)業(yè),態(tài)度好得沒話說。上門服務,張嘴“先生”閉嘴“您”,盒飯送到手邊,還要點著頭說聲:“麻煩您給個五星好評,謝謝?!毕词珠g的那個人,我不認識,就算認識也不會做朋友。因為他打電話時透露著一股傲慢,缺乏對他人的尊重。如果是熟人送飯遲到了,他肯定不會大動肝火;如果是在辦公室,他也不一定會這么聲嘶力竭。但恰好送飯的是外賣小哥,打電話是在洗手間里,既安全又隱私,很容易就露出自己真實的素養(yǎng)。水低為海,人低為王,一個在他人面前趾高氣揚的人,一定是沒素養(yǎng)的人。
關于素養(yǎng),看似簡單,但是有太多的東西很難講。打電話時,對方遲遲沒有聽懂你說的話,你是大發(fā)雷霆還是繼續(xù)耐心地講解;和別人因為一些小事出現(xiàn)了分歧,你會立馬翻臉不認人還是心平氣和地尋找問題所在;你和人大聲談話時,會不會因為身邊有人而主動降低音量……這些都是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這種事情沒有人會主動提醒你,但每個人都會在意你的一舉一動。有素養(yǎng)的人,一定是善良的。因為他的眼睛時刻關注著別人,心里始終裝著別人。
前段時間,我突然注意到,單位的小羅在打電話時有個細節(jié):別人打來電話,他總是先掛斷,然后再打過去。有一次我和他閑聊,他才告訴我,給他打電話的是老家一個親戚,孩子在這邊上大學,經常有一些事需要他幫忙照應。但是他們年紀比較大,又一直待在農村,很少接觸微信這些新事物,需要聯(lián)系小羅時,只能打長途電話。親戚家的經濟負擔比較重,所以小羅每次都先掛斷電話然后再撥過去。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讓我對小羅充滿了好感。因為他肯多替別人考慮,尤其是在自己有權利選擇默不作聲時,他那“多余的”舉動就顯得更為難得。
很早以前,一位朋友和我講過一件事。在他30歲時,經歷了人生最黑暗的日子。那年的3月,他的父親在夜里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了,沒過幾個月他母親也在夜里跟著父親去了。兩位老人去世時,他都不在身邊,是哥哥深夜打電話通知他的,從那之后,他一收到深夜電話,心頭就一陣猛顫。因為在深夜打來的電話,往往代表著事情的重要性。真正有素養(yǎng)的人,絕不會輕易在深夜給人打電話,更不會用一些小事來打擾別人。因為任何事都講究輕重緩急,能在更合適的時間打的電話,就別在最不恰當?shù)纳钜勾颉?/p>
素養(yǎng),不是要你在人前如何八面玲瓏,做事如何滴水不漏,有時它體現(xiàn)在你在打電話時所用的方式上。打電話本身是一件私密性極強的活動,人在這種行為里,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素養(yǎng)。總是插話的人,不具備傾聽的素養(yǎng);容易暴怒的人,缺乏控制情緒的素養(yǎng);談話時趾高氣揚的人,沒有尊重他人的素養(yǎng);扯著嗓子說話的人,缺乏考慮身邊人感受的素養(yǎng)。一個人打電話時暴露出的問題就是他素養(yǎng)的底色。而有素養(yǎng)的人,隔著電話你都能感受到他身上傳來的陣陣暖意?!爸t謙君子,溫潤如玉”,他們不會讓人尷尬,更不會傷害別人。身邊有這種人就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