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 浩
動物的“非典型求偶”
□ 冉 浩
無論是展示顏值、噪音還是打架水平,雄性都是在向雌性證明自己身體健康、基因優(yōu)秀。也有一些雌性,會考察更實用的指標——比如養(yǎng)家能力。就像人類社會中男人求婚要給女人買鉆戒一樣,烏燕鷗等幾種燕鷗的雌鳥,就要求前來求愛的雄鳥們叼著魯蝦來到自己面前,并把“禮物”檢驗一番,哪只雄鳥叼來的魚蝦不夠肥美就會被拒絕。畢竟,燕鷗的孵蛋、育雛需要雌雄齊心協(xié)力,有一個擅長找食的老公就能省心不少。
當然禮物貴重不一定就等于有真心,哪怕昆蟲也是如此。蒼蠅的親戚舞虻類,是一類捕捉小蟲的飛行掠食者。它們的求偶套路,是雄虻捉住一只獵物并吐出絲線將其“包裝”好,送給雌虻,然而并非每只雄虻都那么老實。有些種類的雄虻,會吐出大量絲線把獵物包裹得嚴嚴實實,體積也大了不少,雌虻看到的只是一個大絲球,不知道里面的獵物到底大不大,雄虻則趁對方忙于拆
包、進食的時候趕緊完成交配。表現(xiàn)更“渣”的是雄性球虻,它們經(jīng)常只是遞給雌虻一個空心絲球,里面啥也沒有,完全靠花哨的包裝來討雌虻歡心!
也有些昆蟲走上了另一個極端,比如著名的“為愛獻身模范”雄螳螂。在實驗室觀察中,雌螳螂常常會在交尾時伸出鐮刀般的前足,把個頭遠小于自己的雄螳螂夾住,然后咬掉頭,而無頭雄螳螂的交尾動作反而更加賣力。于是,雄性舍身完成了生殖使命,而雌性也獲得了產(chǎn)卵所需的營養(yǎng)……其實在自然界,并不是每只雌螳螂都會不分青紅皂白攻擊雄性,而大多數(shù)雄螳螂都能在交配之后全身而退,尋找下一個求愛目標。只是在人工環(huán)境下雌螳螂神經(jīng)緊張,雄螳螂又無處可躲,“殺夫”的頻率才這么高。
古典小說里,常有身懷絕技的女子“比武招親”:由姑娘直接上擂臺,與求婚者比試武藝,誰勝過姑娘才能把她娶走。這種比武招親的套路,動物世界里也有,求偶期的雄性們不是互相炫耀、打斗,而是直接與雌性一決高下。由于雌性很少能長出夸張的冠羽、鬃毛或是巨型犄角——它們懷孕和帶娃已經(jīng)夠辛苦了,戰(zhàn)斗配置沒法再提升,于是“比武招親”的項目簡單實用,就比一比它們賴以生存的運動技能。
鷹隼等擅長飛行的猛禽,主要是比試飛行能力。求偶時,雌雄鳥在空中上下翻飛,互相追逐,猶如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飛行表演,也被稱為“婚飛”,這是觀鳥最愛的場面之一?;轱w時,雌鳥始終留意觀察對方,給它的飛行技巧、身體素質打分,看這小子能不能配上自己。
至于地面上靠速度吃飯的獵豹,比武項目當然就是賽跑了。當雌獵豹出現(xiàn)在雄獵豹的視野里時,雄獵豹就會沖上去獻殷勤,而雌獵豹的態(tài)度總是“不約”,轉頭就跑。雄獵豹則在后面緊追不舍,證明自己是足夠優(yōu)秀的飛毛腿。
如今許多人的終身大事都是通過相親解決的,甚至還有上千人的“相親大會”。在動物界,同樣有相親大會: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里,雌雄聚在一起,亢奮地彼此追逐、抱對,舉行生命中最盛大的狂歡。
大部分種類的螞蟻,蟻后會定期孕育一批生有翅膀的雌雄生殖蟻,在短短幾天的繁殖期集體飛出巢穴,開始浩浩蕩蕩的“婚飛”。這比猛禽的婚飛可熱鬧多了,來自各個蟻群的雄蟻會先行到達相親會場,等雌蟻稍晚到達后,一場亂哄哄的大Party就此展開。每只雄蟻都努力抱住離自己最近的雌蟻,和它一起在空中或者落到地面完成交配。有些種類的雌蟻“從一而終”,也有些種類的雌蟻會接受多只雄蟻的求愛,把它們的精子全部收下,以增加未來子民們的遺傳多樣性。雌蟻也可以拒絕雄蟻,甚至向不中意的雄蟻發(fā)動攻擊。然而這并不能阻止雄蟻的熱情,它們百折不撓,不斷發(fā)起求愛,甚至可能錯誤地牢牢抱住另一只雄蟻……
短暫的歡愉之后,消耗完精子的雄蟻完成了畢生使命,很快就將迎來死神的召喚。雌蟻則會帶著收到的精子四散飛走,去建立自己的新王國。成為蟻后的它們,能把這些精子儲存在體內(nèi)好幾年,作為源源不斷制造蟻群成員的“原料”,直到它們生命的盡頭。
(摘自《博物》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