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 悅
好的婚姻需要經(jīng)營
□ 石 悅
深究起來,這其實是個偽問題,因為婚姻有千萬種,而糟糕的婚姻顯然對于身心沒什么好處。拿心臟健康來說,根據(jù)紐約大學醫(yī)學中心2014年的研究,跟單身人士相比,婚姻中男女患心臟病的概率要低5%;但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另一項研究也表明,糾纏于孽緣之中確實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概率。要說個中原因,可能就在于婚姻到底是經(jīng)常讓血壓陡升,還是處于平緩狀態(tài)。
兩個人在生活和情感上互相支持,幾乎可以說是在各個方面都有利健康,只有一點除外:再美滿的婚姻,也常常無法阻止兩個人一起慢慢變胖。根據(jù)明尼蘇達大學2014年的一項研究,已婚男性超重概率高于其他男人25%,健身頻次也比婚前大為降低。
那么總的來說,不結(jié)婚到底會不會讓人折壽?
2011年發(fā)表于《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的一篇論文中,路易斯維爾大學社會學教授洛夫斯(David Roelfs)總結(jié)了此前90項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單身男人的死亡率比已婚男人高了32%,單身女人則高出23%。如果換算成預期壽命,單身男要比他結(jié)了婚的朋友早死8~17年,單身女則是7~15年。
男人的結(jié)婚福利比較明顯,因為已婚男人自殺概率大為降低,而且更經(jīng)??瘁t(yī)生、體檢、按要求服藥,也有更大概率戒煙戒酒(當然,功勞屬于他們的另一半)。類似地,也有研究表明已婚人士手術(shù)后恢復更快,因為他們往往能得到更好的照料;而且,許多國家也在社會制度上給予了已婚人士更好的經(jīng)濟保障。
死亡率的提高在各年齡段并非均勻分布。在洛夫斯的研究中,30~39歲之間單身會將死亡率提高128%,但熬過這個階段之后,單身與非單身之間的差距會逐漸縮小。對于70歲以上人口,單身人士死亡率僅高出16%。
單身狗們不必感到絕望,因為這個結(jié)論還遠沒有走到山窮水盡、板上釘釘。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社會學家卡爾敏(Matthijs Kalmijn)最近發(fā)表的,針對1.1萬名瑞士人長達16年的研究表明,即使刨除自然衰老引起的健康狀況下降,人們婚后的健康報告情況還是比單身時候更差一些;同時,結(jié)婚并不會引起人們患病增加或減少,疾病嚴重程度也沒有在婚姻延續(xù)中發(fā)生變化。
卡爾敏也調(diào)查了被試對生活滿意度的變化:雖然剛結(jié)婚時的“蜜月效應”會短暫持續(xù),但在那之后,他們的滿意程度就開始降低,而一旦離婚則會大幅下降。離婚造成的負面影響,甚至可以達到結(jié)婚帶來正面影響的三倍。
這些迥異的結(jié)論也許跟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經(jīng)濟水平有關(guān),但最關(guān)鍵的,還是因為單身正在逐漸成為一種可以被主動選擇的生活方式。話說回來,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是得靠個人自身努力,單身狗有一萬種方式彌補劣勢,比如刷步健身、均衡飲食、多交朋友、定期體檢、住養(yǎng)老院。有必要的時候,還有這句俏皮話可借來一用:要是結(jié)了婚我也不會活得更久,只是更難熬一點罷了。
(摘自《南都周刊》)
一無所有
你一打招呼人家就要洗澡了,你一問這么晚還不困人家就快睡了,你一約吃飯人家就要減肥,你一打電話人家就在開會。都說姑娘會因為一個男人而想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那個人絕對就是你啊!
我躺在病床上問護士:“愛情沒有了,親情沒有了,友情沒有了,錢也沒有了,我是否已一無所有?”護士溫柔地說:“怎么對自己這么沒自信呢?你這不是還有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