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霞
(江蘇省南通瑞慈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預見性護理對胸腰椎骨折患者應激反應和疼痛程度的影響
李志霞
(江蘇省南通瑞慈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對胸腰椎骨折患者應激反應和疼痛程度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采用心理狀態(tài)評估量表(MSSNS)及生理機能評價表(PF)評價手術前后患者的應激狀態(tài);同時采用視覺疼痛量表(VAS)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分。結(jié)果 兩組患者生理機能(PF)評分、MSSNS評分較術前有顯著改善,且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疼痛評分優(yōu)良率為98.57%,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92.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胸腰椎骨折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手術對患者帶來的應激反應,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有助于預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預見性護理;胸腰椎骨折;應激反應;疼痛程度
胸腰椎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脊柱損傷疾病,多因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質(zhì)連續(xù)性的破壞,情況較重,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手術治療是臨床上針對胸腰椎骨折的最有效、最常見手段,手術治療對于存在神經(jīng)損傷、保守治療效果較差、損傷導致畸形的患者具有較強的優(yōu)勢,但術后疼痛、手術操作帶來的應激反應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1]。早期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引起嚴重應激反應的危險因素,幫助患者術后更好的恢復[2]。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干預護理措施,探討預見性護理對胸腰椎骨折患者應激反應和疼痛程度的影響。
選取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49例為高處墜落傷、41例交通致傷、45例跌倒損傷,按照實施護理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5例,其中男32例,女33例,年齡24~57歲,平均年齡(40.3±4.2)歲;觀察組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齡25~58歲,平均年齡(41.5±4.8)歲。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經(jīng)X光、CT或MRI檢查確診,排除意識障礙、手術禁忌患者,本次研究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椎手術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措施,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做好止血、急救等急診措施,術前給予一定的心理護理,輔助并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中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操作,術后注重藥物、飲食等方面的護理。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要著重注意避免患者術后應激反應升高,疼痛程度較重影響術后恢復等方面的內(nèi)容[3]。加強疼痛方面的宣教,包括疼痛對機體影響及視覺疼痛量表的使用等。情感溝通: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傷后往往不能活動,身心受到疼痛、體位限制等影響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的情緒,依從性較差。此時,護理人員應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因素,在入院后對患者情緒進行評估,主動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存在消極情緒的患者要給予疏導、幫助,以消除其緊張、易怒的情緒,避免對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4]。健康宣教:術后應激反應升高有大部分的原因是因患者對手術情況缺乏了解,為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疑問,緩解其擔憂、緊張的心理,術前護理人員應主動向患者進行宣傳,告知患者手術是安全的,結(jié)果也是令人滿意的。術后也要加強對患者的巡視,表現(xiàn)出對患者的關心和關注,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問題,并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5]。飲食指導:患者傷后腹腔神經(jīng)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導致腸蠕動減,在進行術前,患者已經(jīng)禁飲禁食一段時間,因此術后要注意患者的飲食指導。為避免術后應激反應、腹脹、便秘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食物應考慮以富含維生素、粗纖維的水果、蔬菜為主,囑患者飲水2000~3000 ml/d,禁食辛辣、油炸及刺激性的食物[6]。術后體位護理和創(chuàng)傷鍛煉:患者應絕對平臥在硬板床上,必要時可加用防壓瘡氣墊,術后應避免不必要的翻身,需要翻身時護理人員應協(xié)助患者站在同側(cè)或兩側(cè),以胸腰椎為制動部位,肩胛部和髖部同時轉(zhuǎn)動,軸線翻身,防止脊柱扭曲。平臥時,雙上肢應放在軀體兩側(cè),下肢可甚至也可屈曲。根據(jù)病情及手術情況,平臥4~6 h后方可進行軸線翻身。指導患者每日進行上肢擴胸運動和腹肌收縮運動,根據(jù)患者的個體差異和病情恢復情況,制定適宜強度和量的運動,可逐漸增加,術后3~4周可開始抬臀全方位活動[7]。疼痛護理:除了術前要告知患者術后存在疼痛情況,以促使患者有心理準備外,術后也應及時對疼痛情況進行評估。針對疼痛1~3分尚可忍受的患者可以放松療法,深呼吸或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針對疼痛較重4分以上無法忍受的患者,要查明原因后適當給予止痛藥物治療,用藥后要隨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囑家屬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8]。
采用心理狀態(tài)評估量表(MSSNS)及生理機能評價表(PF)評價手術前后患者的應激狀態(tài);同時采用視覺疼痛量表(VAS)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分比較。優(yōu):VAS評分≤3分;良:VAS評分4~6分;差:VAS評分≥6分。優(yōu)良率=優(yōu)率+良率。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PF評分、MSSNS評分較術前有顯著改善,且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術后,觀察組疼痛評分優(yōu)良率為98.57%,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92.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胸腰椎骨折的情況較重,在手術過程中,常??梢钥吹交颊咴趪中g期不同程度的表現(xiàn)出焦慮、恐懼,術后失眠、早醒、噩夢,手術中精神緊張等情況。這些都是手術帶來的一系列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是指人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因各種不同應激源刺激導致多種生物、心理、社會及行為方面的變化[9]。應激反應及其程度可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康復情況,臨床上多項研究指出,采取干預措施,增強患者對手術的應對能力,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利于促進患者術后軀體、身心的康復[10]。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應激反應各項指標變化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應激反應各項指標變化情況(±s,分)
MSSN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70) 43.52±12.34 92.18±14.17 70.43±14.18 52.31±13.19對照組(n=65) 45.12±13.08 84.24±13.82 71.22±13.94 65.24±13.25 t 0.6012 4.2201 0.8961 2.6214 p 0.4381 0.0001 0.3438 0.0120組別 PF
表2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情況[n(%)]
預見性護理是指以患者為中心,為減少患者術后應激反應、并發(fā)癥等情況而制定的系統(tǒng)性護理措施。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來講,其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較強[11]。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生理機能(PF)評分、MSSNS評分較術前有顯著改善,且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疼痛評分優(yōu)良率為98.57%,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92.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預見性護理可很大程度上避免術后出現(xiàn)應激反應,針對手術患者保持預見性的護理思維,對存在的問題提前注意,建立從心理、生理、社會文化及精神層面的護理措施[12]。
綜上所述,對胸腰椎骨折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手術對患者帶來的應激反應,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有助于預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1] 王月紅.減少胸腰椎術后腹脹的預見性護理策略及其成效[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38(2):104-107.
[2] 丁 娓.預見性護理在經(jīng)后路椎弓根螺釘內(nèi)固定治療腰椎骨折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23):2419-2421.
[3] 任震晴.預見性護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脹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4):526-527.
[4] 魯美蓉,李洪文,呂慶丹,等.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6):2393-2394.
[5] 辛奇燁.預見性護理對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術后腹脹產(chǎn)生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7,25(6):63-64.
[6] 麥麗亞?艾合買提,趙愛梅.預見性護理對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脹發(fā)生率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10):231.
[7] 楊映霞.舒適護理對胸腰椎骨折手術患者自尊水平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43-45.
[8] 楊賢玉,張長江,李來好,等.經(jīng)皮微創(chuàng)置入椎弓根螺釘內(nèi)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及對機體應激水平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21(14):1173-1176,1177.
[9] 丁臘梅.彈性按壓復位結(jié)合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內(nèi)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護理[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35(6):609-611.
[10] 陳紅梅,嚴力生,李盼盼,等.自制胸腰椎雙重固定護具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0):52-53.
[11] 杜天平,孫志波,鮑海琴,等.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前后聯(lián)合入路手術治療嚴重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5,34(28):3169-3172.
[12] 傅云仙,朱亞玲,王 飛,等.自我護理互動模式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23(10):1483-1488.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7.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