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玲
摘 要:傳統(tǒng)拋光磚由于采用微粉布料技術(shù),因此,色彩圖案不夠鮮艷,產(chǎn)品色調(diào)單一,不能滿足現(xiàn)代人對審美的追求。因此,噴墨滲花拋光磚的出現(xiàn),是拋光磚技術(shù)的一次創(chuàng)新以及變革,其解決了拋光磚色調(diào)單一的問題;同時由于其對底坯的白度要求高,采用3D噴墨機打印技術(shù),因此圖案色彩更接近天然石材,色彩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可廣泛應(yīng)用于市場、商場、家居的裝修,市場前景廣闊。
關(guān)健詞:滲花,噴墨,拋光磚
1 實驗及配方
1.1 坯用原料
選擇的坯體原料以及成份見表1。
1.2 配方設(shè)計
由于采用3D打印技術(shù),在磚坯表面打印圖案,因此,需要在其表面淋釉,故配方的設(shè)計要滿足以下要求:
(1)坯體要有良好的干燥強度。
(2)坯體和釉料熱膨脹系數(shù)匹配,從而保證良好的坯釉結(jié)合性。
(3)坯體要有良好的滲透性能,但是同時要控制好磚坯的吸水率。
(4)坯體要保證良好的抗彎性能,防止坯體的高溫變形等缺陷。
1.3 工藝配方確定
本實驗制作坯體的配方的原材料主要有原礦泥、石粉、中溫砂以及球土等,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原礦泥、球土對磚坯的強度以及白度影響很大。當(dāng)原礦泥在配方中的比例小于20%時,磚坯強度不夠,導(dǎo)致出窯爐時爛磚較多;而原礦泥在配方中的比例大于20%時,磚坯的滲透性能較差,達不到噴墨的要求。當(dāng)球土含量小于7%時,磚坯白度較低,噴墨打印之后圖案暗淡,紋理不清晰;當(dāng)球土含量高于10%時,增加了配方成本。配方中氧化鉀以及氧化鈉均可降低坯體的燒成溫度,同時氧化鉀也可以起到骨架的作用,拓寬磚坯的燒成范圍,所以在配方中選擇氧化鉀以及氧化鈉含量≥4.5%的原料為首選,由于大理石配方的燒成溫度在1180 ~ 1200℃,同時要求配方中所選擇的高溫砂氧化鋁含量≥20%的材料。表2為坯體配方組成范圍。
2 噴墨滲花拋光磚底釉以及面釉配方的研制
2.1 底漿的研制
噴墨滲花拋光磚底釉采用水磨料、鉀石粉、球土、高嶺土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研制而成,漿料的研制需要注意以下事情:
(1) 漿料要保證一定的比重、流速以及細(xì)度;
(2) 漿料的熱膨脹系數(shù)要與坯體的熱膨脹系數(shù)接近;
(3) 制備漿料的環(huán)境要謹(jǐn)記灰塵;
(4) 漿料要有一定的陳腐時間來保障漿料的穩(wěn)定性,同時要及時除鐵以保證漿料的純度;
(5) 配方要采用高鋁、高鉀以及高白的原材料,保證配方的溫度以及白度;
(6) 漿料要加入防腐劑,防止?jié){料變質(zhì)。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當(dāng)配方中球土含量加入>10%時,漿料迅速沉淀,難攪拌,增加生產(chǎn)難度,當(dāng)含量<7%時,漿料懸浮性差。由于砂白度較低,而噴墨滲花又是在磚表面打印圖案,因此用高白的水磨料來替代砂。燒成溫度在1180 ~ 1200℃,底漿配方組成見表4。
2.2 面漿的研制
由于噴墨滲花拋光磚是墨水在磚坯表面深入0.5 mm以下的拋光磚,所以面漿在底漿的基礎(chǔ)上,加入助滲劑來達到滲透的效果,面漿配方則采用與底漿的配方基本一致,通常淋面漿以及底漿要求比重在1.6 ~ 1.8 g/cm3,流速在35 ~ 40 s,淋漿前磚坯的溫度控制在65 ~ 70℃,淋漿厚度為800 mm×800 mm的磚淋漿100 g(300×300標(biāo)準(zhǔn)盤)。漿料要不斷攪拌,防止?jié){料沉淀。
3 結(jié)束語
(1)噴墨滲花拋光磚改變了原有拋光磚色彩單一的缺點,磚表面色澤豐富。
(2)面漿以及底漿的配方要采用高鋁、高鉀以及高白的原材料,保證配方的溫度以及白度。
參考文獻
[1] 劉康時. 陶瓷工藝原理[M]. 華南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 1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