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濂
在這個擁有諸多森林和湖泊的純凈國度,普通人具備的自然素養(yǎng)是驚人的。這來源于他們一直以來所接受的自然教育——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校外機構,它們都在培養(yǎng)公民對自然的熱忱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生物老師帕吉·萬塔帶學生們在校外的森林里做自然觀察?;
克莉斯蒂·卡里歐(Kirsti Kallio)女士用口哨吹出莫扎特長笛協奏曲輕快的旋律,和她到處蹦蹦跳跳的愛犬凱夫走在前面。60多歲的年齡,可她在這片枝杈橫斜、到處磕磕絆絆的林地里依然健步如飛。她火紅色的沖鋒衣在視野里時隱時現,我們只能根據克莉斯蒂的口哨聲來判斷跟隨的方向?!耙钦脧哪感芎托茚讨g穿過,可就不好玩啦。它會以為你要傷害它的孩子,把你置于死地?!彼钥谏诼曔€有一個功能,就是告訴那些野生動物們有人要過來了。
克莉斯蒂·卡里歐和她的愛犬凱夫
8月底剛到芬蘭不久,當地一位中國朋友聽說我們對“體驗芬蘭自然”感興趣,便推薦我們進行一次采集蘑菇和漿果的森林之旅。經過一個夏天充足的日照和雨水,漿果迎來了它們的成熟季,而蘑菇也到了品種最為多樣的時候。針對外來旅者,當地有些付費的主題游團隊可以參加,比如“感受自然”(Feel the Nature)組織的采集活動。但對于這項每年秋天全家大小都會一齊出動的“例行工作”,不如跟隨一位本地芬蘭人走進森林。于是朋友介紹了當初幫助她適應芬蘭生活的克莉斯蒂女士,她退休之前是坦佩雷應用科技大學的芬蘭語教師?!耙话愕姆姨m人都具備關于自然的素養(yǎng),你從克莉斯蒂身上就能體會得到?!?/p>
克莉斯蒂住在一個叫作倫派萊的小鎮(zhèn)上,距離芬蘭第三大城市坦佩雷(Tampere)有20多公里。她本來是首都赫爾辛基人,追隨在坦佩雷工作的丈夫,移居至此。40多年前她在報紙上瀏覽房產信息,一下子就被倫派萊正在出售的這處老房子吸引住了。它的位置絕佳——前面有湖和小樹林,旁邊還有一個要燒木柴的傳統(tǒng)桑拿屋。雖然剛搬進來時房子的地板吱嘎亂響,天花板也搖搖欲墜,但這些都不影響她將房子修葺一新的熱情。她邀請畫家朋友一起來粉刷和布置房間:櫥柜是湖藍和果綠的搭配,窗框是姜黃色,橘紅的沙發(fā)上搭著彩色條紋的棉麻織物。餐廳里用的是一種花卉圖案的壁紙,墻壁上掛了家里貓咪的畫像??死蛩沟賹Ξ斍氨睔W設計中那種黑白灰為基調的“性冷淡”風反感透頂,“他們還嫌這里漫長的冬季不夠無聊嗎?那時候周圍樹林黑壓壓的,大地被白茫茫積雪覆蓋,周遭一片死寂。我希望永遠都待在夏秋的色彩當中”。
秋天是芬蘭采集漿果和野蘑菇的季節(jié),芬蘭人一般都懂得基本的食用種類
克莉斯蒂家的書架上有不少關于自然的讀物。她訂閱每期《芬蘭的自然》雜志,最近正在翻閱一本名叫《古老的芬蘭森林》的攝影畫冊。“里面的森林影像,都是伐木業(yè)入侵之前的樣子,現在已經消失不見?!彼锵У卣f。她家還有不少自然收集物:玻璃瓶子里裝著干燥了的苔蘚,盤子里堆著松果,洗手池旁有一些圓頭圓腦的鵝卵石塊,被她用筆畫上了刺猬、狐貍、松鼠和貓頭鷹等各種動物形象。這些都是她每天早晨和下午各一次去森林散步中帶回來的玩意兒。家門口的林子太小,她更喜歡驅車十幾分鐘到旁邊的大森林去,甚至連冬天零下十幾攝氏度的日子也不例外。她那時會給凱夫穿上一套足有6公斤重的“衣服”。
我們這天便是去到她日常散步的森林里,只不過走了一條“較少人走的路”?!白蛱焓侵芰?,這片林子已經被很多家庭‘掃蕩過一遍了,所以不能走常規(guī)路線?!笨死蛩沟僬f。她叮囑我們要深入森林,再開始采蘑菇,因為蘑菇是一種容易吸收重金屬污染的植物?!败囕v不多的道路要離開25米左右,車多的道路起碼要50米?!辈贿^走進林子里,我們很快為美景陶醉,而忘記了此行的真正目的。陽光透過高大的云杉與松樹的枝杈打在濃綠與淺綠交疊的灌木叢上,熟透了的越橘(Lingonberry)如紅寶石一般熠熠發(fā)光,綠草和苔蘚一起織成了厚厚的軟毯,踩上去會有一種歡喜,不由想起宮崎駿動畫片里龍貓那毛茸茸的、還在呼吸起伏著的肚皮。
為了有個接近自然的居住環(huán)境,工程師馬蒂·基維馬基全家搬到了坦佩雷近郊的鎮(zhèn)上
克莉斯蒂首先發(fā)現了雞油菌(Chanterelle),這是一種像綻開的喇叭花一樣的菌類。找到它實在需要眼力,因為它金黃的顏色和白樺樹的落葉沒有區(qū)別,起初只是看見一兩株,定睛仔細辨認才發(fā)現那塊巖石后面的陰涼處原來是雞油菌的“天堂”。好運接踵而來。接下來我們又相繼看到了兩株巨大的黑牛肝菌(Boletus Pinophilus),它們有著厚實的菌蓋,菌蓋下面發(fā)青色,有海綿一樣細小的孔洞??死蛩沟俳涛覀冇眯〉恶R上將泥土清理干凈,然后分門別類放進通風的口袋里。“這樣把一些樣子相像但不能完全確定的蘑菇單獨隔開,回去好對照手冊鑒定?!笨死蛩沟俳涛覀儽嬲J幾種紅菇(Russula)?!罢訚杉t菇(Russula Paludosa)和褪色紅菇(Russula Decolorans)都可以食用,另外一種黃孢紅菇(Russula Xerampelina)我覺得是最好吃的??墒怯卸镜膰I吐紅菇(Russula Emetica)和它們就容易混淆,我都建議初學者不要采那些幼小的蘑菇,這樣成熟的蘑菇個體之間才好比較?!毕啾戎?,黑色的角杯菌(Horn of Plenty)辨識度就高多了,讓人過目不忘。endprint
1.熟透的越橘好像紅寶石一般閃光?;2.掛滿紅果子的花楸樹?;3.樹莓搭配冰激淋,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克莉斯蒂提醒我們小心不要踩到“鹿蕊”(Cladonia Rangiferina),一種枝狀分布的灰白色地衣,它是馴鹿的主要食物。馴鹿在暖和的季節(jié)可以有青草、灌木和蘑菇這些食物來源,而在冬天,幾乎只能依靠從雪里挖出“鹿蕊”來補充能量?!奥谷铩钡纳L速度極慢,每年只會長3到5毫米,破壞之后起碼要30年才能夠恢復,難怪如此珍貴。路過一些倒在小徑中間已經死掉的枯樹時,克莉斯蒂一面讓我們留神不要絆倒,一面又講解起這些樹木不能挪走的原因:“它們都有利于生態(tài)平衡和生物多樣性。有許多昆蟲是吃這些死樹的,昆蟲又是其他動物的食物;死樹上的孔洞可以為一些小型哺乳動物提供棲息的地方。樹木徹底腐爛之后會為土地提供養(yǎng)料,你往往會發(fā)現在那片地方有苔蘚、地衣和菌類交織長在一起?!?p>
馬蒂仍保持著自己動手準備取暖燃料的習慣,也會讓兒子參與勞動
我很好奇克莉斯蒂的自然知識從何而來,她回憶起她小時候的成長。童年的她喜歡在赫爾辛基的海邊,以及在后來被建筑師順自然之勢雕琢而建的巖石教堂(當時就是一片巖石堆)玩耍。生物課是她最喜歡的課程,她經常按照生物老師的建議,春天的清晨起個大早去林子里觀鳥。她對蘑菇的了解最早是她祖父母教給她的。不過,克莉斯蒂強調她的經歷和一般的芬蘭人也沒有太大區(qū)別。“就拿辨別蘑菇來說吧,有很多途徑都可以學習到。每年蘑菇季到來,菜市場里都會有工作人員幫助你分辨拿不準的蘑菇,還有一些菌類社團也會義務組織采摘活動。”別看克莉斯蒂現在的家好像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yōu)勢,但是她告訴我,在森林覆蓋率高達71.6%的芬蘭(中國森林覆蓋率為21.63%),居民區(qū)與漿果或蘑菇采摘區(qū)之間的平均距離僅為4公里。
有一瞬間我懷疑克莉斯蒂已經在樹林里迷失了方向,不由問她是否還能找到來時的路?!拔业故窍朐谏掷锩月纺?,不過從來沒有成功過?!彼ζ饋?。后來我看到了一本叫《外國人在芬蘭的生存指南》的書,才明白這個問題純屬外國人的思維?!胺姨m每平方公里只有16個人,這意味著芬蘭人被‘熊可能會吃了你的荒野所包裹。嘗試在林子里搞丟自己,就好比是一項娛樂活動。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在林子里迷路了,但是營救人員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正在不慌不忙地采摘蘑菇和漿果。森林對于芬蘭人來說,就像是家一樣?!边@本書給外國人在芬蘭森林漫游的建議是:一張地圖,一個蓄滿電的手機,或者不如緊緊握住芬蘭朋友的手吧!
在這次森林之旅之后,我心中還有疑問:這種和自然的親密關系會不會僅存在于老一代芬蘭人當中?今天的芬蘭孩子對自然會隔膜么?身為家長,他們是如何把自己對自然的理解傳遞給孩子的?
我的疑問也許來自幾年前看的一本書,美國“兒童與自然網”主席理查德·洛夫所寫的著作《林間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癥兒童》。開篇即是自己和10歲兒子的對話。兒子問,為什么你小時候比我現在有趣得多?理查德·洛夫意識到他在溪流中釣小龍蝦的孩提時代已經和兒子被電腦游戲、即時通信占據的童年截然不同。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他那時候對自然的理解完全來源于經驗,但兒子這代,理解和體驗完全是割裂開的。比如孩子們數得出酸雨、臭氧空洞、氣候變暖等環(huán)境威脅,講得出亞馬孫熱帶雨林有哪些奇異的物種,但“卻無法說出,上一次他們在荒僻的林間探索,或者躺在田野上聽風吹的聲音,看云朵飄過是什么時候”。
從哈勒蒂亞自然中心的平臺可暸望努克西亞國家公園的湖光山色
于是我去拜訪了工程師馬蒂·基維馬基(Matti Kivimaki)全家,聽說他在孩子的自然教育方面有些心得。某種程度上講,馬蒂在2003年選擇將全家從坦佩雷市區(qū)搬到10公里開外的皮爾卡拉(Pirkkala)鎮(zhèn),就是考慮到讓孩子有一個接近自然的成長環(huán)境?!盁o論北歐城市貫穿了怎樣‘綠色城市的規(guī)劃理念,城中的綠地都是有限的?!彼麑ξ抑v。另外就是,馬蒂想能有一所大房子和花園,讓孩子們有足夠的空間成長和玩耍。他和從事教師工作的妻子一共有四個孩子:老大阿列克謝18歲,老二薩坦17歲,三女兒勞拉14歲,最小的琳娜12歲。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齡,馬蒂曾經征求過他們的意見要不要搬回市里,因為最近的小學和初中要5公里,兩個兒子上的高中則距家20公里。但最后大家舍不得這里的環(huán)境還是放棄了。
瓦咯拉體育學院里面的冒險公園
馬蒂家并沒有克莉斯蒂家那種臨湖的優(yōu)勢,但是面對著一片10公頃的杉樹林。更關鍵的是,他懂得如何把自然帶到家中。他的后花園里分為蔬菜、果樹和漿果幾個區(qū)域,蔬菜有番茄和馬鈴薯兩種。“特地種了馬鈴薯這種根莖類的主食作物。這樣要吃飽肚子,須得經歷收獲時十指沾滿泥土的過程,對土地的情感就會慢慢建立?!睗{果類別更多,從6月份就可以采摘,一直持續(xù)到10月份,大家每天都有點事情在園子里忙碌。“野草莓是從林子里移過來的,最早成熟,孩子們喜歡找來細長的葉片把它們穿成串兒;藍莓7月份就陸續(xù)冒出來了,家里的餐桌上每天都有藍莓果醬、藍莓派和藍莓布丁,女孩們樂于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新穎的藍莓食譜?!瘪R蒂和妻子前幾年嘗試雜交極地莓(Arctic Berry)和樹莓(Raspberry)兩種外表相似的漿果,“極地莓的香氣和甜度都要更勝一籌。一開始雜交方法不成功,但問題解決后大家都很開心,從此就能享用無窮無盡香甜可口的‘極地樹莓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