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菲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轉(zhuǎn)型。本文以框架語義學為理念設計一個基于B/S架構的商務信函在線寫作平臺,使用戶能在模擬商務寫作環(huán)境中達到“一站式”寫作體驗。在線平臺設計針對如下三個問題:1)能否盡可能真實地模擬商務信函寫作;2)能否有效編排資源指導學生寫作;3)能否收集寫作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教學研究。設計結果顯示,該在線平臺除了學習、寫作、批改等主要功能外,還可實現(xiàn):1)在寫作前身份定位,寫作中自由和同伴、老師進行線上互動;2)教學資源按認知框架編排,并有效運用到寫作教學中;3)對寫作數(shù)據(jù)進行后臺實錄、儲存,并用于后續(xù)教學和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商務英語寫作;在線平臺;框架
【中圖分類號】H03
1 引言
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寫作教學已不再新鮮。多種機輔英語寫作系統(tǒng)的落實和構想有效提高了商務英語的教學效率,為商務英語的應用研究指引方向。但正如Baomin Qi et al(2009)所指出,有效的教學法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核心。本文重點是設計一種商務英語在線寫作平臺,融于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大化地模擬學生的寫作體驗,全方位服務學生,為學生“搭架子”(scaffolding),使學生在自主整合資源和與他人的互動中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
2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英語寫作中的應用
隨著E-learning的興起,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相關專業(yè)軟件或網(wǎng)站也蓬勃發(fā)展。大到大型教育管理平臺(如WebCT,Moodle,Mooc等),小到實現(xiàn)專門領域的軟件或網(wǎng)站,運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教學輔助和課程融合已經(jīng)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和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多項研究表明,計算機輔助教學對語言學習有積極促進作用(劉紅梅,2004;吳松江、鄭新民,2006;吳東明、楊丹楓,2009;趙翊君、楊躍,2013)。本文在CNKI、萬方等數(shù)據(jù)庫以及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通過對“商務英語”、“信函寫作”、“寫作軟件”、“寫作系統(tǒng)”等相關詞匯進行檢索和人工篩選,分別就類型、功能、特點和局限等方面將構想或已實現(xiàn)的和本研究相關度較高的軟件和網(wǎng)站(共8個)情況梳理如下:
面向用戶:谷歌商店的應用Business Letter Professional,佘穎、余鑫等(2008)、丁麗軍、佘穎(2010)和吳瑱陽(2008)等四個軟件面向單個用戶。而Dan Wang,Wenhao Li(2009),陳偉建(2009),王立非、黃湘琪(2011)等人的在線平臺則面向?qū)W生用戶群和教師用戶群,但陳(2009)的在線系統(tǒng)中,學生用戶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則無法實現(xiàn)實時交流,學生只在考試后得到教師的評估報告,而王、黃(2011)所開發(fā)的實訓中心和課程群只面向?qū)ν饨?jīng)貿(mào)大學的師生開放。田珍、游智、李戰(zhàn)懷(2006)則明確地面向?qū)W生、教師和管理人員。
功能:學習訓練功能:除谷歌商店的應用Business Letter Professional只提供模板外,所列出的軟件和網(wǎng)站都涉及到學習功能,這也說明,谷歌的應用更加傾向于高水平學習者或?qū)I(yè)人士。
交流功能:在面向?qū)W生群體和教師群體的基礎上,交流功能才能實現(xiàn)。Wang & Li(2009)的交流功能通過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實現(xiàn)教師對學生常見問題的反饋。王立非等(2011)的系統(tǒng)則可以實現(xiàn)“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在線答疑和互通”,可以實現(xiàn)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
評估測試功能:三個面向師生的平臺都有學生考試、教師評估的功能。
特點:結合教學理念,具有針對性:佘穎等(2008)、丁麗軍等(2010)、Wang&Li(2009),吳瑱陽(2008)明確提到了教學法的貫穿和使用。前兩人的設計思路以詞塊為中心,Wang&Li則是在課程學習任務設計中滲透了3P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任務均以真實發(fā)生的情景為主);吳也明確指出設計中貫穿情景教學法。
使用語料庫,資源來源更貼近實際:丁麗軍等(2010)使用ASP技術和ACCESSS數(shù)據(jù)庫把外貿(mào)函電的“詞塊”建成一個語料庫用于軟件設計。王立非等(2011)的實訓中心和課程群中,重點建設了由10個子庫組成的總?cè)萘繛?000萬詞的語料庫,涵蓋了商務英語的主要類型,實現(xiàn)了以語料庫為驅(qū)動的英語寫作教學平臺。
收集寫作數(shù)據(jù),用于進一步教學研究:王立非等(2011)的系統(tǒng)中,教師可以 “運用學生的語料開展寫作實證研究”,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又可以更好地利用學生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文本作為新的研究材料,分析學生文本的特點用于后續(xù)教學,”取自學生,用于學生”的理念使系統(tǒng)價值大大提高。
結合前人所設計優(yōu)點,本平臺試圖回答:1)能否從用戶的多重身份出發(fā),使其在接近真實的郵箱系統(tǒng)中“一站式”學習商務英語寫作知識,實現(xiàn)“學中用,用中學”?2)能否以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作為依托編排資源來指導學生寫作?3)能否將用戶寫作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用于其他更多的研究?
3 框架思想在本研究中的應用
簡單說來,框架語義學是認知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鑒于語言和經(jīng)驗聯(lián)系基礎之上的理論??蚣苷Z義學中的框架本身“并不作為一種實體存在”(李福印,2008),當需要理解語言中詞匯的意義時,和理解相關的概念體系便是潛在的框架。而“框架”,作為框架語義學的核心概念,其嬗變過程體現(xiàn)了框架語義學的發(fā)展(參見陳中平,白解紅,2012)。近年來,在詞匯(錢德明,周慶芳,2005;劉立勝,2009;汪立榮,2011)、翻譯(汪立榮,2005;鄧靜,2010)、寫作(王宏飛,2008;朱曉莉,2012)和閱讀(朱述輝,2008;蘇曉軍,王怡,2014)方面,框架語義學對國內(nèi)二語習得和教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但正如郜麗娜,高鴻雁(2014)所言,相對而言,框架語義學指導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研究比較多見,閱讀教學方面次之,而寫作、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極少。endprint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框架語義學作為一種理念用于教學方面,暫時還沒有上升到具有獨立體系的教學法理論層面。在許多詞匯教學研究中,框架的運用更多地像是按照框架重組語言資源尤其是詞匯呈現(xiàn),更傾向于“教師以框架呈現(xiàn)詞匯,學生以框架打包記憶”,通過“前測——教學——后測——補測保留程度”的研究模式來證實框架語義學在詞匯教學的有效性,而對框架語義中的“語義”理解以及該理解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出自于新的教學并沒有具體涉及。而本研究中遇到的挑戰(zhàn)之一,是如何將框架語義學有效地運用到資源地編排上,而非單純地“打包呈現(xiàn)”,為此,本平臺試圖將框架語義思想從整體到具體融合至整個寫作事件,具體如下:
整體符合交流框架,轉(zhuǎn)變傳統(tǒng)學生視角。從整體來看,信函寫作這一事件符合交流框架,核心框架元素為COMMUNICATOR(SPEAKER/WRITER), CONTENT, MEDIUM,MESSAGE。以利用本平臺角色A向角色B發(fā)邀請函為例,寫作者是A,內(nèi)容是所發(fā)信函的全部信息,而媒體是通過郵寄或者電子郵件,信息則是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邀請。在每一個框架元素的背后,是關于該元素的各種具體知識。而平臺以服務寫信用戶為宗旨,以最大化模擬真實信函寫作狀態(tài)為追求,從用戶的角色定位出發(fā),到用戶完成發(fā)送郵件的過程中,盡可能考慮期間語言和認知兩方面,在站內(nèi)提供的知識資源和交流平臺輔助下,完善用戶的“一站式”體驗。
知識資源按框架編排,用戶訓練用框架引導。利用本平臺寫作的過程中,寫信者會得到從詞匯、句子、段落、篇章等語言資源和文化、禮儀等認知資源的提示。這些資源本身是按照框架來編寫儲存的,用戶可以通過檢索關鍵詞得到相關詞匯知識。比如用戶只需要在搜索框中輸入“thank” 或者“感謝”,在詞匯輔助功能開啟的狀態(tài)下,系統(tǒng)會給出和感謝相關的詞匯如to thank, to be (feel) thankful; to be (feel) grateful; to express ones gratitude 等和thank 相近或同根的詞匯。在句子輔助功能開啟時會出現(xiàn)核心詞匯所在的句子,如:First of all, I must say how grateful we are to you for your warm reception during our visit to your country in December, 2005.在段落輔助功能開啟時會出現(xiàn)核心句子所在的相關段落。如果主題詞本身是一個函的類型(如邀請),篇章提示開啟后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一篇標記好可替換部分的全文模板。
用戶在寫作過程中,有時會不滿足于直白的提示而需要更多詳細的講解和系統(tǒng)的鞏固訓練,為此平臺會設置一個學習按鈕,包含學習和訓練,以供用戶寫作中隨時進入學習或訓練模式。其中學習資源會根據(jù)特定的主題編排,內(nèi)容上會涉及簡介本主題功能,詳細詞匯講解,詳細模板解讀,中英文化差異等方面,形式上會涉及音頻、視頻、多媒體課件等。而訓練內(nèi)容,則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進行編排。如詞匯訓練上,設置符合框架語義學的練習題,如:
請選出和劃線單詞所處情景最接近的選項:1)Im often charged 18% interest per month on my outstanding balance.(bank/ scenic sport/ hobby)2)Im often charged 18% interest per month on my outstanding balance. (money left/ body shape in fit /tool to measure weight)。其中第一題考察的是框架元素和框架之間的關系,第二題考察同一個詞在不同框架中的意義。
寫作過程框架變動,用戶數(shù)據(jù)后臺記錄。與王立非等(2011)無機輔、半機輔和全機輔三種輔助寫作模式類似,用戶在本平臺的使用中也有三種模式:自主模式,提示模式和模板模式。自主模式模擬的是寫作者在無需幫助的情況下完全獨立寫作的情形。提示模式則是根據(jù)用戶需要,系統(tǒng)呈現(xiàn)上述按照框架知識體系編排的語言資源。模板模式則類似谷歌商務英語寶盒功能,在頁面左側(cè)提供模板,右側(cè)的編輯狀態(tài)可以根據(jù)需要復制相關內(nèi)容,但系統(tǒng)后臺會記錄下這一復制行為和復制的相關模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手動切換三種模式,三種模式的切換不會導致用戶數(shù)據(jù)丟失。一種模式下產(chǎn)生的文本會被后臺保存,并立即用于第二種模式中。用戶在使用三種模式期間,用于知識拓展的學習按鈕和的咨詢/反饋的交流按鈕會一直開放,同樣,用戶在使用這兩種功能按鈕的數(shù)據(jù)也會被后臺保存下來。
實際上,這幾種模式和模式之間的切換,反應的是用戶關于某幾個框架元素之間知識儲備和語言技能的變動過程。通過后臺保存用戶的模式切換和功能選擇時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和文本,我們可以得到每個用戶在當下寫作中不同認知(子)框架停留的時間和產(chǎn)生的文本。用戶所有的行為、耗時和文本會被記錄下來,用于描寫用戶對于寫作中出現(xiàn)的子框架知識的動態(tài)變化。這一設想旨在提高系統(tǒng)利用率,同時也希望為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用于網(wǎng)絡輔助下的二語習得數(shù)據(jù)收集提供一種可能性。
另外,用戶寫作過程中,系統(tǒng)會有一個大綱目錄樹的功能。在該功能下,用戶可以添加樹狀層級結構并命名,同時編輯界面也會出現(xiàn)層級結構的獨立編輯框。每個編輯框旁邊有和目錄樹中層級結構內(nèi)相同文字的標簽用于提示。用戶在編輯狀態(tài)下也可以添加新的編輯框并自定義名稱,并和目錄樹同步。該功能在自主模式下使用時和提示模式下稍有不同。提示模式下,目錄樹中可能出現(xiàn)的子框架是給定的。
所有模式在編輯時,都是以一個或多個獨立編輯框呈現(xiàn)。用戶最后可以根據(jù)需要上下拖動編輯框調(diào)整段落順序,或者保存改編輯框的標簽至用戶個人的個性化語料中,下次寫作時可以根據(jù)用戶的標簽主題詞檢索到該自定義的個性化段落或者篇章迭代使用。該設計有兩個目的:1 記錄下寫作進行過程中,用戶的子框架變動;2 用戶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框架體系用于下一次的調(diào)用。endprint
4 本平臺的特色和功能
如圖1所示,本平臺涉及到的用戶群除管理員外大致分兩類:參與該用戶的包括兩大主要群體,非專業(yè)用戶和專業(yè),前者主要是缺乏專業(yè)知識處于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者,后者主要是從事商務英語教學的教師以及其他已經(jīng)從事商務英語領域的工作者。前一類以學生為主體的用戶為平臺主要面向的目標,而后一類則是為前一類用戶服務的專業(yè)化團隊。管理員則可以直接得到寫信人的后臺相關數(shù)據(jù)和實時文本,如果除管理員外的用戶需要使用數(shù)據(jù)和實時文本,必須和管理員聯(lián)系。
寫作前角色定位功能:該平臺的用戶們需要在注冊后建立一個到多個角色檔案,每個角色將會以“名片(包括姓名、職務、公司、聯(lián)系方式、公司簡介等)+需求描述”的形式被儲存到虛擬人脈市場。用戶在管理自己角色的同時,寫信前可以根據(jù)需求來搜索、選擇相應的角色收信角色,在“遞名片”后進行信函寫作。
需要注意的是,寫信過程中或者寫信結束后,信函寫作者可能會咨詢同伴以得到同伴反饋,或是咨詢專業(yè)人士得到專業(yè)反饋。為了滿足這一真實環(huán)境下的需求,專業(yè)用戶必須在多個多色中建立至少一個真實身份的名片(該類名片會有特定的標識也會集中管理)以幫助主要用戶。
寫作功能:在選擇好寫信角色和收信角色后,就進入了寫作功能界面。該界面是本系統(tǒng)的核心界面,主要分左右兩部分。左邊為模式選擇板塊(選擇后相關層次的語言提示功能會開放或者關閉),右邊為信函編輯板塊(該板塊嵌入編輯時所需要的相關工具條)。在寫作結束后,信件會在站內(nèi)發(fā)送至收信角色的ID以供其查收。
學習、交流功能:前文提到,該平臺會設置兩個隨時都可以進入的按鈕:學習按鈕和交流按鈕。前者會將寫信人引導至多媒體形式的學習和訓練平臺;后者是一個類似于阿里旺旺的聊天界面,該功能會根據(jù)寫信人對得到反饋/咨詢對象的要求,分為“同伴聊”和“專業(yè)聊”兩類,并可以在聊天結束后進行評分。專業(yè)聊中,用戶可以選擇將寫好的郵件發(fā)送給對方,可以得到一份量表式的語言評估報告(報告中包含機評報告和人評報告),也可以得到即時或者稍后的咨詢回復。
聯(lián)系人功能:可以根據(jù)需要將其他角色添加至聯(lián)系人中。其中,和聯(lián)系人發(fā)送郵件的總數(shù)量和一定時間內(nèi)的郵件數(shù)量將作為親密度的衡量標準。親密程度會影響通信人之間的語氣變化,因此特定標記出來作為提示。
檢索查詢功能:該功能如3.3所說,可以通過檢索關鍵詞定位到該框架元素涉及的單詞、句子、段落等。平臺還會為用戶提供一個通用英漢漢英詞典。
其他功能:前文3.3中已經(jīng)簡介了框架概念引導下、三種模式的編輯功能,包括目錄樹功能,可以更好的輔助用戶形成整體框架。另外,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自建新的提示資源庫,在后續(xù)使用中會被調(diào)用。
5 結語
正如王立非等(2011)在文中指出的一樣,但國內(nèi)專門針對英語寫作與計算機技術整合的研究和軟件開發(fā)相比之下還比較薄弱,在設計、教學理念、使用對象范圍、和科研結合等方面的局限,使得計算機輔助寫作教學系統(tǒng)更的優(yōu)勢沒有充分實現(xiàn)。本文在分析了幾個系統(tǒng)的設計后,取長補短,旨在設計一個為商務英語寫作者服務的一站式在線平臺,從優(yōu)化用戶體驗角度出發(fā),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能自主選擇輔助模式,最大化地感受真實商務寫作事件,得到同伴反饋和專業(yè)反饋,隨時進入學習和訓練模式得到按多模態(tài)的學習資源。除此之外,系統(tǒng)后臺對于用戶行為的監(jiān)控和記錄數(shù)據(jù),以及用戶產(chǎn)生的文本,皆可用于教學研究,如描述認知框架的動態(tài)變化,對用戶產(chǎn)生的文本進行分析,比較不同用戶在同一框架下的行為差異,框架語義思想對學生寫作提高與否的實證研究等。同時,用框架語義的思想對教學資源的編排,專業(yè)用戶群的來源以及后臺監(jiān)控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管理(能否使用云儲存技術)等,也成為本平臺研發(fā)過程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 Qi B, Liu L, Wang C. E-learning tool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IJMECS), 2009, 1(1).
[2] You L, Liu K. Building Chinese framenet database[C],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5. IEEE NLP-KE'05. Proceedings of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05: 301-306.
[3] Wang D, Li W. Investigation on Building a Simulated Skill Training Platform for the E-commerce Students and Teache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IJMECS), 2009, 1(1).
[4] 陳偉建. 外貿(mào)函電在線寫作系統(tǒng)CVC/VTOLWS應用研究[J]. 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03).
[5] 陳艷.框架語義學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 2012.
[6] 陳忠平, 白解紅.Fillmore框架語義學認知觀闡釋[J]. 當代外語研究,2012, (07).
[7] 鄧靜. 翻譯研究的框架語義學視角評析[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 (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