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從我的旅行經驗來看,充足可靠的充電設備應該算是中國目前最稀缺的公共設施了
在國內出差,經常遭遇航班晚點。晚點時間一長,最讓人焦急的事,就是手機沒電了,在機場找個充電的地方又相當困難,讓人難免心情不佳,容易引發(fā)沖突。
從我的旅行經驗來看,充足可靠的充電設備應該算是中國目前最稀缺的公共設施了。
在這方面,東京是個很好的比照。在東京的羽田和成田兩大機場,不但是候機處,連接機處的座椅周圍,都裝備了數量充足到幾乎足夠所有人同時使用的充電柱。在這些充電柱上,既可以通過USB端口充電,也可以直接插電源。有時候因為怕堵車,到達機場時間比較早,空閑等待的時間里,就可以把手機和電腦充滿電,足以應付接下來候機、下機、從機場到家的這個漫長過程。
如果有一個計算機場充電柱和座椅比率的“充電柱指數”,估計羽田機場的得分可能會是北京機場的數十倍。此外,我在北京機場經常遇到電源插座不穩(wěn)定、USB插頭已經毀壞等意外,卻從未在東京機場碰到過插座失靈的情況。兩相比較,東京無論是在充電柱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超北京。
我們常常談論日本服務的“細致”,這么一個小小的充電柱,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所謂細致,就在于盡心,當看到對方有需求時盡力滿足,讓人感到舒服。在飛機晚點的情況下,如果在機場還找不到能讓人放心充電的地方,就實在很難說服務提供方為乘客盡到了心。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沒有做。
其實,東京也并非從一開始就這么“細致”。
前兩年,在東京的不少咖啡館和餐廳,無線網絡還屬于稀有資源,偶爾碰上能免費上網的地方,還需要注冊登錄,不會日語的人,想無線上網就很困難。幾年前,我在一家咖啡館給找了一個插頭給手機充電,還被店長狠狠說了一通。有些咖啡館甚至在空閑的插座上插了一個未接電線的插頭,意思是“不可充電”。
不過數年時間,最近再去東京的咖啡館時,基本都已經安裝了成排的插座,專供客人充電。
關鍵的關鍵,在于意識到,盡心滿足他人的需求,其實是一種重要的競爭力。
希望北京能在更短的時間里,實現服務觀念和服務質量的雙重提升,變成一個讓人更加舒服的城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