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在路上:無盡的生命行走

        2017-09-27 19:26:05王曉夢
        南方文壇 2017年5期
        關鍵詞:小說

        王曉夢

        從文壇新人到“老舍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最為年輕的、唯一的“雙料”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一路走來,筆力漸深,并以《耶路撒冷》《王城如?!返茸髌窞闃酥荆砹?0后作家在當代文壇所達到的高度。他的作品“構(gòu)思精巧,內(nèi)容充實,文筆從容而沉靜,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底層人群命運的悲憫和思考”①,以最樸實的形式去探究那些復雜的時代表象下的生活本質(zhì),體現(xiàn)出這個時代文學少有的思想深度和力度。因而,當他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在中國各大主要期刊上,當他頻頻走上各種文學獎的頒獎禮臺之上,他的作品被眾多論者一致認為“標識出了一個人在青年時代可能達到的靈魂境界”②。

        那么這種靈魂境界是什么?除卻那種直達人物內(nèi)心深處的生命呈現(xiàn)和對人生的探尋所達到的高度之外,在我看來,應當是徐則臣的寫作所呈現(xiàn)出的那份異于其他70后作家們的直達靈魂深處的寫作本色,是他的寫作中所呈現(xiàn)出的與每個作品的主人公如影隨形般的心靈漂泊,那種潛行在每個作品主人公心底的始終在路上的生命行走狀態(tài)。

        在路上,是徐則臣小說創(chuàng)作中潛在的關鍵詞。他用他所獨具的才華揮筆寫下當下人們的生命行走狀態(tài),讓作品中的主人公成為漂泊在路上的人,為了他們的夢想,為了他們懸置于喧嘩年代的心靈,為了他們能在浮華時代中找到自我身份的合適定位。所以,無論是他的“京漂”系列小說,還是他的“花街”系列小說,從《跑步穿過中關村》《夜火車》《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到《小城市》《水邊書》,以及獲得“老舍文學獎”的《耶路撒冷》和最近的《王城如?!返鹊龋覀兌寄芸吹叫靹t臣小說所體現(xiàn)的生命永遠“在路上”的存在狀態(tài)。漂泊意識,也就成為他小說所蘊含的深切的當代文化內(nèi)涵和生命哲學形態(tài)。

        事實上,“漂泊”可以說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在我國社會發(fā)展歷史中,戰(zhàn)亂、災害以及對人生未來夢想的追尋和生存空間的選擇使得人們在生活中始終與輾轉(zhuǎn)流離為伴,而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體的作家們,由于心性中似乎先驗地存在著異于常人的對于人生的敏感,使得他們總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引起的社會價值變遷中時時感受著人生的無常,不論是古代知識分子為著“入世”的理想主動輾轉(zhuǎn)于仕途的宦海浮沉所引發(fā)的人在天涯的羈旅孤愁,還是現(xiàn)代以來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為著啟蒙、救亡而在中國大地上的行走,或是在戰(zhàn)爭年代的避難而流浪遷徙所引發(fā)的家國難在的惶惑不安,都表征著中國知識分子無盡的生命行走的人生存在狀態(tài)。而近三十年來,當社會發(fā)生了劇烈變化之后,當下的作家會感受到比之于前輩更為焦慮的心靈碎片感。所以,當下更年輕的一代作家們對于“漂泊”這一生命體驗也就有著更為深刻的體認。

        從作家自身來說,小說的創(chuàng)作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個人生活經(jīng)歷的再現(xiàn)。作家對于逝去的滄桑歲月的追憶,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拋開了理性分析與知性解讀的束縛,把昔日的場景呈現(xiàn)為當下的情感回憶,當這種情感回憶日積月累而沉淀,也就必然成為作家寫作表達的一種主動意識。我想這也是作家創(chuàng)作所體現(xiàn)出的一種雅正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品格,那是一種重回古典時代詩人心靈對生命的叩問。所以,當我們?nèi)徱曅靹t臣的創(chuàng)作時,自然會發(fā)現(xiàn),他的寫作中,那種漂泊情感也正是他自身一直行走在路上的回憶積淀。

        徐則臣坦誠地說過,他在小說中不斷地寫人物的出走、離開、漂泊,這與自己的性格和經(jīng)歷有關。他在江蘇東海的農(nóng)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和少年,大學畢業(yè)后在淮安任教兩年,之后重返北京讀書、工作,自此,他開始了身在異鄉(xiāng)的漂泊人生。如同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多數(shù)通過讀書離開故土走入城市并在城市定居的當代異鄉(xiāng)人一樣,離家、安定,再離家,重新安定;然后,一年年游走在故土與異鄉(xiāng)的路上,或許路的兩端都可以說是“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但已經(jīng)無法改變的“異鄉(xiāng)人”身份已經(jīng)讓這“此心安處”有了深深的不安定因素:在故土,因為離開得太久,每一次的回歸與離去,都會加深自己是故鄉(xiāng)的“異鄉(xiāng)人”的內(nèi)心痛楚;而在定居之處,作為身邊大眾視野中的“異鄉(xiāng)人”,心卻始終是走在異鄉(xiāng)而難以真正地安居。

        對徐則臣而言,當他遠離故鄉(xiāng)客居北京之后,他便開始了一個異鄉(xiāng)人的生命歷程。在北京這個國際大都會里,他和眾多京漂一族一樣行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又消失于這些大街小巷;不同的是,作為一個高學歷有固定工作的寫作者,他對于作為一個外鄉(xiāng)人被浮華的都市所湮沒的個體渺小感有著更為深入的感受,為著生存而展開的生命奔波就成了他心靈深處的生活底板;漂泊就成為他的寫作意識之根。所以他的很多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和創(chuàng)作思緒就是從這些“生活底板”中拓展出來的,于是便有了水汽氤氳的石碼頭,有了“京漂”們奔跑掙扎的生存圖景,有了“王城如?!睔w心難隱的悵惘,有了他對于“花街”這一心靈故鄉(xiāng)的永恒依戀。他曾在《夜火車》的前言里袒露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出走情結(jié),當現(xiàn)實中無法離開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他總是在筆下不可遏止地流露出對生命無盡行走在路上的渴望?!笆藲q時寫過一個小東西叫《出走》,二十歲時寫《走在路上》,二十三歲寫《沿鐵路向前走》,然后是《跑步穿過中關村》、《長途》,和現(xiàn)在這個《夜火車》”③徐則臣讓小說中的人物完成一次次地出走,成為漂泊在路上的人。他小說里的主人公們一次次行走構(gòu)成了他們生命和精神的成長過程,也透視著徐則臣對那些游走于都市、鄉(xiāng)村之上的漂泊者生存命運的真誠逼視和詩性觀照。

        徐則臣并不只是基于現(xiàn)實中所產(chǎn)生的生存焦慮和苦難而賦予他的主人公們不斷行走的人生姿態(tài),他同時更為深入地展現(xiàn)出這些主人公們復雜多變的生命圖景。他讓小說中的主人公代替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出走,這正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徐則臣的創(chuàng)作理念以及作品所飽含的時代意義。

        京漂,這個緣于上個世紀末的語詞顯然與這個語詞里所包含的人物自身的生命軌跡密切相關。大都市里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氤氳著日漸濃郁的媚惑氣息。甚至那些繁華的街道后面的幽暗胡同和小巷也都浸染在其中。浮華背后,卻是京漂者們穿行于擁擠人群中開始的人生奔波。他們深感現(xiàn)實困境之苦,似乎永遠與都市那濃釅的色彩隔著一道無法穿過的玻璃門。所以,無論是前小鎮(zhèn)中學教師邊紅旗(《啊,北京》)、前小縣城混混“姑父”(《偽證制造者》)、還是前縣城玻璃廠職工子午(《天上人間》)和敦煌(《跑步穿過中關村》),都經(jīng)歷了從夢想到現(xiàn)實,從溫暖到寒冷的人生落差。對于他們而言,滿懷希望和夢想前往北京,開始奔波于這個都市的大街小巷,他們內(nèi)心最初都會有一種溫暖的情感。然而,當他們被各種大蓋帽一次次追趕而如螞蟻般散入人群,他們終于明白,自始至終,他們是這個繁華時代的“他者”,無論他們?nèi)绾闻ο肴谌肫溟g,卻都會有一種被周圍世界所放逐的強烈感受。他們都是來自“小地方”的“小人物”,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他們是這個社會旁逸斜出的那一部分,歪歪扭扭的在一邊獨自生長。他們懷抱最樸素的理想主義和激情準備大干一場或是瞎混一番,態(tài)度誠懇認真,然而茫茫人海之中,他們就像從不被關注的小螞蟻,只能游走在繁華都市的陰影里,身處異鄉(xiāng)的漂泊感便從此如影隨形陪伴著他們苦澀的生活和心靈。

        《跑步穿過中關村》無疑是徐則臣“京漂”系列小說的代表作,這部小說深刻地演繹了京漂一族不無悲劇色彩卻又具有悲壯意味的生命奔波。

        小說的主人公敦煌原本是個販賣假證的,后來改行賣起了盜版碟。由于職業(yè)的需要,他每天都要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此他的生活就像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的沙塵暴一樣,將世界變得紛紛擾擾、頹敗不堪?!八驹诟咛帲吹窖矍暗桶木用駞^(qū)和街道一夜之間變成了單純的土黃色,如同冬天看見大雪覆蓋世界。但和那感覺完全不同,落了土的房子和街道看上去更像一片陳舊的廢墟,安寧,死氣沉沉?!边@是敦煌眼中的沙塵,于他來說,沙塵帶給他的是身心的雙重折磨,他心情壓抑,強化了他的漂泊之感,“北京的風是黑的,涼的;老家的風是淡的,暖的?!痹僬?,“閑人都被關在家里了,而買碟的大都是閑人,敦煌每天都外出,在避風的地方也賣不到幾張碟?!倍鼗偷纳钭匀灰簿娃讚?jù)了,無形之中讓這種漂泊感躍然紙上。在小說里,沙塵暴無疑被賦予了深度的象征,它象征著敦煌這樣的“京漂”們的灰色命運,也象征著社會的混亂無序,比如形形色色的人購買假證,為此不惜高價;許多人購買盜版的黃色碟,尋求刺激。他們要生存,就得滿足這些消費者的需求,為了賣一張碟從這里奔波到那里,從那里奔波到遠方,注定他們要永遠地漂泊“在路上”。

        小說有一個重要的詞:跑步?!按撕?,三公里之內(nèi)基本上都是跑步送碟,念書的時候他長跑不錯,多少年不動,開始跑還有點不適應,跑了幾次感覺就上來了,覺得運動的確是種樂趣。”這是敦煌的苦中取樂。但深層里,卻是徐則臣所安放的深刻內(nèi)涵的“跑步”。首先,在北京,中關村是個著名的交通擁擠的地方。法拉利遠不及一輛自行車在單位時間內(nèi)移動的距離大,所以,敦煌的“跑步”是他“穿過中關村”給顧客送貨上門的一種最為經(jīng)濟實在的選擇。其次,敦煌在“跑步”中其實穿插了諸多的無奈、擔心以及顧慮,由于職業(yè)性質(zhì)赫然擺在那里,他們要特別警覺那些穿著制服的人,因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所以,他們選擇了“跑”,以最快的速度閃出城管人員的視線,保全自己生存的安全,這“跑”中飽含了太多的艱辛與個體生存的悲壯。最后,誠如徐則臣所說,“跑步”是一件有激情才能完成的事,它表明了年輕人中某種美好品質(zhì)的稀缺程度。作為正當年的敦煌,令人感興趣的是他們身上的那種沒有被規(guī)馴和秩序化的蓬勃的生命力,那種逐漸被人們忽略乃至以往視為野性的東西。面對生活,他們可能有很多不太美好的表現(xiàn),但基本上保留了本色,在生命形態(tài)上,相對更及物一些。敦煌正是用“跑步”來激勵自己的人生,時刻提醒自己要永不止步,即使現(xiàn)在還是起步階段,還要承受諸多的艱辛,才能在北京扎下來,活下去,并且活出個人樣來。所以對于敦煌來說,跑步穿過中關村,也許可以讓他忽略掉眼前的繁華,多出幾分生存的勇氣。

        對于京漂一族來說,北京在他們的心目中早就成了理想的代名詞,北京早已成為一種符號深深地刻在他們的心中。雖然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底層,這些“京漂”們對北京卻甚少詛咒和怨言,即便是黯然離去,一如《我們在北京相遇》 中的“我”即將離開廝混打拼多年的北京時,心中的感受仍是“很多人混得已經(jīng)完全不像樣了,還放不下這個地方”,在“我”的眼里、心里,北京就是“高貴的、偉大的、繁華的”。徐則臣以詩意的感傷表現(xiàn)出京漂一族內(nèi)心的吶喊,以不妥協(xié)的奔波行走反抗著生命存在所遭遇的艱難,把現(xiàn)實困境中的漂泊作為個體生命成長的飛地。

        漂泊總是又蘊含著個體生命從身體存在的行走向著精神高蹈的生命軌跡。所以漂泊也就與個體向往自由的文化脈動相關聯(lián),與心靈“在路上”的精神體驗相關聯(lián)。如果說,在浮華的大都市里,敦煌、西夏等京漂是在市聲如潮中努力地在漂泊中完成身體的存在,那么,《夜火車》《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小城市》等作品則是向著自由遼闊的精神空間的行走。當市聲喧嘩淹沒了一切之后,主人公們期望的是浮出那一片片繁華,讓心靈深入潛隱的原野、叢林、山川,看看我們一直期盼的桃源凈土。

        《夜火車》首先會喚起我們?nèi)绱说慕?jīng)歷:一列火車穿過星光下的曠野,車窗外偶爾閃過的孤燈與曠野的暗夜常常召喚起我們走向遠方所有記憶。小說中陳木年的“出走”是對生活全貌的探求和對自由的追逐,也是一種讓人心潮澎湃的行走姿態(tài)。陳木年深愛著秦可,并因愛而敬畏著她的身體,他們之間飽含著無性的深情;而魏鳴則是委瑣齷齪的,他并不窮兇極惡,卻有著鮮明的世俗性。所以陳木年殺死了企圖強奸秦可的魏鳴,乘坐“夜火車”踏上了真正的逃亡之路,這最后的毀滅和出逃成為一種現(xiàn)實的出走,但同時更是一種象征:是無望的純潔和必然的世俗的一場悲壯較量,前者想要生存,就只能遠離世俗的污濁,去追尋永遠的凈土。

        相對而言,《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有一些散文的情感,故事也就如情感故事一樣透明單純。他因為和妻子鬧了矛盾,在外面淋了雨,又不愿回去而在外面的長凳上睡了一覺,受涼之后,咳嗽不止,一直到了和妻子離婚之后也沒有好。生性喜歡平靜的他因為無法和愛熱鬧愛折騰愛到處跑的妻子達成一致才最終分手,可是在妻子離開后,他卻開始了一個人常常走在途中的生活。她只是個隨遇而安的女子,結(jié)婚成家,守著丈夫和孩子,平淡的生活中卻也有著她對生活的滿足,只是因為丈夫受冤入獄,卻一次次奔波在探監(jiān)的路上,即使一次也無法與丈夫相見,卻也執(zhí)著于這樣的奔波。兩個本無任何瓜葛的人,相遇在奔走的火車上。一次邂逅讓一路無語的他和她終于在火車上這個狹小的空間里得以彼此訴說各自的心事。小說的蘊外之意,指向的卻是我們在都市安身卻無法安置心靈的哲思。小說借助于家庭這個穩(wěn)定的社會單元,向我們展示人與人之間無從獲得心靈理解的困境和彼此陌路的城市人際關系。城市以其現(xiàn)代化的喧嘩張揚著時代的昂首闊步,可是走在城市里,會有多少人無法安置自己漂泊的心呢?所以,在路上,也就表征了我們永遠尋找新的精神安放之處的焦慮。

        在《小城市》里,徐則臣則表達著異鄉(xiāng)與故鄉(xiāng)之間的漂泊心靈悵惘。小說主要圍繞著生活在北京的中國晚報副刊編輯彭澤回鄉(xiāng)之旅展開。大城市與小城市,成為互為行走的方向。小城市里的人們對于大城市心馳神往,無論是不怕尿憋也要送兒子去北大的司機,憧憬著浪漫著“北漂”生活的朱砂,還有現(xiàn)實持重的高康健,他們就像彭澤與老初人生道路的翻版。而對彭澤來說,離開大城市回歸故鄉(xiāng)是他內(nèi)心深藏的碧水藍天的夢想。《小城市》中的那年冬天,大雪阻擋了彭澤回家的路,年近九十的祖父在巷口等著還未回家的孫子,那一次一次的張望,那繁雜無章的腳印,那照遍巷口所有方向的燈光,在彭澤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的時候,內(nèi)心的彷徨與身心的漂泊是否像腳邊的雪絲絲融化?手電筒的燈光能否也照亮彭澤回家的路?而在小說之外,現(xiàn)實中我們的精神越來越深地迷失于世俗紅塵,我們的心靈是否真的也如彭澤回鄉(xiāng)的心情:來路是漂泊之途,歸去卻也路途迷茫;一方面離真我越來越遠,另一方面又渴望著回返,渴望在真我的精神世界與現(xiàn)實倫理秩序中安頓迷失的自己!

        但是,漂泊,不僅僅是生命痛感的書寫。我們超越城市生存困厄的聚焦,超越我們體驗到的現(xiàn)實強大的焦慮和囿于內(nèi)心的迷惘,那種心靈的漂泊也是青春成長的過程。那么,《水邊書》中,少年男女的生命行走,則構(gòu)成了漂泊里的生命成長圖景;《耶路撒冷》中,兒時玩伴在青年時代對身心歸宿的執(zhí)著追尋,則構(gòu)成了少年們隱秘的內(nèi)心孤獨在歷經(jīng)青春的漂泊之后重回家園的生命圖景;《王城如?!分杏嗨善滦凶咴陟F霾重重的京城里,卻又如何尋找重回心靈的故鄉(xiāng)道途?

        徐則臣在《水邊書》的扉頁上引用斯文特拉的話:“一個作家必須要為自己寫一本成長的書?!薄端厱肪褪且槐娟P乎成長的書,青春期的成長,將生命的魅力和疼痛以特別迅猛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對成長來說,最具吸引力的詞匯就是“遠方”,所以,徐則臣讓陳小多和鄭青藍都追尋著遠方而去,只是兩個人的不同在于,陳小多希望脫離凡俗人生走向遠方,卻最終回到了花街,鄭青藍希望在花街融入凡俗人生,卻不得不到遠方去。

        向著遠方行走,則是青春成長的確證。這種成長的確證也是對外部世界的自我理解與認同。因為年少輕狂,才有著“上路”的勇敢。也因為反叛,陳小多對成長的證明,就是去實現(xiàn)自己懷揣已久的俠客夢,他期望自己像武俠小說中的俠客一樣,閱盡江湖,嘗盡漂泊。這其實是陳小多內(nèi)心深處的一個潛在召喚:他感覺自己已經(jīng)長大,已經(jīng)有能力去實現(xiàn)這個為時已久的夢想,于是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遠方。遠方并不是生命的樂園,現(xiàn)實逼迫著主體內(nèi)向成長,去習慣與適應。他為此付出了很多的艱辛,也目睹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涌現(xiàn)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對與錯,不斷鞭打著少年的心靈,迫使他在迷茫、痛楚和頓悟中,一次次誠實地反觀自己和人生,將他一次次推向現(xiàn)實與夢想的高架橋上,讓他成為心靈“在路上”的漂泊者。

        但是,對于少女鄭青藍來說,青春的漂泊卻是寫滿了成長的生命痛楚。她身上透露著少女的端麗與野性,她和姑媽鄭欣如因為要遠離流言蜚語的惡意中傷,從遠方漂泊到“花街”。但是,波瀾不驚的生活并沒有維系多久,流言蜚語之中,她只能逃進另一種更簡單而粗鈍的生活狀態(tài)中去。漂泊,從此就成為少女一生的生命歸宿。鄭青藍可以在水上盡情享受來自大自然的心靈的撫慰,她可以在水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定位,即使以后的歲月都要在寂寞無聲中度過。小說的結(jié)尾,陳小多看到一個蹲在船上往河里撒尿的女人,他回頭看了一眼,忽然感覺到那就是鄭青藍,跳下車去追,卻沒能追上。少年心事里那些曾經(jīng)的行走遠方和生活的追尋就這樣溢滿了孤獨與傷痛,青春成長的軌跡里也就有了永遠的漂泊。

        顯然,這種溢滿了孤獨與傷痛的心靈漂泊,在《王城如海》的余松坡這里更是成為生命中無法治愈的傷痛。少年時代對于前途對于未來生活的功利追求,讓他一時狠心犯下了自己此后難以面對的錯誤,為了逃離這種心靈的罪感折磨,他遠走異鄉(xiāng),可是又難以在海外生活中尋找到內(nèi)心的寧靜與歸途。他終于從海外歸來,原以為“王城”可隱,但萬人如海,一心難歸。余松坡一次次穿行于王城的天橋、馬路上,除了無法面對的往事刻痕,還有此身漂泊故土難歸的隱隱痛楚。

        那么,對于心靈的漂泊者來說,何處是回歸的道途?耶路撒冷,也許是那種具有宗教般寧靜的心靈安放之處,是我們可以依賴的精神歸宿。然而,對于每一個異鄉(xiāng)人來說,在生命漂泊的盡頭,在一次次追問自己“鄉(xiāng)關何處”之后,難道我們真的需要一處宗教意義上的精神歸宿嗎?盡管,我們行走在現(xiàn)代化的都市里常常會安慰自己說,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可是此心的真正安處到底在哪里又有多少人能說得清呢?而當人生越走越遠,遠到需要用心回望用記憶回望才能看到已經(jīng)擦肩而去的青春背影時,依舊會發(fā)現(xiàn),故鄉(xiāng),才是自己身心真正的家園;故鄉(xiāng),才是真正此心安處。于是,鄉(xiāng)愁,就那樣無邊無際地把人的心籠罩了;于是,我們每一個游走在異鄉(xiāng)的漂泊者便有了此生再也走不出的鄉(xiāng)愁。所以,對于徐則臣而言,當他在《耶路撒冷》中展開了人在中途的青春歷程之后,初平陽和他的少年玩伴們天各一方的青春在歷經(jīng)身心漂泊而開始了回歸之途的追尋時,鄉(xiāng)愁便也無處不在召喚著他們的心靈,并以生命的本真存在狀態(tài)告訴他們,此心歸處只有故鄉(xiāng)花街。

        花街是初平陽走不出的鄉(xiāng)愁。推開他的房間的窗,運河的水汽彌漫進來,彌漫了他一生的時光。所以耶路撒冷就成為一個虛幻的名字,他無法到達,也永遠不會到達。但他不會因此而傷感。而花街,一次遠離就是一次永遠的告別,這個真實的名字,他也將永遠無法到達,因為它已經(jīng)成為他的故鄉(xiāng),他和它之間已經(jīng)因運河上彌漫的水汽彼此相隔,漸漸縹緲。同樣,對于楊杰,對于易長安,對于呂冬,他們也在彼此及各自的人生軌跡里看到這永遠無法抵達的故鄉(xiāng),深感面對這無邊的鄉(xiāng)愁時的無力感。

        徐則臣在《耶路撒冷》這部小說里極具耐心地敘寫著他的鄉(xiāng)愁與漂泊。童年的玩伴,少年的心事,青春的情愛,都在文字間有如水波漫延,一絲絲,一縷縷,都那么憂傷地在文字間浮起。漂泊與回歸之間,他的寂寂的心思便也清晰而細膩地浸染了無邊的憂傷。站在他的鄉(xiāng)愁里,我們也站在了他的漂泊里,站在了易長安、楊杰、呂冬的漂泊孤寂的心境里。那么,就如他筆下的福小,此心歸去,唯有故鄉(xiāng)。

        徐則臣就這樣在他的小說中展現(xiàn)著無盡的生命行走。在這些小說里,他用敏銳的觀察視角,沿著每一個在路上行走的足跡和生命歷程,緩慢拉開了一個70后作家對這個時代用心體驗的序幕。他以深刻的內(nèi)心漂泊狀態(tài)揭示出人和世界之間不斷變幻的關系,展現(xiàn)著漂泊人生中無法把握的命運,無力改變的社會現(xiàn)狀,以及人在天涯的種種難言痛楚。這些漂泊在路上的人,盡管他們文化背景形態(tài)各異、個人素養(yǎng)參差不齊,但是他們卻以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里漂泊前行的姿態(tài)和這個世界發(fā)生著深刻的聯(lián)系。那些生命中的刻骨銘心永遠停滯在他們的腦海,因為他們要忘記過去繼續(xù)成為“在路上”的人,在潮水退去的某個清晨或者黃昏,以沉默的方式追問生命的軌跡。

        “人的世界絕對不是現(xiàn)成給予的,而是永遠處于開放和生成之中的,人拒絕接受既定‘事實,他總是生活在‘遠方,生活在‘未在之鄉(xiāng),生活在‘未來的牽引之中。正是這種對理想世界的絕對指向性,變成了人類超拔自身的強大動力,引導人走上了不斷解放自身的歷程。沒有這種超越現(xiàn)存世界的對價值理想的追求精神,人類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喚?!雹苣敲?,走出徐則臣小說的生命漂泊,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會有一個永恒的遠方召喚著我們的未來?當人生在漂泊中漸漸滄桑,在歲月的潮水沖刷之下,那些粗糲的部分也漸漸平滑,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份深藏心底的記憶和情感,總會在不經(jīng)意之中,重現(xiàn)人生的沙灘。

        【注釋】

        ①傅小平:《好小說應該是多解的——訪青年作家徐則臣》,載《文學報》2006年6月22日。

        ②鄧姍姍:《論〈跑步穿過中關村〉——城市“邊緣人”的精神鏡像》,載《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版)》2011年第5期。

        ③ 徐則臣:《前言:悲觀、出走和理想主義》,見《夜火車》,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④ 劉濟良:《生命教育論》,17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jīng)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18 | 亚洲精品女同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久久久| 女人色熟女乱|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 午夜在线观看有码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乱码| 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 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网|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专线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日韩一区二区不卡av| 偷拍偷窥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亚洲 欧美 激情 小说 另类| 国产精品制服一区二区| 国产av一级片在线观看|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精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一区二区黄色素人黄色|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国产aⅴ丝袜旗袍无码麻豆| 国模91九色精品二三四|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精品香蕉99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ⅴ丝袜旗袍无码麻豆| av网站在线观看大全|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亚洲高潮喷水中文字幕|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