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門特派記者 王蘇寧
澳門第六屆立法會選舉17日落下帷幕,14位直選議員和12位間選議員各有所屬。參選組別及候選人數(shù)均突破歷屆紀錄,由于投票當天天氣良好,同時受近期“天鴿”臺風效應影響,選民投票意愿增高,當選門檻也隨之提高,從上屆的6565票上升到8347票。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澳門特區(qū)第六屆立法會議員總數(shù)為33人,其中直選14人、間選12人、行政長官委任7人;任期從2017年10月開始,為期4年。與回歸后的歷次直選一樣,爭取連任者勝算概率超過九成。本次13名現(xiàn)任議員爭取連任,11人成功當選,另有三張“新面孔”入局,包括屢敗屢戰(zhàn)、第三次參選終以新人姿態(tài)進入議會的“公民監(jiān)察”林玉鳳;刷新最年輕議員紀錄、26歲的“學社前進”蘇嘉豪,以及收復失地、重奪兩席的“同心”第二候選人梁孫旭。
屬于傳統(tǒng)愛國愛澳陣營的“同心”“群力”和“美好家園”這次共贏得4席。上屆由直選第二、第三候選人及間選入局的3位80后女將黃潔貞、宋碧琪、李靜儀,經(jīng)過4年立法會磨練、累積議政能力及社會名氣,這次選舉中各自獨挑大梁,取得亮眼成績。代表工聯(lián)總會的“同心”由上一屆間選議員、35歲的李靜儀領軍,從年過七旬退出本屆選舉的核心人物關翠杏手中成功接棒,以16694票的佳績成為“票后”,比當年“票后”關翠杏還多了4700多票,在當選門檻提高的情況下,帶領同組39歲的梁孫旭進入議會。上屆議會新丁、同為35歲的黃潔貞這次選舉中獨自領軍“美好家園”,也成功保住議席。32歲、上屆排第三候選人入席的宋碧琪,這次率領由“民聯(lián)”分拆而成、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民眾”參選,也成功奪得一席。
正如人們事先預料的那樣,澳門政治生態(tài)三大板塊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不過有所微調(diào)。表面上看選戰(zhàn)激烈,不過仔細觀察,其實還是板塊內(nèi)即票源相近的候選組別之爭:傳統(tǒng)愛國社團收復失地,重奪4席,比上屆多的一席,是從鄉(xiāng)族博彩板塊中“挪”過來的;而反對派板塊仍然是4席。有反對派自認為今年的選舉結果證明“做大了餅”,但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認為,雖然今年反對派看起來得票數(shù)增加,但整體上選民人數(shù)上升,反對派所占百分比其實并沒有增加,澳門建制派與反對派的比例仍維持在29∶4未變。
本地主流媒體《澳門日報》選后發(fā)表署名評論指出,反對派本屆選情嚴峻,但整體得票不減反增,反映民間要求監(jiān)管政府的聲音從未減退。首度當選的林玉鳳與首度參選、高票落選的林宇滔,成績亮眼。他們的共同點是中產(chǎn)、知識型,理性敢言。在固有基層、鄉(xiāng)族、財團、民主等派別包圍下,能夠嶄露頭角,為選舉帶來清流。45歲的林玉鳳是河北省政協(xié)委員、全國青聯(lián)常委。她當選后認為,“大家希望有一種新的力量、新的聲音、新的改變,并將此投射到自己的組別”。
澳門民眾包括選民最關心的還是民生議題。選后有媒體評論稱,重視民生、基層的簡單政綱得到不少選民支持,反映社會上出現(xiàn)“與其一直重視發(fā)展經(jīng)濟,不如先行改善民生”的心態(t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