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霞
【摘 要】雙株玉米密植的方式可以發(fā)揮大小壟間距的作用,而且可以全面提高田間管理的效率,充分利用土地等自然資源,從而有效降低玉米種植成本。
【關鍵詞】機械化;收獲玉米;雜交種
[Abstract] Double of corn plant density method can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size of ridge distance, and ca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eld management, make ful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land, 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corn.
[Key words]Mechanization; Harvest corn; hybrid
我國玉米總產量目前居于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然而我國目前玉米產量并沒有得到穩(wěn)定增長。這是由于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化肥的使用量也逐漸趨于飽和,玉米產量一直沒有太大突破。目前認為,如果要進一步提升玉米產量,只是改善玉米種植環(huán)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從玉米品質上進行改善才能收獲長久的產量增長效果。因此本研究就從培育玉米新品種入手,通過遺傳改良,進行玉米雜交組合鑒定,爭取培育出高產、穩(wěn)定??鼓嫘詮姷挠衩纂s交種。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玉米作為我國第一大農業(yè)作物,其產量遠超小麥及水稻產量,近幾年玉米產量的持續(xù)增長為我國糧食總產量的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當前再難以通過改良種植環(huán)境的情況下,分析如何繼續(xù)提高玉米的常量。即使我國玉米產量目前世界排名僅次于美國,但專家分析我國玉米產量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首先,我國由于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導致農業(yè)生產人口銳減,因此未來我國農業(yè)發(fā)展方向應當朝機械化程度發(fā)展;其次,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在諸多領域如遺傳改良上有了很大突破,因此可以通過改良玉米品種來提升玉米產量。眾所周知,玉米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由于其產量高、類型多、種植面積廣,還是飼料的主要來源,同時在工業(yè)發(fā)展上也占據(jù)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一旦能夠實現(xiàn)玉米生產機械化與玉米品種優(yōu)良化,將不僅僅繼續(xù)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還能夠減少農村農業(yè)發(fā)展壓力, 同時在機械化的高效率下,將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tài)效益。
2 群體改良及研究進展
玉米品種的群體改良是指人為的對玉米品種不斷進行優(yōu)良選擇,在選擇出更加優(yōu)秀的品種后,將這些優(yōu)株不斷混合進行基因重組,不斷提高玉米中優(yōu)秀基因和基因組合的頻率,最終得到符合條件的玉米雜交種。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保持玉米品種原有的優(yōu)良基因,同時可以通過多次雜交固定優(yōu)秀基因,同時改良有缺陷的基因。從基因的角度改良玉米,可謂是從根本入手,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玉米增產問題,不僅如此,群體改良也是人為增加遺傳多樣性的有效途徑,能夠帶來可觀的生態(tài)效益。種群改良是在上世紀40年代提出的,到我國直到70年代才開始起步,因此我國在種群改良研究是是要遠遠落后于世界頂尖水平的。就目前我國群體改良研究發(fā)展情況而言,影響研究進度的除了起步時間較晚,還有就是我國玉米種質資源狹窄,只有充足的資源才能保證基因重組的多樣性,而種質資源狹窄就意味著我國進行玉米群體改良是可選擇的改良方案就比較狹窄,最終研究出來的品種的品質就難以全面滿足種植需求。在我國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難,目前我國在玉米的抗藥性與適應性上群體改良效果顯著。但要滿足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雜交種的要求,這些依然不夠,因此我國在這方面依然要繼續(xù)努力。接下來我也將就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玉米雜交種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 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玉米雜交組合鑒定
3.1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玉米特征
首先,我們都知道,機械是無法收獲倒伏落地的玉米的,因此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玉米的第一個特征就是具有抗倒伏性,這將成為玉米收獲十分能夠機械化的決定性因素。第二是抗藥蟲性,即使玉米品種具有抗倒伏性,但如果沒有抗藥蟲性,在玉米發(fā)生蟲害后,極容易引起玉米根莖腐壞,這時候玉米的根莖部分將變得十分脆弱,甚至可能造成風折現(xiàn)象,即使在機械化收獲前玉米保持表面上的正常,在被堅硬的機械碰觸時,最終也會成片倒伏,不僅影響機械化收獲率,玉米本身質量也難以保證。第三是玉米品質的一致性,簡而言之就是對于機械化收獲來說,玉米要保證成熟度一致、果穗大小一致及穗位高低一致。首先要求成熟度一致是因為機械化收獲過程中無法辨識玉米成熟度,而未成熟的玉米本身會相對脆弱,極易在收獲過程中造成損害,且收獲后還需要人工分揀,影響效率。其次要求果穗大小一致是機械化收獲中的扒皮機械的影響,雖然對果穗大小有一定容許度,但差異過大時會使過大果穗遭遇強壓而被擠碎,過小果穗則損失掉。最后,穗位高低一致則是為了保住機械化收獲的便捷性。最后一個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玉米特征就是玉米的后期脫水速率要快,研究發(fā)現(xiàn)當玉米籽粒含水量在20%-22%時,機械化收獲的玉米破碎率是最小的。而剛剛成熟的玉米含水量高于這一值,因此在玉米成熟后,如果能夠保證脫水速率夠快,就能夠抓緊時間進行收獲。
3.2鑒定、測試及品種審定
通過大量研究,玉米的抗倒伏性與莖稈強度密切相關,而基因層面,則與構成細胞壁的基因相關,玉米組中有接近10%的基因關系到細胞壁的形成,最終確定當多基因組控制玉米莖稈強度時抗倒伏性更佳,這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沈單16與鄭單958玉米雜交種所表現(xiàn)的抗倒伏性。玉米籽粒成熟的標志是乳線消失。黃色玉米胚乳的籽粒含水量要遠低于白色胚乳籽粒含水量。將具有以上特性的玉米組進行雜交,分析其F1、F2、F3代各方面的特性,可以得出組合基因型間差異顯著,而通過分析株高、穗位高與莖粗的關系,可以篩選出抗倒伏性優(yōu)良的雜交品種;在剩下品種中通過數(shù)學方法測量其穗位高低的一致性,再次篩選一致性優(yōu)良的品種;再對剩余品種的莖強度進行測試,篩選康藥蟲性強的品種;最后總結玉米生長過程中含水量的平均值及變異范圍,就能夠篩選出最終符合機械化收獲玉米的最優(yōu)品種了。
4 結語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提升玉米產量十分必要,研究人員要保持探索的心,不斷改良玉米雜交種,為我國農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清超,馬化,劉建新,等.貴州省高海巧山區(qū)玉米多指標體系的評價研究[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6,28(1):10-15.
[2]黃雜,喬江方,劉京寶,等.夏玉米不同密植群體抗倒性及機化指標探討[J].華北農學報,201530(2);198-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