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衛(wèi)華
每一種花該也是有自己的秉性的,故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逋愛梅,白居易愛桃。
每一種花也該在最懂它的人之前也才釋放最美的一面吧。從暮春至初夏,“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想起幾年前千里迢迢遠赴山東菏澤觀賞牡丹不遇而觀芍藥,去年在同學微信朋友圈言之鑿鑿牡丹盛開的情況下,驅車銅陵鳳凰山依舊未見靚影,今年特意去早一些,卻仍然是牡丹已去、芍藥未開的時候。無論是什么原因,想來我與牡丹該是沒多少緣分了。
現(xiàn)在家中室內及露臺上一年四季都有花開,水仙、臘梅、紅梅、杜鵑、含笑、茉莉、荷花、菊花、金銀花等等,數不勝數,引得蜜蜂與小鳥誤認為是某處花園便長駐于此。你看那含笑開時,花雖不起眼,但那種蘋果般的香甜味濃淡適宜,沁人心脾。玫瑰的香是清新而香甜誘人的,而且它的花色最多且大而好看。金銀花總是黃白相間地開著,香味稍濃郁一些,卻有天然去雕飾的淡雅清新,它也隨著風兒時而濃烈,時而消逝……這些都是愛花的妻子每日精心料理的功勞。跟在后面,時時侍弄這些花兒,慢慢也懂得,但凡色彩艷麗的,都不及白色的花的香味來得濃郁。
一朵與你情投意合的,必然是懂得的花。從骨子里有一種默契,氣質神韻都會互相欣賞才好。 自從離開山村在城市里生活這么多年,漸漸也模糊了那些一直陪伴著成長的美麗的花。那上學路上一河堤的薔薇只怕是早已不見,山谷中那馥郁芳香的“九里香”也已難覓蹤跡,卻時常夢見山谷里的幽蘭香,恬靜又溫文爾雅。它遠離喧囂卻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姿勢,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遠風如洗,吹不起一絲漣漪。還有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如霞似火一般,在人間四月為重疊起伏的山巒抹上濃濃的胭脂。然而故鄉(xiāng)的“那些花兒”,正如歌里所唱“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p>
花是美麗的,但養(yǎng)花并非只是閑情逸致,那才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兒, 如我等懶散之人,自然是伺候不了那些嬌嫩的花兒。亦不會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般的抬舉它。旺盛的生命力靠的是自然的錘煉,溫室里的花不僅經受不了風雨,也擁抱不了太陽,也屬于一種“見光死”的范疇吧。如此說來,陽臺上的那一盆仙人掌倒是挺符合我的胃口的了,一年四季未曾挪動過地方,也從未松過土施過肥,卻年年在烈日下綻放出一片清香的金黃來。仙人掌是有風骨的,它又被稱作觀音掌。也許,這就是我們解釋不清的仙人的骨氣。
既然情投意合,那就無需做作與強求。我知道它在那里,它開了,我便來了。
找一朵你懂的或懂你的花,如同找一個懂你的人。
責任編輯:黃艷秋
插圖:劉麗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