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紹軍
老來愛疑病 家人多關心
文/董紹軍
生活中,有些老人過分關注各種健康講座,知道得多了,難免對號入座,懷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毛病,有些人甚至多次掛專家門診,反復化驗檢查,雖然各項指標都正常,他們卻很不滿意,堅信自己有病。實際上,這些人患上了一種叫“疑病癥”的心理疾病。
年初時,劉老太發(fā)現(xiàn)自己膝蓋疼,她如臨大敵,來到了一家醫(yī)院看病。早晨五點去的醫(yī)院,一整天的時間,先后去了骨科、內(nèi)科、神經(jīng)科、腦科,做了三個彩超、一個磁共振以及其他多項化驗,連艾滋病的檢測都做了,醫(yī)生明確地告訴她膝蓋沒事,是老年人退行性病變,可老人堅持讓醫(yī)生給輸液。
一個朋友的媽媽也是這樣情況,整天嚷著說自己要死了,不停地換醫(yī)院看,醫(yī)生都稱是小事,但她就是不信,后來還輕信了鄉(xiāng)下的所謂神醫(yī),開了一堆草藥亂吃一通。鬧了半年多,怎么好的呢?一方面是她的小病確實自己痊愈得差不多了,另一方面是她村里有個婦女跟她訴說,稱自己曾經(jīng)也有這樣的情況,后來就好了,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小問題。這么一說,他媽媽心理負擔一下就下來了,反而豁然開朗,很快就恢復正常。
其實,“老年疑病癥”就是以懷疑自己患病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神經(jīng)性的人格障礙。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疑病癥”屬于心理問題軀體化的一種表現(xiàn),以對自身健康的過分關心和持難以消除的成見為特點。引起“疑病癥”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過分關注自己的健康。男患者常有強迫性特點,女患者中具有癔癥性格者較多。
第二個是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不負責任的健康講座危言聳聽,或個別醫(yī)護人員輕率武斷的議論判斷,也可引起或加固患者的疑病觀念。
第三個是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患者病前個性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敏感、多疑,這樣的人容易進行自我暗示或條件聯(lián)想,比如看見友人死于心肌梗死,就對自身輕微胸痛過分關注。
預防和治療老年人“疑病癥”,從四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遇事泰然處之。應當有意識地培養(yǎng)樂觀、豁達的個性。
其次,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培養(yǎng)多種興趣。人在無所事事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充實生活。
第三,保持寧靜。面對當今社會大量的信息大可不必焦急煩躁、手足無措,時刻保持平靜的心情,以平和的心態(tài)掌握吸收現(xiàn)代信息知識的科學方法,提高應變能力。
第四,適當變換環(huán)境??梢酝ㄟ^改變環(huán)境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保持健康心態(tài)。
需要注意的是,嚴重的疑病癥往往需要系統(tǒng)的心理治療并配合必要的藥物治療,病程一般遷延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