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摘 要】與目前煤礦供電網絡常用的三種防越級跳閘技術方式相比,基于縱聯差動保護的防越級跳閘技術,是一種相對成熟且操作簡單的技術方式。特點在于,這項技術可根據不同煤礦的生產規(guī)模、生產能力、生產水平,做出適當調整。在發(fā)生煤礦供電網故障時,第一時間排除故障,保障了煤礦供電系統(tǒng)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為企業(yè)安全生產、有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煤礦;供電;防越級跳閘;保護應用
1. 導言
本文了分析了煤礦井下供電廣泛存在的“越級跳閘”問題和防越級跳閘保護系統(tǒng);介紹防越級跳閘保護系統(tǒng)主要構成部分及其所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并結合某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該煤礦供電防越級跳閘保護系統(tǒng)的方案設計,能夠有效地避免越級跳閘的發(fā)生。
2. 原因分析
礦井電網存在“越級跳閘”的原因煤礦井下巷道狹窄,空氣潮濕,在此環(huán)境下使用的電器設備、供電電纜和電纜接頭容易發(fā)生漏電和短路事故。目前,我國煤炭企業(yè)電網多為多級輻射狀的供電模式,其特點為供電線路短,延伸級數多,不同級別的短路電流很接近,一旦線路某處短路,短路電流可達數千安到上萬安,短路點上面的各級開關都滿足電流速斷保護跳閘條件,當上級開關跳閘靈敏度高時上級開關跳閘,造成越級跳閘,甚至會直接造成地面變電站開關越級跳閘,特別是35 k V系統(tǒng),造成全礦井停電的惡性事故,甚至會出現主扇停風事故。傳統(tǒng)的三段式過電流保護無法兼顧保護動作快速性和選擇性的要求,當井下供電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普遍存在“越級跳閘”現象,造成恢復供電時間延長,直接影響井下的安全生產。在煤礦供電電網中,造成越級跳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短路保護難以整定。井下供電線路短、多級變電所級聯導致拓撲結構復雜,短線路零秒的速斷保護無保護區(qū),在線路末端發(fā)生短路故障時,其上級開關及上幾級開關感受的短路電流幾乎差不多,各級開關的零秒速斷保護無選擇性跳閘而造成越級跳閘;井下供電系統(tǒng)沒有時間級差,過流保護整定困難,在發(fā)生短路故障時,極易出現越級跳閘的情況。同時,井下防爆開關的拒動現象也時有發(fā)生,也極易造成越級跳閘現象的發(fā)生。目前的系統(tǒng)以短路保護為主保護,系統(tǒng)圖上每個藍色小方塊代表一個短路保護。當采區(qū)變電所任何一條負荷線出現故障時,都有可能導致上一級變電所開關跳閘,即“越級跳閘”,導致停電范圍擴大。2)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光纖縱差保護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將傳統(tǒng)的光纖縱差保護作為聯絡線的主保護,能夠可靠解決部分“越級跳閘”問題,但對于三端線路及多端線路卻不能解決。因為現有的光纖縱差模型全部是根據兩端線路配置的,如果需要對多端線路進行光纖縱差處理,則存在技術上的難點而無法實現。
3. 煤礦供電防越級跳閘保護系統(tǒng)的應用實現
3.1數字式光纖差動保護原理
本文所采用的數字式光纖差動自動保護系統(tǒng)的保護原理可以 從瞬時采樣值的電流差動保護和故障分量電流差動保護兩大原理 進行分析。瞬時采樣值的電流差動保護原理主要作用是判斷有無發(fā) 生區(qū)內故障,是指按照一定判斷依據而構成的差動保護,其自動方 程式可以表示成|i 表示線路兩端電流采用的瞬時值,K 為制動系數、I 為整定值。當瞬時采用值電流差動保護采用判據窗>9時,制動保護效果最佳。
3.2差動保護運行存在問題及對策
該系統(tǒng)下差動保護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有CT 飽和、CT 斷線、同步化處理和誤碼校驗、弱饋問題及電容電流問題。當系統(tǒng)出 現故障時,短路電流會有一定幅值的非周期分量,這會導致電流互 感器鐵芯的磁密度值快速飽和,這種情況下,勵磁的阻抗能力會減 弱,勵磁電流增加,導致二次電流的波形畸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 點:(1)發(fā)生嚴重故障后,CT 有一個線性傳變區(qū),在該區(qū)內能把一次 電流準確的傳送到二次側,并在該區(qū)存在的時間會隨著故障的嚴重 程度減少。(2)對因故障電流中非周期分量引起的CT 飽和,勵磁電 流和二次電流會出現正負半波波形不對稱的問題,且差流波形會有 嚴重的偏移問題。(3)因穩(wěn)態(tài)短路電流引起的CT 飽和,勵磁電流和 二次電流的波形呈奇對稱??梢?,當CT 飽和時,會使得在電流差動 保護區(qū)內的保護延遲,而區(qū)外的保護誤動。對此,該系統(tǒng)可以采用 CT 飽和識別技術來避免光纖差動保護誤動問題的出現。 CT 斷線上,與CT 飽和相比,CT 斷線雖然不會導致光纖差動保 護誤動問題,但是如果發(fā)生在區(qū)外故障時,會出現誤動問題。對此, 可以使用較為成熟的CT 斷線依據來檢測CT 是否出現斷線 問題上,如果在此情況下發(fā)生線路內部故障,就會使得弱饋側的故障電流流入量減小,很可能會導致電流差動保護的拒動。對此,可以 在啟動文件中設置一個低壓輔助啟動元件,一旦電壓比該氣動元件 定值低,就可啟動,此時非弱饋側的保護就會收到啟動信號,進而驅 動電流差動的保護出口,達到切除故障的目的。
3.3小電流接地選線功能
基于數字式光纖差動技術設置的煤礦供電防越級跳閘保護系 統(tǒng),其小電流接地選線方法可以采用消弧線圈并聯中值電阻選線 法。該方法又可分為主動式選線和被動式選線,主動式選線主要是 通過改變系統(tǒng)的運行方式或結構,根據系統(tǒng)的該變量進行選線,有 消弧線圈并聯中值電阻法、注入法和殘留增量法。不過,后兩者方法 在理論研究上的缺陷,使得其在實際應用價值不高,主要是采用消 弧線圈并聯中值電阻法。消弧線圈并聯中值電阻法是指發(fā)生單相接 地時,在消弧線圈的兩端能快速并聯一個中值電阻,增加故障線路 的零序電流,以正確選線。該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在系統(tǒng)處于正常狀 態(tài)下,利用該方法打開可控開關,中值電阻不會投入系統(tǒng),中性點的 消弧線圈會對補償系統(tǒng)的容性電流進行跟蹤,但受感性電流和容性 電流基本相等影響,其方向相反;當有單相電弧性接地故障出現時, 受消弧線圈的補償作用影響,故障點的電流會快速減少,使得電弧 熄滅,故障消失;當出現永久性接地故障時,消弧線圈就會立即跟蹤 補償,系統(tǒng)穩(wěn)定后,閉合可控開關讓中值電阻投入的時間縮短,促使 非故障線路和故障線路的零序電流相區(qū)別,方便選線。
4 .結論
目前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線路保護普遍面臨著速斷過流保護定值無法整定、失壓保護零時延、漏電保護無法實現比較、保護器功能不全及通訊能力差等多個難題,導致煤礦井下供電出現欠壓、漏電、過流、短路等故障,嚴重威脅井下供電其可靠性。尤其是廣泛存在的“越級跳閘”,它是影響煤礦井下安全供電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井下供電系統(tǒng)安全及可靠運行造成嚴重的威脅。
參考文獻:
[1]盧喜山, 張祖濤, 李衛(wèi)濤. 煤礦供電系統(tǒng)基于縱聯差動保護原理的防越級跳閘技術研究[J]. 煤礦機械, 2011, 32(4):71-73.
[2]毛衛(wèi)清. 煤礦供電系統(tǒng)防越級跳閘技術應用探討[J]. 煤炭工程, 2013, 45(6):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