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寧
十三年前的5月這天,劉智聰這輩子都無法忘記。在去河南考察的途中,他突然遭遇車禍,從此再也站不起來了!
躺在病床上的兩年,700多個輾轉反復的日夜,劉智聰無數(shù)次地問為什么:命運之神明明待他不薄,29歲就身家過億,34歲前順風順水,為什么突然翻臉?自己的人生到底該如何繼續(xù)?
在這之前,他是東莞有名的紙業(yè)大王。兩年沉寂,他終于渡過心中的劫:幾百多名員工的飯碗不能丟!繼續(xù)干下去!
當坐在輪椅上出現(xiàn)在員工面前,他甚至拿自己開起了玩笑,“公司虧欠你們的,一定會補上,你們不用擔心老板會跑路,反正你看我這個樣子是跑不了的?!?/p>
現(xiàn)在,他的紙廠已經(jīng)從1家到3家,員工壯大到700多人,企業(yè)年收入達7億元。
誰說命運不能翻盤?
34歲這年的分水嶺
“我當時想過就這樣走了算了,”劉智聰坦言,與其茍且偷生,連累家人,不如痛快離開。
可是別說一死了之了,當時他吃飯、穿衣,甚至是翻身,都需要妻子幫忙。跟劉智聰一樣,他的妻子也是土生土長的東莞人??粗煞虬资制鸺覐臒o到有,再到遭遇橫禍,躺在病床上,她背著人不知道抹過多少眼淚,頭發(fā)一縷一縷地掉。
莞商是當代粵商中崛起最快、活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低調、務實與謙虛是東莞商人的標志。
出生在東莞茶山的劉智聰,身上有太多莞商的縮影。“不夸張地說,我讀小學時,對衛(wèi)生紙的制造過程就已爛熟于心?!币痪硇l(wèi)生紙,從原始的木料,到進入削切機,化為木漿,混合水和礦物,變成紙漿,傳送至造紙機,排水,熨壓,而后成品。
劉智聰就這樣在父親做管理的紙廠里,完成了最初的商業(yè)啟蒙。
到17歲,劉智聰跟大多數(shù)東莞青年一樣,選擇進入社會而非繼續(xù)求學。他開始在東莞市的一家紙品廠打工。這一干,就是6年。在此期間,毛頭小伙子逐步晉升,成為老板的左膀右臂。
90年代初,劉智聰一邊打工,一邊和老板合作開了一家小工廠。而后,老板隨著生意擴張,轉向其他領域,將原有的工廠關閉。老板離開時,將橄欖枝拋給了他。然而,劉智聰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遠非一個精明能干的企業(yè)管理者,而是超越父輩,擁有自己的企業(yè)。
由此,東莞市?;垬I(yè)有限公司于1992年,劉智聰一手創(chuàng)辦成立。裕基意為打好基礎,積累財富。
300平方米小平房,10個公司員工,這是工廠最初的模樣。與此同時,他還先后在市區(qū)開了一間報關公司和廢料公司,成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4年一晃而過,劉智聰在東莞完成了原始積累,隨即調整戰(zhàn)略方向,帶著資金回到了出生的地方茶山鎮(zhèn),專門生產(chǎn)紙業(yè),并將公司名字更名為“裕楊”。
隨著工廠越做越大,事業(yè)發(fā)展可謂輕車熟路。早在1999年底,工廠年產(chǎn)值已達2億元,手下員工從最初的10名發(fā)展至400多名。
人生得意,春風拂面。這位東莞茶山鎮(zhèn)的小伙子走向成功巔峰時,不到而立之年。
輪椅上的脊梁
“不能停下來!”30多歲的劉智聰心里只有這一個想法。于是,他和搭檔的腳步開始遍布廣東省以外的地方。
2004年5月的那一天,似乎一如往常。劉智聰和公司經(jīng)理剛剛考察完河南的市場。裕楊紙業(yè)準備在此開設一家工廠。汽車駕駛了十幾個小時,夜色已濃。略有疲憊的他,讓公司經(jīng)理換了一把手。
沒想到車禍就此發(fā)生。
劉智聰至今仍清晰地記得,被救護車送到醫(yī)院,所看到、聽到的一切。只是下半身,他無論如何使勁,都動彈不得。
他回憶說,他當時甚至都沒有任何驚慌,自己向來行好運,車禍應該沒啥問題,因為身體都沒什么疼痛的感覺。
確實沒有太大疼痛感。因為身體被撞擊的位置是他脊椎的第五節(jié)和第六節(jié),屬于高位截癱,下半身全無知覺。后來他的兩個手掌也很不靈活,只有胳膊能動一動。
被轉移至東莞的劉智聰,再也沒有能站起來。每天躺在病床上,除了妻子,他誰也不愿意見。誰能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明明幾天前還是年輕有為的天之驕子,眨眼之間就變成了高位截癱的殘疾人。
一向順風順水的他,在家人、員工面前被敬仰的他,從來相信人定勝天的他,萬萬想不到自己會走到這步,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別人眼神中不經(jīng)意流露的同情與憐憫。
“我絕對不能先垮掉?!笨粗鴦⒅锹斎諠u消沉,妻子想了個笨法子,上網(wǎng)搜集一大批殘疾人的名人傳記,從史鐵生、張海迪到桑蘭……這些身殘志堅的名人,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不菲的成績。
妻子每天固定時間,坐在丈夫的病床旁,從最初強行讀給丈夫聽,到陪同丈夫翻閱。劉智聰漸漸找回了生活的勇氣。
廠里的員工來看他,忍不住掉眼淚,一來覺得老板實在太可憐,二來又感慨,老板都這樣子了,廠子肯定辦不下去了。員工的眼淚深深刺激了劉智聰。也有朋友來看望他時,看到他竟然大小便都需要幫手,忍不住勸誡,索性把公司賣掉,拿著剩余的錢,好好過日子。
這次,劉智聰堅決地說了一個“不”字,他擔憂著公司的發(fā)展,更擔心公司幾百多名員工的飯碗。
命運不能把我擊垮,輪椅上也要挺起不屈的脊梁!
市場哪管你是不是殘疾
兩年后,當劉智聰坐在輪椅上由妻子推著,出現(xiàn)在幾百名員工面前,他許諾一定會把廠子繼續(xù)搞下去,他對工人們說:“公司虧欠你們的,一定會補上,你們不用擔心老板會跑路,反正你看我這個樣子是跑不了的?!?/p>
只剩半條命,值得豁出去,甚至比健康時,還要更玩命地干!
劉智聰先是把家搬到了辦公室旁邊,“朝七晚十”則是他的工作常態(tài)。工作中的他早上7點準時到工廠,忙到晚上10點才休息。無論嚴寒酷暑,他都堅持每天出現(xiàn)。endprint
到了中午,劉智聰夫婦一般都是和員工一起在工廠的食堂吃飯,幾個家常大盆菜。由于手指無法活動,吃飯的時候,妻子會將飯菜先夾到劉智聰?shù)耐肜?,然后讓他自己吃。除了妻子,他從不讓別人喂飯,哪怕吃得再慢,都堅持自己來。
兩年后時移世易,相當于重新開始。那時,很多客戶有想法,擔心劉智聰企業(yè)無法維持,況且造紙業(yè)競爭非常激烈。
為了消除客戶的顧慮,劉智聰告訴他們,誰要是沒有信心的,所欠貨款一次性還清?!拔覀冏约嚎梢钥嘁稽c,可以沒錢,但是不能沒誠信。”劉智聰回憶后來,幾乎所有合作伙伴都選擇相信他。
2007年,劉智聰復出剛一年,公司的生意慢慢恢復了正常。但他不滿足于現(xiàn)狀,打算乘勝追擊,再辦一個新公司。
他的妻子當時并不同意,覺得把現(xiàn)在的工廠辦好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以他的身體狀況,哪里還能再辦新公司?
劉智聰卻說,做生意如逆水行舟,市場哪管你是不是殘疾,你做不好就會被淘汰。特別是像搞紙品這一行,必須把規(guī)模搞大,產(chǎn)生規(guī)模效應,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
隨后,劉智聰創(chuàng)辦了東莞市聰裕紙業(yè)有限公司,他擔任董事長,妻子當總經(jīng)理。
公司想要長久,靠夫妻檔絕對不行,要招攬人才,唯賢重用。為此,他花了不少心血,從香港、臺灣的公司挖來生產(chǎn)和管理人才。
其中,為了請一位臺灣行家來當自己的副總,劉智聰不顧自己行動不便,1個月內飛了兩次臺北,先后和那位行家談了3次,最長的一次談了8個小時。那位行家被劉智聰?shù)恼\意所感動,最后加盟了劉智聰?shù)墓尽?/p>
身體的缺陷讓劉智聰走出的每一步,都必須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堅持。
由于高位截癱,劉智聰不能久坐,否則時間一長就會頭暈乏力。除此之外,由于血液循環(huán)差,雙腿常常血脈不通,冬天會冷得全身發(fā)抖,夏天排不出汗,身體熱得難受。
“他是一個個性很硬的人”,這是身邊的人對他的評價,除了某些斜坡需要人推,劉智聰總會獨自一人操縱輪椅在廠區(qū)來回巡視。
公司的一些審批,需要劉智聰親自簽字。寫字這個簡單的動作,劉智聰就練習了三四年。
而身家不菲的東莞老板背后,是近乎艱苦的簡單生活。劉智聰至今使用的還是一部直板按鍵手機,只有撥打接聽電話的功能,屏幕還摔裂了。手機就掛在他的輪椅上,電話響起時,劉智聰需要用一只手托著,另一只手去按鍵,兩只手合力將手機放到耳邊。
誰說命運不能翻盤?
2017年元旦節(jié),劉智聰像往常一樣,召集所有的員工一起吃團年飯。當日的食材全部是工廠自己種植的。
“如果不是車禍,我也許做不了這么大?!眲⒅锹攲T工們說。他感激這幫兄弟姐妹,在最難的時候沒有拋棄他。
盡管對自己苛刻,在工作上嚴厲,但他對員工充滿人情味,提供了很好的福利政策。更重要的是,他鼓勵殘疾人就業(yè),自己工廠招聘了10多名等殘疾人,并設立自強資金,鎮(zhèn)上出來工作的每位殘疾人均可獲得每月100元的補助。
在東莞市殘聯(lián)的協(xié)助下,2012年劉智聰成立了東莞市殘疾人企業(yè)家協(xié)會,并擔任會長,陸續(xù)開設殘疾人手機維修培訓班、繪畫班和電子商務培訓班,每年培訓上百人,幫助殘疾人掌握生存技能。
2015年5月,劉智聰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在北京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自接見。
在劉智聰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幅“自強不息”的字,深深印在劉智聰?shù)膬刃?。“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困難,但我們應該開心面對,而且不斷解決困難很有意義?!?/p>
在他的堅持和努力之下,工廠越做越大,三家紙制品企業(yè)加起來,廠區(qū)面積達5萬多平米,員工有700多人,年銷售收入達7億元,利潤數(shù)千萬元。
7個億對很多大佬來說是個小意思,但對劉智聰而言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為了這個數(shù)字,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
就是這樣一個人,不肯向命運低頭,有著莞商留在血液里的韌勁和拼搏精神。
我們無法感受40多歲的劉智強,遭遇橫禍后,這十幾年來真正經(jīng)歷的是什么,得到了什么。人人都說他是傳奇,但正常人可能永遠不會真正明白,傳奇背后究竟有多少非常人能及的意志力和智慧。
回到那兩年躺在病床上的日子,他曾經(jīng)埋怨過命運的不公。如今,劉智聰已快是知天命的年紀。市場的競爭仍舊激烈,他坐在輪椅上,精神卻一刻不敢停歇。
他仍感謝命運,不管是所謂的好還是所謂的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