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燕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科,四川 宜賓 644000)
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法在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樊曉燕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科,四川 宜賓 644000)
目的 探討和分析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法在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法,對比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的應用效果。結果 研究組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瘢痕瘙癢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燒傷后的瘢痕瘙癢患者實施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的效果較為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瘢痕瘙癢癥狀,提高護理滿意度。
積極護理元素;瘢痕瘙癢;燒傷
燒傷瘢痕主要是指燒傷患者在燒傷后的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中的病理組織[1],患者會出現持續(xù)不斷的劇烈瘙癢癥狀,使燒傷患者在創(chuàng)面愈合期內及之后的很長時間內的生活質量均受到嚴重的影響,臨床使用較多的治療方法就是藥物控制,但是治療效果不夠理想,因此,在采用藥物治療過程中再加以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本文對我院收治的100例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法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具有燒傷后的瘢痕瘙癢癥狀,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45.6±9.1)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4.5±8.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給予一般護理。
研究組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護理干預,首先制定相應的綜合護理干預方案,在早期進行包扎時需要將其包扎緊,但是應當注意不能影響患者的遠端血運[2],定期檢查患者的彈力繃帶的松緊狀態(tài)。之后對患者實施全身或局部的浸浴水療,1次/d,浸浴水療的時間控制在30 min/次。在此過程中注意叮囑患者需要放松心態(tài)。水療后需要對其進行撫觸,開始撫觸時速度需慢,以按壓為主,偏厚的瘢痕可以采用揉或者按摩的手法,撫觸治療1次/d,30 min/次。如果患者的患處有強烈的瘙癢癥狀,并且局部皮膚溫度過高,可以使用冰袋冰敷在患處。此次還可以實施相應的音樂療法,選用較為輕松緩慢的曲子,每周可進行2次音樂療法治療,30 min/次。由于燒傷后瘢痕瘙癢的治療時間較長,因此,在患者出院前需告知患者如何保養(yǎng)皮膚、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并對其進行定期的電話或者網絡隨訪,針對患者在出院后的自我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相應的處理辦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后的瘢痕瘙癢評分為(4.78±1.36)分,對照組護理后的瘢痕瘙癢評分為(7.54±1.62)分。研究組在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瘢痕瘙癢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比較(n,%)
燒傷后的患者雖然不會對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威脅,但是患者會出現瘢痕瘙癢癥狀,并且晝夜不休,由于治療時間較長,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也長期受到影響。
積極護理元素主要通過對近期資料的查閱,來確定具有進展性的護理元素[3],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科學性,綜合性護理使積極護理元素更加具有全面性,將水療、撫觸療法、音樂療法、冰敷療法及延續(xù)性護理療法等多種具有實踐性的護理元素相結合,使其在綜合護理干預過程中充分發(fā)揮積極護理元素的協(xié)同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后的研究組瘢痕瘙癢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護理治療的對照組(P<0.05)。這提示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對燒傷后瘢痕瘙癢的患者具有較大的治療效果,能夠減輕瘢痕瘙癢癥狀,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燒傷后的瘢痕瘙癢患者實施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的效果較為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瘢痕瘙癢癥狀,提高護理滿意度。
[1] 趙賢忠.皮膚原位再生法在瘢痕內切除薄化點陣激光治療增生性瘢痕中應用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四屆全國燒傷創(chuàng)瘍學術會議暨第二屆國際燒傷創(chuàng)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yè)委員會,2016,6(13):289-290.
[2] 壽倍明.超聲波導人疤痕軟膏治療瘢痕瘙癢的療效觀察[J].中國燒傷創(chuàng)瘍雜志,2014,11(02):135-138.
[3] 邱亞斌,賈赤宇,李鵬程,等.皮膚瘢痕癌兩例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3,(04):398-399.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4.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