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杰榮,彭偉萍,馮茜茜,黃玉紅,覃 英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應用循證護理建立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的研究
陸杰榮,彭偉萍,馮茜茜,黃玉紅,覃 英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目的 探討建立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的方法,分析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宮頸癌手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析觀察組(循證護理)33例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27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價其護理質量。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更低,而護理滿意率相對更高,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比對照組更短,其護理質量評分分比對照組更高,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開展循證護理,并建立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能夠有效降低留置尿管的風險,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有著積極的影響。
循證護理;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
為了降低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采取科學、可行的護理干預措施,提高留置尿管質量,以幫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復健康。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宮頸癌手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建立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的方法,分析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2013年4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60例,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析觀察組(循證護理)33例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27例。觀察組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5.7±6.2)歲。對照組年齡28~67歲,平均年齡(44.8±5.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則應用循證護理,建立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并嚴格予以執(zhí)行,具體如下:①住院首日:在護理人員的指引熟悉病房環(huán)境,認識其責任護士和主治醫(yī)師。向患者講解臨床護理路徑的相關內容,介紹留置導尿的方法、步驟和目的,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消除其心中的顧慮,促進護患監(jiān)督理解與合作[1]。
②住院2~3 d: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提高患者對于宮頸癌手術和留置尿管的正確認知,改善其情緒狀態(tài)。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合理膳食,并了解禁飲禁食時間,為手術和尿管留置做好充分的準備。
③手術當日:選擇合適材質、規(guī)格的管道,留置尿管前需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濕潤。置管過程中,注意操作動作的規(guī)范和輕柔,避免對尿道形成損傷,并妥善予以固定。
④術后2~3 d:在導尿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尿量的變化,問詢患者的感受,一旦出現不適,需及時、妥善的予以處理。避免長時間留置,盡可能減少尿管留置時間。每日沖洗會陰部和尿道口,予以清潔和消毒,并定期更換導尿管。
⑤術后4~7 d:給予患者以健康指導,提高患者的自主排尿意識,并持續(xù)進行膀胱功能恢復訓練,為拔除尿管做好準備。
⑥術后8~10 d:拔除尿管,給予其生活指導,告知術后恢復的相關注意事項,患者可出院。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更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照 [n(%)]
2.2 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和護理質量評分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比對照組更短,其護理質量評分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和護理質量評分(±s)
表2 兩組患者的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和護理質量評分(±s)
組別 尿管留置時間/d 住院時間/d 護理質量評分/分觀察組 10.35±2.18 10.25±3.42 93.34±2.06對照組 15.62±3.32 18.65±4.02 83.76±3.71 P<0.05 <0.05 <0.05
2.3 護理滿意程度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相對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 [n(%)]
宮頸癌是一種嚴重的惡性腫瘤疾病,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法,通過切除腫瘤組織來控制病情進展。在術后護理過程中,為了有效預防尿潴留、尿失禁等并發(fā)癥,需要采取留置尿管予以解決。這是宮頸癌術后護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其中也存在著諸多風險因素。護理操作不當則會導致尿管脫出、拔管困難,引起血尿、漏尿以及疼痛。而導尿管的長期留置也會助長細菌的滋生,容易引起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反而給患者增加了痛苦,對其術后恢復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結合以往的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經驗,總結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原因,參考相關研究報道和文獻資料,收集患者的個人信息和臨床資料,并問詢患者中的實際需要。以此作為證據,建立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根據其臨床護理路徑,在留置尿管過程中,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嚴格進行清潔與消毒,給予其相應的術后恢復指導,全面提高留置尿管的質量,提高其臨床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的良好恢復[2]。
綜上所述,應用循證護理建立宮頸癌手術留置尿管護理路徑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治療恢復,提高留置尿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
[1] 陸杰榮,彭偉萍,馮茜茜,等.尿路護理對宮頸癌根治術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和生活質量的作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9):41-42.
[2] 馮世婷,國宏莉.循證護理對宮頸癌腹腔鏡術后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研究[J].全科護理,2015,13(35):3591-3593.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1.135.02
廣西衛(wèi)生廳自籌課題(合同號:Z200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