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蔣曉芳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二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內科護理?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杜 娟,蔣曉芳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二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對支氣管哮喘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 收集支氣管哮喘患者共9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6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臨床護理路徑,將兩組護理總有效率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更高,P<0.05。結論 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臨床護理路徑能夠顯著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確保護理服務的效率和科學性,值得推廣應用。
支氣管哮喘;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效果
支氣管哮喘在近幾年的發(fā)病率不斷增高,有研究認為該疾病的引發(fā)因素包括了環(huán)境因素、家族史、自身體質以及飲食不當?shù)萚1]。在急性期發(fā)作后該疾病會進入緩解期,雖然患者的癥狀看似緩解,但其實該階段的復發(fā)率很高,同時還會對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而為了降低支氣管哮喘對患者肺部的損害,預防急性反復發(fā)作,在患者的治療中必須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了臨床護理路徑,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支氣管哮喘患者共9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6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26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為(51.6±6.5)歲。觀察組男21例,女25例;年齡40~71歲,平均年齡為(51.9±6.3)歲。納入標準: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目的及意義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存在嚴重功能障礙者。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 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臨床護理路徑:
(1)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通過Orem自理理論對患者的自理力量、基本條件進行評估,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自理缺陷,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健康教育目標,明確具體的護理措施,制定護理計劃表。
(2)健康宣教。將隨機教育和量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小組討論、個別咨詢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灌輸以及行為訓練,保證雙向交流。即使在患者出院后也應通過隨訪、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進行追蹤了解。
(3)路徑實施。在患者入院當天主要進行入院介紹、入院評估,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血、尿、便、肝、腎等功能檢查,并聯(lián)系相關科室。入院第2天,為患者講解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若患者發(fā)作較為頻繁,應囑其將氣霧劑隨身攜帶,并指導患者掌握吸入藥物的次數(shù)、技巧以及注意事項、相關的飲食配合等。入院第3天,主要講解疾病的觸發(fā)因素及危害,先期發(fā)作癥狀、反復性以及自我監(jiān)控、長期規(guī)范治療的重要性。入院第4~8天對患者的進食情況進行評估,并對患者的飲食結構進行調整。出院當天給予出院指導,再次強化健康教育內容,囑咐患者可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并學會簡易肺功能測定方法,能夠正確使用峰流速儀。
1.3 評價指標
將護理總有效率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顯效標準:患者癥狀消失,無明顯不適,且該狀態(tài)持續(xù)4周以上;有效標準:患者癥狀改善,無明顯不適,且該狀態(tài)持續(xù)2周;無效標準:患者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呼吸困難[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20.0處理數(shù)據,過程中計量資料由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由卡方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shù)據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總有效率對比 [n(%)]
相關的研究認為,支氣管哮喘的致病機制是病原菌對患者呼吸道的上皮細胞產生刺激作用,進而導致多種炎性細胞的釋放,而這些炎癥因子會反過來對氣道的上皮痙攣、收縮進行刺激,使其發(fā)生一系列病理反應[3]。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效的、正確的、科學的護理措施能夠對疾病的發(fā)作次數(shù)產生正面影響。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4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了臨床護理路徑,經對比可知,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臨床路徑護理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提出,研究者認為將醫(yī)療照護進一步標準化能夠得到更大益處,不但能夠有效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病程,而且能夠確保服務的完整性[4]。另一方面,臨床護理路徑包括了循證醫(yī)學、質量保證以及質量持續(xù)改進等質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基于同一手術或統(tǒng)一疾病患者而制定的護理模式[5]。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臨床護理路徑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的護理理念,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控制,并掌握了自我管理、自我護理的方法,因此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復,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了醫(yī)療資源[6]。值得注意的是,在護理過程中,必須對臨床護理路徑措施當中的每一項進行持續(xù)性的執(zhí)行,不能選擇性的或間斷的執(zhí)行當中的幾項或某一項,否則就違背了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初衷。
綜上所述,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臨床護理路徑能夠顯著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確保護理服務的效率和科學性,值得推廣應用。
[1] 曾 濤,江麗洪,陳開容,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6,37(16):2519-2520.
[2] 陳小丹,李 惠,鄒立華,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fā)作中的應用[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4,26(06):833-835.
[3] 李金明,周金葉,劉 燕,等.支氣管哮喘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健康教育達標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09(01):225-226.
[4] 張興蓉,陳雪玉,陳世蘭,等.針對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開展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5,28(10):144-145,148.
[5] 馮廣華.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2):1966-1967.
[6] 黃 莉.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的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18(12):17-19.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