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麗燕,劉曉琴
(1. 濰坊醫(yī)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2. 濰坊醫(yī)學院附屬益都中心醫(yī)院,山東 濰坊 262500)
護理干預降低ICU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fā)生情況的效果觀察
竇麗燕1,劉曉琴2
(1. 濰坊醫(yī)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2. 濰坊醫(yī)學院附屬益都中心醫(yī)院,山東 濰坊 262500)
目的 觀察護理干預對降低ICU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fā)生情況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9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7例。對照組在ICU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進行常規(guī)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研究組實施護理干預。將兩組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對照組在尿管固定有效、尿袋位置正確、嚴格無菌操作、及時更換尿袋并進行時間標注、排便后及時清潔尿道口等方面完成度明顯低于研究組,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fā)生率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ICU患者中加強與導尿管相關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fā)生率。
ICU;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ICU即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所收治的患者均為危重癥者,需長期臥床治療,且患者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對大小便控制力不足,難以表達自身的排泄欲望,極易發(fā)生小便失禁[1]。導管留置可有效幫助患者排尿,減少皮炎、壓瘡的發(fā)生率。但長期留置導管及易發(fā)生尿路感染,發(fā)生率高達20%~50%,增加ICU患者基礎疾病治療難度及其他不必要的醫(yī)療支出,嚴重者致死[2-3]。故為增強ICU患者救治效果,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在ICU患者中進加強與導尿管相關的護理干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9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7例。所有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均高于2天。對照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0.2±4.1)歲。研究組男22例,女25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0.5±3.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ICU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進行常規(guī)護理,如合理固定導尿管,正確放置尿袋、及時更換尿袋,排便后及時清理會陰及尿道口,對導管留置超過3天的患者進行尿培養(yǎng),全程執(zhí)行無菌操作等。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研究組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根據(jù)醫(yī)院既往尿管感染發(fā)生病例進行歸納、調節(jié),分析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fā)生危險因素,并根據(jù)致病因素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2)根據(jù)護理措施對ICU護理規(guī)范進行有效化,對導尿管向護理規(guī)范進行細化及嚴格化,避免護理斷層。(3)因部分護理人員對ICU年齡感染護理知識不足,對相關護理規(guī)范執(zhí)行度較低,故需加強對ICU護理人員相關能力的培養(yǎng),并經常進行突襲考核及檢查,增強護理人員的預防護理意識,提高對尿管感染的重視度。(4)因ICU感染主要病菌感染,故嚴格加強衛(wèi)生標準,對ICU病房及護理人員的日常衛(wèi)生進行嚴格監(jiān)管,于護理前后及時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利于對致病源的控制,減少感染率。
1.3 評價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護理質量、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fā)生率。護理質量:包括尿管固定有效、尿袋位置正確、嚴格無菌操作、及時更換尿袋并進行時間標注、排便后及時清潔尿道口等方面完成度,完成度越高則護理質量越好。尿路感染評定:患者出現(xiàn)尿急、尿頻、多伴有腎區(qū)叩痛、下腹觸痛等癥狀,經尿檢男性白細胞在每高倍視野下>5個,女性>10個[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
對照組在尿管固定有效、尿袋位置正確、嚴格無菌操作、及時更換尿袋并進行時間標注、排便后及時清潔尿道口等方面完成度明顯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n(%)]
2.2 尿路感染發(fā)生率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發(fā)生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18例(38.3%),高于研究組的9例(19.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209,P<0.05)。
因ICU患者為危重癥,自身免疫力明顯降低,且留置導尿管時間較長,較普通患者尿路感染率較高。故護理人員需在ICU患者導尿管留置期間加強與導尿管效果的護理干預以降低尿路感染率,促進患者康復[5]。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質量明顯低于研究組,尿路感染發(fā)生率明顯高于研究組。說明在ICU患者中加強與導尿管相關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尿路感染幾率。其原因為護理干預通過對ICU患者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危險因素的分析,提出針對性護理措施措施,并據(jù)此對護理規(guī)范進行優(yōu)化,有效完善護理制度,減少護理不當及護理斷層,降低感染發(fā)生率[6];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培訓,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對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認知度,增強相關護理技能;經常性的突襲考核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對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重視度,對相關規(guī)劃及護理流程的往常的較高,減少尿袋、導尿管位置錯誤所致的尿液逆行及未及時進行尿道口清潔引起的的尿路感染;加強衛(wèi)生管理有效提高對致病源的控制度,減少護理人員攜帶的致病源,降低護理人員在清潔尿道口及清理尿管等護理過程中導致的尿路感染[7-8]。多種發(fā)生聯(lián)合作用,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對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管理,降低尿路感染發(fā)生率,利于ICU患者基礎疾病的治療,故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ICU患者中加強與導尿管相關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fā)生率。
[1] 楊青蘭,曾登芬,劉 蕾,等.重癥患者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影響因素及差異性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38(09):1003-1009.
[2] 楊青蘭,曾登芬,劉 蕾,等.重癥患者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影響因素觀察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6):1233-1236.
[3] 程莉莉,張秀月,楊洪艷.留置導尿患者尿路感染相關性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1):4929-4930,4946.
[4] 張 悅,譚思源,陳 艷,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管理模式降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風險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 19(32):3956-3960.
[5] 韋 迪,劉翔宇,諶永毅,等.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預防和護理研究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7):2305-2308.
[6] 張會平,史廣鴻,田 真,等.風險管理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導管相關感染防控中的應用[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08):618-620.
[7] 譚思源,陳 艷,張 悅.ICU護士預防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認知及依從性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6,31(02):95-97,101.
[8] 王麗鵑,蘇 寧,趙以明.留置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易發(fā)因素分析與防控[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6,10(04):489-491.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