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若琦
如何阻擊慢性腎病的“沉默傷害”?
文/呂若琦
慢性腎病以其低知曉率、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而被稱作是“沉默的殺手”。目前,我國約有1.2億慢性腎病患者。其中,慢性腎病年發(fā)病患者數(shù)約有1400萬,50~70歲為高發(fā)年齡,且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
最新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中國成年人群慢性腎病的患病率達到10.8%,而知曉率僅為12.5%,即有近九成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其中由于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基礎病引起的腎臟損害占到了很大比重,尤其以老年人為主。一旦發(fā)現(xiàn)不及時,沒有采取措施干預,將會給患者身體帶來不可逆的損害。
69歲的老孫在一次偶然的體檢中發(fā)現(xiàn),自己已是慢性腎功能不全。在病史詢問中,原來老孫還伴有嚴重高血壓、糖尿病。老孫的子女很孝順,逢年過節(jié)送來一大堆營養(yǎng)品。一直以來,他每天都用溫水沖調一杯高蛋白營養(yǎng)品,甚至就把它當奶粉喝??蓻]想到的是,這些營養(yǎng)品卻成為他腎病加重的“催化劑”。醫(yī)生指出,中老年人往往因高血壓、糖尿病引發(fā)腎損害,再加上長年累月的高蛋白飲食,加重腎臟負擔,腎臟很容易“累”出病來。
除了糖尿病和高血壓外,高尿酸更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致病因素。當今在體檢中發(fā)現(xiàn)尿酸升高的人越來越多,但因為沒有任何癥狀,許多人沒把它當回事。其實高尿酸除了會引發(fā)痛風外,由于尿酸結晶長期沉積于腎臟,同樣會導致腎功能的損害。醫(yī)生指出,沒有痛風發(fā)作也不能說明沒有腎臟損害,因此,建議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即使無痛風發(fā)作,也應定期檢查腎功能。
此外,一些泌尿外科的疾病,例如,腎結石、尿路感染,也容易因貽誤治療而導致腎功能衰退。還有一些老年人喜歡服用“秘藥偏方”,亂服用保健品、補藥等,有可能發(fā)生藥物性腎損害。喜食臘味腌漬品等高含鹽量的食物、海鮮啤酒一起過量食用、喝水不足、過度勞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腎臟的功能,日積月累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
有人形容慢性腎病為“隱形殺手”,因其起病隱匿,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故此提高認識和定期體檢是防治慢性腎病的重要途徑。醫(yī)生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到兩次體檢,包括尿常規(guī)、抽血查腎功能、腎臟超聲波等基礎檢查。如果尿常規(guī)發(fā)現(xiàn)有隱血或尿蛋白,或者血中肌酐、尿酸等升高,必須引起重視,重新復查,如仍有異常,必須到腎病??凭驮\。特別提醒老年朋友,如果無故感到食欲不振、倦怠感明顯,并無緣由出現(xiàn)腰酸背痛時,很可能是慢性腎病的信號,絕不可自以為是身體虛弱而擅自服用補品,必須到醫(yī)院求醫(yī)。
各種腎臟疾病發(fā)展的最終后果是成為終末期腎衰竭(即尿毒癥),這時就只能通過透析或換腎的方式來維持生命了。因此,如何控制慢性腎臟病的發(fā)展,成為患者最為關注的部分。
對于第一、第三期的慢性腎病患者,應用腎素-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可以有效保護腎功能,甚至可以避免發(fā)展到透析的階段。對于已經(jīng)處于第四期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根據(jù)教科書上的說法,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毫克/分升的晚期慢性腎臟病,腎素-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類藥物是禁用的。但如果應用得法,這種藥可使晚期慢性腎臟病發(fā)展至腎功能衰竭的風險降低43%,使病程延緩3~5年才發(fā)展至尿毒癥。
此外研究證實,適量補充葉酸可降低慢性腎臟病發(fā)展為尿毒癥的風險。每天服用一片含10毫克依那普利的降壓藥和含0.8毫克葉酸的依葉片,能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腎功能減退的速度,尤其在治療前已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補充葉酸使腎臟病變發(fā)展的風險降低56%。
在預防方面,醫(yī)生提醒老年人日常膳食應食用低鹽低脂食物,避免高蛋白飲食。已有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還需低鉀低磷飲食,例如不吃成酸菜、泡菜、雪菜、番茄醬等食物,宜選擇冬瓜、青瓜、洋蔥等蔬菜,避免食用楊桃。許多人認為豆類食品嘌呤很高,高尿酸患者不宜食用,其實豆類對體內高尿酸患者的影響較肉類、魚類來得小,除非是在急性發(fā)病期,否則仍可酌量攝取。
當慢性腎病不幸發(fā)展到尿毒癥階段時,什么情況下必須開始透析?這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一般認為,到了第5期,即腎小球濾過率GFR<15毫升,并且血肌酐清除率<5毫升/分時;或者在第5期階段,即使血肌酐清除率>5毫升/分,但出現(xiàn)了嚴重的惡心、嘔吐、失眠、皮膚瘙癢等尿毒癥的癥狀時,病人就需要通過透析(俗稱“洗腎”)來排除體內毒素了。在“洗腎”方式中,腹膜透析(簡稱“腹透”)與血液透析(簡稱“血透”)之間該如何選擇?
腹透原理是模擬腎臟正常工作狀態(tài),透過導管把透析液灌入腹腔來幫助清除毒素。它需要患者每天在家中自行進行3~4次操作,每次半小時左右,如借助全自動腹膜透析機,每天夜晚在睡眠中執(zhí)行透析即可,白天不用操作。腹透的優(yōu)點是血流動力學波動較小,但需要患者每日堅持操作,而且如果患者做過腹部大手術、有腹膜粘連等情況,則不能進行腹透。
血透的原理是通過機器直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它需要患者每周到醫(yī)院2~3次,每次進行4小時的透析,其他時間都是自己的。
但由于血透會導致血流動力學波動較大,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的患者則不適宜選擇,血透總的費用要比腹透高10%~15%。其實兩種方式效果相當,患者可綜合醫(yī)生意見、經(jīng)濟條件、自身時間、距離血透中心遠近等條件全面考慮和選擇,而且兩者也可以根椐實際情況輪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