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彤
盆腔炎不要吃抗生素
文/張彤
近年,因為反復下腹痛到婦產科就診的女性很多。這些患者,醫(yī)生詢問病史,也就是腰痛、白帶稍多,癥狀很不典型;進行檢查,也沒有摸到包塊,也就是附件稍稍增厚。對這類患者,醫(yī)生往往診斷為“慢性盆腔炎”。專家指出,這樣的診斷依據很不充分。在臨床上,慢性盆腔炎是一個很難診斷的病,治療也有一定難度。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衛(wèi)生條件差,急性盆腔炎的病例比較常見。當年有很多發(fā)高燒、腹痛、大量膿性白帶的患者,手術臺上打開腹腔一看,肚子里都是膿腫。如今,這樣的患者已經很少見了。而很多長期反復下腹隱痛的患者,往往也沒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不過,沒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也有可能患上慢性盆腔炎。專家介紹,一些患者生活不衛(wèi)生,或人工流產后過早進行性生活,可能會有癥狀不明顯的隱性感染。
生殖系統(tǒng)出于自我保護,局部會有白細胞聚集來殺滅病原體。這些炎癥反應最后在腹腔內會形成組織粘連、瘢痕,如果這些瘢痕使神經受到牽引和壓迫,人就會時常感覺下腹痛。
下腹痛一般在勞累、性生活后以及月經前后加重,有些患者還會感到疲乏、失眠。盆腔充血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月經增多。婦科檢查發(fā)現,患者子宮往往呈后位,活動受限,輸卵管增粗,附件增厚,有的患者有輕度壓痛。
為什么盆腔炎會反復犯呢?專家解釋,病原體可以很快被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殺滅,但是感染后形成的瘢痕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退。所以,所謂盆腔炎又“犯”了不一定是再次感染,而是已經形成的粘連和瘢痕牽拉神經,再加上盆腔充血,會導致下腹疼痛、墜脹和腰痛。在醫(yī)學上,這種痛被稱為“盆腔痛”。
引起盆腔痛的原因很多,要診斷“慢性盆腔炎”,還需要和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粘連等病癥進行鑒別。由于很多病例的癥狀很不典型,所以鑒別診斷有時存在一定難度。目前,最理想的診斷方法是腹腔鏡,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腹腔內的情況。
慢性盆腔炎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慢性盆腔炎的診斷要慎重,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對于明確的慢性盆腔炎,目前主要的應對措施是,好好休息,避免勞累,可用中成消炎藥,如千金片、婦樂沖劑等。專家提醒廣大病友,西藥的抗生素對于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不佳,所以如果不是再次感染導致的盆腔炎急性發(fā)作,就不要用,以免引起菌群失調等不良后果。
有的患者可能并發(fā)慢性輸卵管炎和輸卵管積水,因此引發(fā)不孕,這樣的患者就要采用手術治療了。過去,為了避免反復感染,曾主張手術切除子宮和附件,但是考慮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這種根治術已經很少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