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金
探究性學習是給學生提供自主活動、自我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機會的實踐過程。在這種學習方式中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學習水平會大大提高。教師作為探究性學習的導師,其主要任務是確定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對學生的自主活動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促進探究的發(fā)展,評價探究的成敗。
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教學設計一、新課程高中化學探究教學設計的內涵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充當新知識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的過程。高中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的功能和探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認真分析教學目標和學生、教師以及教學媒體的特征,確定恰當?shù)慕虒W事件,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手段,構建合理的教學結構。它應當包括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內容的選擇、課堂實施的調控策略、學習過程、結果的評定及課后反思等。也就是對教什么、怎樣教以及達到怎樣的教學效果所進行的系統(tǒng)策劃。
我們所說的課堂設計一般都包含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在開始我們的教學課堂設計之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以學生的學習目標為依據(jù),學習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指向性,同時還可以作為學習效果的檢測標準。所以制定準確、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fā),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二、激發(fā)興趣,增強探究動機
用化學史、化學故事激發(fā)探究欲望。許多歷史、醫(yī)學、軍事故事中蘊涵豐富化學知識,教學中挖掘這些素材,拋出故事引發(fā)的思考題,教師因勢利導學生完成了有效探索。如利用“啞泉解毒”引導探究離子反應的實質,王水藏諾貝爾獎牌的故事探尋硝酸的性質等。
利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現(xiàn)象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探究活動。例如,由焰火燃放、食鹽撒到火焰等生活現(xiàn)象引出問題:什么是焰色反應?再通過演示Na、K、Cu、Ba、Ca等金屬的焰色實驗把學生帶入積極的思維情境后,教師再提出問題:這些金屬的化合物灼燒呈什么顏色?然后由學生假設猜想、實驗驗證,最后師生共同得出焰色反應可作為檢驗金屬陽離子的重要實驗方法的結論。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環(huán)境
若想實現(xiàn)有效的探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鼓勵學生多動腦、多思考、敢于質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選擇適當?shù)臋C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疑問點,激發(fā)學生興趣,真正樹立學生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制作方法”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以下探究活動,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1)在實驗室通過稀酸鹽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應該使用制氫氣的裝置還是制氧氣的裝置?(2)在制取時,如何裝配藥品?怎樣確保氣密性?(3)怎樣收取二氧化碳?如何驗滿?通過教師的引導與點撥,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自主思考,或者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開展合作探究學習,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探究性學習目標。另外,教師還可設計更多有趣的實驗吸引學生好奇心與探究熱情,如“魔棒點火”“吹氣生火”等。問題和情境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引發(fā)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一般的探究教學情境形式有事實情境、實驗情境、問題情境。第一種方式主要是化學與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教學內容源于生活,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學生在學習中會體會到解決問題時帶來的快樂,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和熱情。第二種是實驗是化學的基礎,創(chuàng)設多種的直觀、真實、生動的實驗教學情境,可創(chuàng)造出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第三種是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是探究教學使用的普通方法,在課前提出問題,便于學生探究概念的形成,課后便于學生保持學習的持久興趣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組織開展實踐活動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突破狹小的課堂,帶領學生融入社會,廣泛開展實踐活動,開拓學生視野、擴展思維,實現(xiàn)探究性學習的升華。例如,在學習了空氣質量方面的知識之后,教師可讓學生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各種途徑收集本地區(qū)的空氣質量情況,了解空氣污染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并寫出“空氣質量報告”“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及改善對策”等研究報告;也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在不同的地方收集空氣,再對該地方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解,實驗分析收集的空氣,經(jīng)過探究獲得結論。當學生走出課堂、步入社會,就會主動去探索、研究、發(fā)現(xiàn),從身邊發(fā)現(xiàn)化學、感悟化學,自覺將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糜紅葉.高中化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林云.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