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輝 鮑仁蕾 劉魯江 傅長智 陳燕紅 張?zhí)熘?/p>
觀賞型特長絲瓜溫室栽培技術
尚輝 鮑仁蕾 劉魯江 傅長智 陳燕紅 張?zhí)熘?/p>
導讀:觀賞型特長絲瓜是一種既能食用又具有較高觀賞性的瓜類蔬菜。現(xiàn)代休閑觀光農(nóng)業(yè)中瓜類蔬菜具有長勢強、結果多、觀賞效果好、采摘互動性強的優(yōu)點,而觀賞型特長絲瓜還具有觀賞期長的特點,是現(xiàn)代休閑觀光農(nóng)業(yè)中的理想選擇品種,發(fā)展前景廣闊。從整地施肥、播種育苗、田間管理等方面介紹了特長絲瓜在溫室內(nèi)的關鍵栽培技術。
特長絲瓜為葫蘆科絲瓜屬一年生攀緣藤本,雌雄同株,通常有15~20朵雄花,生于總狀花序上部,花穗梗稍粗壯,雌花單生,花梗長2~10 cm。果實圓柱狀,直或稍彎,一般長2.0~3.5 m,最長可達4 m以上,未熟時肉質,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網(wǎng)狀纖維。種子多數(shù),黑色,卵形,扁,平滑,邊緣狹翼狀,花果期夏、秋季[1]。
觀賞型特長絲瓜在我國南方北方各地區(qū)都有普遍栽培,其長勢旺、產(chǎn)量高、采收期長、口感好,成熟時里面的網(wǎng)狀纖維稱絲瓜絡,可代替海綿用以洗刷灶具及家具,還可供藥用,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jīng)、解毒之效,是現(xiàn)代休閑觀光農(nóng)業(yè)中的首選品種[2]。
玻璃溫室是現(xiàn)代休閑觀光農(nóng)業(yè)的主要設施形式,冬天可以加溫,夏季可以降溫,實現(xiàn)內(nèi)部環(huán)境的調控,延長作物觀賞時間,因而觀賞型特長絲瓜可以一年四季在溫室內(nèi)栽培,實現(xiàn)周年觀賞采摘。
選擇土質肥沃、排水性好、偏酸的土壤為宜。于栽培架底部挖深70 cm,寬50 cm的定植溝,溝底部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500~ 2 000 kg、復合肥60 kg,剩余部分用混合基質填滿?;|為草炭∶蛭石∶珍珠巖=3∶1∶1(體積比)配合,混合基質為基質內(nèi)摻暖性有機雞糞、牛糞等,體積比為基質∶有機雞糞=30∶1,暖性雞糞、牛糞等利于基質溫度的提高,從而促進根系生長。
選擇結瓜長、商品性好、觀賞性好、長勢強的品種,常用品種有巨型一號、德蔬優(yōu)選特長香絲瓜、長豐特長絲瓜等。
先用清水洗凈種子,再放入50%速克靈(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中浸泡15 min,取出清洗干凈,然后再放入常溫水中浸種3 h,預防灰霉病。
浸種后,將絲瓜種子放置在催芽箱內(nèi)25℃恒溫保濕催芽。當種子長出2 mm左右長的胚芽時,平放于裝有基質的12 cm×12 cm營養(yǎng)缽內(nèi),每個營養(yǎng)缽放1粒絲瓜種子,上面覆蓋1 cm左右厚的基質,然后覆蓋地膜。隨著胚芽的生長,注意保溫保濕、通風透光,嚴防高溫燒苗、徒長等[3]。
待營養(yǎng)缽內(nèi)幼苗長到3葉1心時,開始定植,將幼苗栽于定植溝內(nèi),單行種植,間距30 cm,定苗后澆清水2次,其后鋪設滴灌管,澆瓜類通用營養(yǎng)液,EC值控制在2 mS/cm左右[4],一般5~7天1次,間隔3次澆1遍清水。
當絲瓜長到6片真葉時,開始吐須抽蔓,此時應從廊架上引吊蔓繩,將絲瓜蔓沿吊蔓繩纏繞[5]。隨著生長,主蔓1 m以下側蔓全部去掉,離地面40 cm高莖蔓上的葉片也逐漸去掉。當株高長到1 m時,將離地面40 cm高莖蔓盤壓在混合基質中,上面再覆蓋10 cm厚的混合基質,作成畦面,澆透清水,同時保持畦面濕潤[6]。當盤在基質中的莖蔓上生出側根后,側根吸收水分、養(yǎng)分,進而增加對整個植株的水肥供應,保證絲瓜膨大生長期對養(yǎng)分的迫切需求。
當植株莖蔓爬到廊架上部之后,絲瓜主蔓長度達到2 m時,開始留一個側蔓,側蔓以上的主蔓開始留雌花坐瓜,傍晚人工輔助授粉,瓜坐住后保留一個瓜,其余打掉,摘除其余花朵,減少養(yǎng)分損耗,保證一個絲瓜迅速增大,當瓜長到預期長度時,可以不用進行植株調整,正常結瓜坐果即可,及時摘除老葉、黃葉。一般一株瓜秧保留1~2條絲瓜培育到理想長度后,可進行粗放管理[7,8]。
從絲瓜苗抽蔓后開始一周噴施1次葉面肥,結果期一周2次。當植株莖蔓爬到廊架上部之后,澆瓜類通用營養(yǎng)液,EC值控制在2.5 mS/cm左右,根據(jù)天氣及基質干濕情況,適時澆灌營養(yǎng)液。生長結果期還應經(jīng)常追肥,才能滿足植株莖葉和花果健壯生長的需要,用發(fā)酵好的豆渣、芝麻渣等按1∶30的比例對清水,澆灌植株,一周2次,期間澆灌清水。
玻璃溫室內(nèi)可根據(jù)需要調整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還可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等。
絲瓜為短日照作物,喜較強陽光,而且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溫差處理,利于雌花花芽分化,溫室內(nèi)白天提早遮陽,晚上降低溫度,從而加大溫差[9]。結果期若是陰天則補充光照,減少天氣因素對瓜條生長的影響。
絲瓜屬喜溫、耐熱性作物,生長發(fā)育的適宜溫度為20~30℃。夏季溫室內(nèi)進行降溫,冬季采取加溫措施,保證絲瓜生長的溫度。
絲瓜喜濕,空氣濕度為70%左右,植株生長良好,低于50%生長緩慢,空氣濕度不宜小于60%,保持70%~85%時,植株生長較好。通過溫室的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及時安排灌溉,調整空氣濕度。
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合理利用溫室調控內(nèi)部濕度、溫度、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做好防治工作。
9.1 主要病害
①霜霉病 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發(fā)病較重時用5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一周1次,連續(xù) 2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10]。
②灰霉病 用9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50%速克靈(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凱澤(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噴施[11]。
③白粉病 以預防為主,發(fā)病可用10%世高(苯醚甲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乙嘧酚懸浮劑1 000倍液噴施。
9.2 主要蟲害
①菜青蟲、夜蛾等 用4%魚藤酮乳油1 500倍液或200倍生綠蘇云金桿菌懸浮劑噴霧。
②潛葉蠅 用1%阿維菌素懸浮劑2 000倍液噴施。
絲瓜果實發(fā)育較快,每個絲瓜植株除保留1~2條較長的絲瓜觀賞外,其余絲瓜應及時采收。采收過遲,纖維化會加重,瓜質逐步老化,影響食用。一般情況下,從開花到商品性嫩瓜需要10~14天。當茸毛減少、瓜身飽滿、果皮柔軟時便可采收,采收時應輕摘輕放,注意不要將瓜藤折斷,以免影響生長和觀賞。
[1]戴澈,劉根新,許園園,等.絲瓜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進展[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6(10):167-170.
[2]陳華,王淑榮,劉永志.無公害絲瓜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園藝文摘,2010(12):159.
[3]馮春梅,陳海平,趙永彬,等.絲瓜臺絲2號的選育及栽培要點[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3(7):808-810.
[4]朱琳,李玉娟,韓文君.水培絲瓜及蛇瓜的栽培技術[J].農(nóng)業(yè)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09(6):34-35.
[5]袁建玉,施琴,楊興國,等.大棚長季節(jié)高密度吊蔓絲瓜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09(13):31-32.
[6]高柱,王小玲,嚴毅,等.幾個絲瓜品種設施栽培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10(15):183-186.
[7]李響,徐蕊,孫嘉蔚.觀賞型特長絲瓜栽培技術[J].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2010(2):116-118.
[8]殷成剛.特優(yōu)蔬菜金絲瓜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2016(6):85-90.
[9]高文瑞,徐剛,李德翠,等.大棚蘘荷/絲瓜高效立體栽培技術[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4(6):181-183.
[10]熊艷,王鶴冰,向華豐,等.黃瓜霜霉病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6(1):130-135.
[11]唐明,晉知文,謝學文,等.啶酰菌胺對黃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綜合評價[J].中國蔬菜,2016(2):51-55.
尚輝,北京中農(nóng)富通園藝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區(qū)學清路38號金碼大廈 B座1505室,100083,電話:15801189425,E-mail:shreed@163.com
鮑仁蕾,劉魯江,傅長智,陳燕紅,北京中農(nóng)富通園藝有限公司
張?zhí)熘?,通訊作者,北京中農(nóng)富通園藝有限公司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