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璇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基于跨文化認知視角的法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
張 璇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語言與文化的學習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跨文化交際指的是文化背景差異下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也是一種認知方式。跨文化交際是法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法語教學中,應從跨文化認識視角,遵循認知規(guī)律,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诖耍恼绿骄苛丝缥幕浑H與認知的基本理論,并提出了跨文化認知視角下的法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建議。
跨文化認知;法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
法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法語進行交際或利用法語去了解法語環(huán)境下的社會文化。學習法語,不僅應學習法語的語法、單詞等基本內(nèi)容,還應了解法語環(huán)境下的社會、文化等。語言和文化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在學習法語及其相關(guān)文化時,難免會對自我及他人的相關(guān)文化信息進行加工和塑造,而這一加工過程就是認知過程。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學習和運用法語即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跨文化交際過程出現(xiàn)的文化差異,尤其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更為鮮明。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法語認知能力及水平,縮小跨文化差異,提高法語教學效率,是當前法語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廣義上講,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zhì)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跨文化”則指的是跨越兩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由此可見,文化是語言的基礎(chǔ),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語言與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法語教學不僅要系統(tǒng)地講授法語相關(guān)內(nèi)容,還要講授法蘭西民族文化知識,只有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才能更好地運用法語,實現(xiàn)其交際功能。
認知指人獲得知識或?qū)W習的行為或本領(lǐng),是人認識世界的過程,包括了人的知覺、記憶、思維、言語等一系列的認識活動。語言與文化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結(jié)晶,認知是人類思維的過程。人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和傳承者,通過語言,人類可以表達自己的所感所知。語言、文化與認知三者是彼此互動、制約的關(guān)系。因此,引導學生了解法蘭西民族認知世界的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體系,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的。
跨文化交際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世界各國間的往來愈加頻繁,跨文化交際滲透到社會發(fā)展的各個領(lǐng)域之中。因為交際雙方的歷史、社會、習俗差異使其價值觀、行為準則、思維方式等也存在一定差異,難免會使跨文化交際過程出現(xiàn)誤解。據(jù)此,跨文化交際要求交際雙方對自我文化、他文化及共用語言者有足夠的認知。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要準確地接收、判斷、儲存、加工信息,才能成功完成跨文化交際。
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與其在交流活動中的表現(xiàn)息息相關(guān)。應用語言學教授,國際語言測試協(xié)會副主席Lyle F.Bachman認為,言語交際能力應是在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情景相結(jié)合的基礎(chǔ)上對人語言能力的定位。言語交際活動是參與主體不斷認知的過程,跨文化交際屬于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并不局限于對特定知識的死記硬背。在這種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下交際者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被打破。因此,要在法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要注重跨文化交際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如將課內(nèi)外教學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jù)某段時間內(nèi)所講授的課文內(nèi)容,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如觀看電影,法語歌接龍,情景會話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在法語交際實踐中提升學生認知水平,提高其法語交際能力。
在傳統(tǒng)法語教學中,輕思維、態(tài)度和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往往會使學生按照一種固定思維去思考法語表達方式,而這種固定思維與法蘭西民族人們的思維方式恰好存在差異性,最終不能使法語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不能達到提升學生法語交際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法語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認知水平,提升學生法語交際能力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法語語言知識、言語技能,還要重視傳授法蘭西民族文化背景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敏感性,強化學生的文化認知度。這樣,讓學生在應用自身所學法語知識進行法語交際時,便能夠在尊重中法文化差異的基礎(chǔ)上,成功地完成交際任務,從而真正地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如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中法文化差異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對中法文化差異的直觀了解的基礎(chǔ)上,尋找文化的契合點,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達到法語教學對學生認知水平與交際能力提升的目的。
影響當前法語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水平低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學模式的不合理,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等。首先,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法語教學過于注重學生法語知識的考核,而對法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程度不夠。而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法語人才應當是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法語人才。因此,我們在法語教學改革中要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模式,在法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滲透,擴大教學中的文化內(nèi)涵,加大文化導向的深度,讓學生認識到法語在實際應用中與中文之間的文化差異,以縮小跨文化交際障礙。其次,應通過教師隊伍的建設,改革教師隊伍中不合理的選聘制度、評價方式等,不斷提升教師自身教學水平,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法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1]金虹.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5,(11):80-85.
[2]林燕燕.論日語教學中學生文化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以跨文化非語言交際為視點[A].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Proceedings of 2013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ACSS 2013 V4)[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2013:4.
[3]趙芳.“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