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園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yè)中盛煤業(yè)宣傳部
辨析報紙新聞寫作與網絡新聞寫作
王柳園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yè)中盛煤業(yè)宣傳部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化的發(fā)展帶來的變化更是日新月異。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和高度普及,加速了網絡新聞寫作的發(fā)展進程,給傳統的紙質媒體帶來了挑戰(zhàn)。本文就報紙新聞寫作與網絡新聞寫作作為研究對象,簡要闡述了兩者的基本內涵,對兩者的區(qū)別進行了分析探討。
新聞寫作;報紙;網絡;差異
新聞,是新近發(fā)生事實的報道,是廣大群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實,是通過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等載體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
新聞從文體意義上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上的新聞專指“消息”,是對國內外新近或正在發(fā)生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人和事實的簡要而迅速的報道。廣義的新聞,是指及時報道新近發(fā)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現象的各種文章,包括消息、通訊,和兼有新聞、文學雙重特征的報告文學等等。
新聞具有準確性、公開性、真實性、及時性、針對性等特點,是現代社會信息傳播和共享的主要手段之一,對于國家及社會發(fā)展建設、信息共享、信息傳播都有著重要意義。
報紙新聞是指以報紙作為載體的新聞。報紙新聞是傳統的新聞媒介形式,在新聞發(fā)展史中一直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它的信息量大,具有分類齊全,對時間、地點和工具要求不高,報道深入等特點。報紙作為傳統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聞的傳播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網絡新聞發(fā)展迅速,給報紙新聞帶來了強烈的沖擊,但還是有一部分人通過閱讀報紙新聞獲得信息。這不僅是一種多年養(yǎng)成的個人習慣,更是因為報紙新聞往往在內容上更具深度,可以引導社會輿論,引發(fā)受眾反思,從而獲得了新聞愛好者的喜愛。
網絡新聞是主要以網絡這一新興媒體作為載體的新聞。網絡新聞通過對文字、圖片以及動畫、影像等的綜合利用,運用網絡平臺和技術進行新聞報道,具有全面快速、互動性強、時效性高和傳播渠道多等特點。
網絡新聞雖能整合大量新聞信息,使人們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多的信息,但也存在信息的不確定性和準確性、深度不夠等問題,隨著人們對網絡新聞的認識不斷加深,網絡新聞將向更深層次發(fā)展,對網絡新聞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報紙新聞主要是以報紙為載體進行新聞的傳播,例如《人民日報》、《紐約時報》等等都是著名的報紙新聞代表。報紙新聞的寫作具有及時準確、真實公開、針對性強、報道深入、分析透徹等的特點,方便與保存和查找,沒有閱讀時間的限制。
網絡新聞是借助網聯網實現的超文本信息的傳送。在及時性、信息內容分布、含量等方面優(yōu)于報紙新聞,但在準確性、真實性、內容的深度等方面遠遜于報紙新聞。
報紙作為新聞產業(yè)中較早的傳播媒介,對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以及人們生活以及思想的改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其自有的特點和風格。報紙新聞進行寫作時,其寫作的觀點不僅受到了報紙產業(yè)的限制,同時也受到了社會環(huán)境的限制。通常情況下,報紙新聞的寫作觀點意義在于暗示當前的社會本質,通過對新聞的報道,來實現對人們思想的積極引導,并使其關注到社會的發(fā)展,有效改善社會所存在的不良現象,具有嚴肅性、客觀性的特點。報紙新聞除了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備傳播和對輿論的正確引導的功能以外,還是政府的喉舌,為政府發(fā)聲這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受眾心理的關注,無法滿足人們對多元化信息資源的大量需求。
而對網絡新聞而言,其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多元化的寫作理念,基于受眾自身的心理需求來進行寫作。不僅實現了對新聞內容的搜索,獲取到廣泛的信息資源,滿足了受眾的基本需求,而且網絡新聞寫作觀點的發(fā)散性,更在傳播速度上優(yōu)于傳統的報紙新聞。也正因為網絡新聞創(chuàng)造性、多元化的寫作理念,新聞的傳播不在像是平面媒體上那樣被動地接受,而是可以在網絡上直接搜索自己需要或者感興趣的新聞,直接帶來的后果便是“標題黨”的大量產生。這些“標題黨”,在取名的時候大多采用獵奇、迷惑、夸大等之類的方式,以吸引網友們的眼球。甚至為了能夠讓網友關注、評論甚至是進行傳播,在主體寫作的時候也大多會挑選網友們感興趣的新聞進行放大,加強矛盾沖突性和故事性,這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了新聞媒體中最根本的客觀和公正。
報紙新聞的寫作主體大多是經過專業(yè)培訓,擁有專業(yè)理論知識、專業(yè)的文字功底與能力的新聞工作者。他們通過分析記者采集的報道內容,選擇其中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編寫,所以報紙的新聞報道更具真實性,容易獲得受眾的信任。
網絡新聞的寫作主體,則不再局限于專業(yè)的新聞工作者這一群體,而包容萬象,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多種社交平臺的興起為個體提供了發(fā)聲的渠道,讓信息生產、積累和傳播變得更加多元化。受眾積極參與網絡新聞寫作,更是體現了其交互性的特點。但也正是由于其多元化,網絡新聞寫作的質量與真實性都難以保證。大部分網友沒有接受過相關的專業(yè)訓練,很多內容僅是主觀臆斷并沒有加以核實就發(fā)布到了網絡平臺上,容易誤導受眾。
報紙新聞屬于線性寫作,通常具有固定的模式,其主要方式是文字。即便有時會根據版面的不同要求,配上一些與新聞內容相匹配的照片,但最主要的還是文字表達。
而網絡新聞,可以通過超鏈接、視頻、圖片、網頁等多種途徑,實現對新聞的創(chuàng)新性表達,并可以通過自身的主觀理解實現對新聞內容的重組,使讀者感受到不一樣的新聞內容。
總而言之,不論是網絡新聞還是報紙新聞,都在當代新聞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二者在寫作方面存在著差異性,但其新聞傳播目的始終沒有改變,依然是為了滿足受眾資訊需求。因此,報紙新聞媒體和網絡媒體只有強強聯合,相輔相成,良性競爭才能在新聞傳播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1]秦凱.報紙新聞寫作與網絡新聞寫作差異的分析和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6(11)
[2]孫曉巖.報紙新聞寫作和網絡新聞寫作的區(qū)別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