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師生互動是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怎樣的師生互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呢?下面簡要做出說明.
一、教師為主導者的師生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物理學習是困難的.此類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導致其對物理學習持消極態(tài)度,甚至產(chǎn)生抵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引導交流是非常有成效的.
例如,在講“量子”時,這種抽象的概念,無疑加大了學生學習的困難程度,導致物理基礎薄弱的學生對物理學習持消極態(tài)度.當我提出一個關(guān)于波粒二象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時,不少學生都皺起了眉.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第一時間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他們在草稿紙上涂畫起來,并積極翻閱課本.但是有些學生表面做出一副思考的樣子,當我走近時,他們甚至會裝出正在紙上打草稿的樣子.不過他們的草稿紙上,要么沒有實際內(nèi)容,要么只有一些粗淺的公式.有些學生甚至會假意翻看課本,但是課本中的內(nèi)容并沒有進去這些觀看者的腦海中.物理是一門有邏輯的學科.它要求學習者理解它的深刻含義.同時,物理考試中題目內(nèi)容是千變?nèi)f化的.不管題目怎樣變化,題目中所蘊涵的知識是不會變化的.因此,對物理的學習,一定要發(fā)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否則做再多題也是枉然.上訴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對物理學習是不利的.針對此現(xiàn)象,我以提問式的溝通方法,增強與學生的交流.通過提問,加大對不勤于思考學生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學生積極思考應對問題,提高了學習效果.“學習的痛苦是暫時的,學不到的痛苦是永遠的”.當我用提問式的師生交流方式對不積極學習的學生施壓時,他們只是有短暫的“痛苦”,但是得到了知識上的賠償.
二、開展課堂交流,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的學情,調(diào)整教學進度
課堂交流是指,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開展有關(guān)學習的無限制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包括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包括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物理的題目包含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解答題等.一般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掌握都是通過學生的作業(yè)來實現(xiàn)的.這種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方法存在明顯弊端,主要體現(xiàn)在:(1)一個題目的知識點,并不是單一的.如一道電磁方面的題目有可能涉及關(guān)于力學方面的問題.而學生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的答案錯誤可能是來自電學的,也可能是來自磁學的,還可能是來自力學的.學生需要加強哪方面的學習,教師無從得知.(2)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績.好成績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老師和父母的一個交待.出于對好成績的向往,不少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yè)甚至考試時都會選擇抄襲.分數(shù)是可以抄來的,知識確是抄不來的.這種現(xiàn)象,使教師無法把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3)有些學生雖然不會抄襲,但是在完成作業(yè)后出于對自己作業(yè)的不自信選擇和別人商量問題解決方法.他們最終可能理解了那道題目,但是對題目所包含的知識的掌握卻依然是欠缺的.(4)物理的學習內(nèi)容是很多的,學生所做題目的容量是有限的.學生所做題目往往只是包含某些知識點.通過題目來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全面的.在一次無限制的師生互動中,學生可以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與老師展開交流,教師也可以在學生暢所欲言中直觀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基于物理學習的無限制交流中,教師能及時、準確、直觀地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從而調(diào)整教學進度.
三、在師生互動中,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理解情況
在師生互動中,通過對學生的理解情況的掌握,教師可以將課堂的進度移交到學生手中.教師對物理的理解自然是深刻的.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難免以自己的接受能力作為判斷指標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
例如,在學習物理必修一時,學生都是剛剛從初中考進的,對速度和時間以及位移的理解是停留在表面的.此時,我講解用速度-時間圖象求位移的方法.學生在此之前并沒有接受過微積分的概念.在聽老師用微積分求位移時,學生心里是不能理解的,導致學生雖然可以從理論上知道題目的求解方法,卻沒有達到真正的理解.這種背誦式的學習方法,往往是不牢固的和易錯的.在背誦之初,學生憑借著瞬間記憶可以熟練解答出題目.久而久之,他們會淡忘解答的方法,他們會記錯甚至完全忘記物理公式.而理解式的學習方法,學生在長時間后還能準確知道問題的解決方法.必修一是整個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部分,充分掌握必修一的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在問題出現(xiàn)后,我積極反思教學中的失誤,了解學生理解知識的情況,加強師生互動,優(yōu)化教學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