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銀泉
如果把我的人生比喻成一條起航的船,那娘家就是我的港灣。爸媽的舐犢之愛,妹妹的手足之情,我對娘家的信賴與依賴,是這條船能在人生的大海上乘風破浪的動力和船帆。
我出生于1970年,年少時爸媽愛我至深,每天小米飯和必不可少的雞蛋養(yǎng)大了我。小時候我曾咳嗽氣喘,媽媽打聽了許多偏方為我治?。合扇苏迫獬措u蛋,香油煎雞蛋,西瓜瓤里倒上稍許紅酒吃瓤……年長的鄰居們看媽媽焦急,都對媽媽說,女孩成年后這病自然就會好的。借大家吉言和媽媽的關心,果然十幾歲時我的病完全好了。上小學時,學校布置捋槐樹葉子、拔青草等任務都是爸媽幫我完成的。我唯一讓爸媽驕傲的是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基本是全班第一。剛上初中時,因爸媽對我姐妹的飲食營養(yǎng)補充得好,我姐妹這一階段都胖乎乎的。記得初一分班時,我穿著媽媽給我做的扎著腰帶的新連衣裙排隊進班級,后面一男同學,噗哧笑出了聲,許是笑我胖。我不好意思極了,回家說給爸媽聽。爸爸開導我:你胖給鄧小平爺爺爭光呢!一顆少女敏感的心頓時平靜了。初中離家六七里,爸爸怕我騎大自行車不方便,給我買了一輛新的藍白相間的小自行車,車把和車座是紅色的,漂亮極了,車輪盤是大的,騎車時輕便趕路。爸爸說,這自行車全煙臺就進貨兩輛。爸爸在我所在的初中伙房任司務長,伙房的叔叔們見到我都叫我“大小姐”,可見爸媽慣女兒出名。爸媽在煙臺給我買的漂亮風衣,過年買的上海生產(chǎn)的大衣,教我的女老師羨慕地打聽爸爸是在哪兒給女兒買的時髦衣服。我能報答爸媽的還是我的好成績,在初升高考試中,我們這級六個班應屆生只考上高中八個人,我是唯一的女生。
上高中后,到離家50里地的福山住校,男同學都搭伴騎自行車上學。那時,汽車少沒有直達福山的車,爸爸騎車送我到5里地外的八角車站坐車,我坐車到煙臺后再轉乘到福山的車。就這樣勞累爸爸和花車費,爸媽也不舍得我騎那么遠的自行車。每周回家時妹妹騎著我的小自行車到八角站接我,我再帶著妹妹回家。我回家臨上學時,家里爸媽可忙開了,燒火的,炒菜的,為我準備帶到學校吃的菜。每天一個雞蛋,麥乳精是必須的,然后根據(jù)時令給我準備菜。家里燉的排骨我吃不完怕壞了,敞開飯盒蓋放在三樓教室外的窗臺上,再吃時上面浮了一層土。常常爸媽要找住在爸爸單位的高中老師捎好吃的給我,要找我村在我高中學校旁的單位上班的鄰居捎好吃的給我……我能報答爸媽的依然是我的好成績。記得我在高中級部考了第十六名,媽媽高興地要對親鄰說,我囑咐媽媽:別說了,別給我夸驕傲了。妹妹在我小盒里寫的:管住自己,好好學習。想懈怠時,看到妹妹的留言,又鼓足了干勁。為讓全家過個高興的春節(jié)我也要帶好成績回家,這都是我努力學習的動力。不負全家所望,1989年我以超出本科分數(shù)考上了大學,我是我村文化大革命恢復高考后第一個大學生。有我的榜樣,妹妹也在1994年考上了大學。
我畢業(yè)工作,戀愛結婚生子,全家都在支持著我,幫助著我。全家搬到開發(fā)區(qū)的樓房住,我兩口子還在八角上班,兒子中午就在姥姥小姨家吃飯,胖胖大大的兒子,瘦瘦的妹妹總用小電動車馱著他回她家吃飯(那時妹妹還沒買家庭轎車)。我學車、買樓、賣樓、買車、出租樓房,都有我全家對我伸出的援手。直到我現(xiàn)在在開發(fā)區(qū)置業(yè)五六處。
每到假期,妹妹研究線路聯(lián)系旅行社訂票……領著我全家三口游遍了祖國的東西南北中。這使我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博大了胸襟。
我們全家是一個奮發(fā)的、掙錢的團隊,是相親相愛互相牽掛的集體,是我永遠的避風港。今生有幸成為親人,真是我的造化。愿老天賜與善良、愛助人(這將以另外的文章呈現(xiàn)讀者)的家人吉祥如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