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霞
摘要:鉗工實訓課,被學生評價為最苦、最累的專業(yè),因此上課時不愿動手的人較多。他們這樣的認識在學生們中間是很普遍、很有代表性的。為了更好地提高鉗工實訓效果,就需要實訓老師在實訓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興趣。
關鍵詞:鉗工實訓 興趣激發(fā)
〔正文〕:
鉗工是機械類行業(yè)不可缺少的工種,它的應用范圍很廣,在工廠中有“萬能工”之稱。隨著生產(chǎn)技術的發(fā)展,對鉗工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樣對職業(yè)學校鉗工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鉗工動作的技術性與技巧性很強,要掌握鉗工的基本要領,成為一名合格的鉗工,就必須把鋸割、銼削、鉆削等這些看似簡單但枯燥無味,且又大量消耗體力的基本動作重復成百上千次。對于一般學生來說,練幾次還饒有興趣,覺得鉗工實訓如此簡單、有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興趣就會大減,甚至產(chǎn)生厭煩心理。因此,如何培養(yǎng)、激發(fā)與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鉗工實訓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二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激發(fā)與保持學生的實訓興趣。
一、尋找合適的教學引導策略:
1.趣味引入:首先要抓好本課程的教學特點,不能片面地以知識傳授為重點,而是要從教材內容的特點入手,充分挖掘各種趣味性因素,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把書教 “活”,教得 “趣味盎然”,使學生學“活”,學得 “津津有味”,向45 分鐘要效益,從而達到熟練地掌握鉗工技能,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趣味探究: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職專生綜合素質較低,學習主動性不夠,不愿去獨立學習和理解書本知識,養(yǎng)成散漫的性格,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接受能力不夠。但是他們在動手操作能力方面并不比其他學生差,這或許是興趣使然,興趣讓他們不喜歡思考,喜歡實際操作,所以趣味探究就顯得尤其重要。趣味探究性學習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施瓦布教授在 “教育現(xiàn)代化運動” 中倡導的。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以 “科學家” 的身份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技能,培養(yǎng)能力。從廣義上理解,?探究性學習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它不受時空、形式、內容的限制。從狹義上理解,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chǎn)生過程,進而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合作增趣: “合作學習”關鍵是要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上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讓學生 “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 ,這種做中學的能力對學生的一生也是有積極意義的。當今社會,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比單純的知識掌握更為重要,所以作為教師應堅持不懈地探討,充分利用課堂,提供條件,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為他們將來踏上社會,適應社會,做更多更長遠的準備。
4.展示以前學生所做的工件:制做一個學生作品展示柜,把以前學生所做的工件,特別是省市級比賽的樣題作品放在里面,寫上工件的名稱、班級、姓名,并告訴他們,他們將在實訓中做這些工件,如果努力他們也能做到,并可能比他們做得更好也能展示。給學生們以期待,鼓勵他們,樹立他們學好鉗工的信心。
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的思路是先用后懂,邊用邊學,旨在引導學生先感興趣后主動學習,先發(fā)現(xiàn)問題后解決問題?!绊椖拷虒W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模式。按照教學大綱,除學習教材之外,還引導和訓練學生主動查找和運用其它資料,通過學習一門課程,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其它課程的知識和技能。最終教會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注重操作技能訓練,更重要的是切實提高學生的心智技能。項目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是:
1.劃分小組:由于下實訓車間的班級人數(shù)較多,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之前我對每個學生都做了深入調查研究,對學生的思想表現(xiàn)、各科入學成績、性格愛好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采用了互補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組,即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相互搭配,這樣有利于學困生的轉化,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優(yōu)等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相互搭配,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借鑒;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生相互搭配,可以各自發(fā)揮優(yōu)勢,相互學習。
2. 確定實訓項目內容:由于中專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在確定項目內容時,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能力定為目標,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目標融入任務中,使任務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用學生們感興趣的工件進行實訓比如制作鑷子,螺母,錘頭,鑰匙等等,在訓練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讓學生們覺得學鉗工容易有趣有收獲且實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任務布置:在每個項目進行教學之前,要講清任務,結合當前學生愛好動態(tài),明確任務目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布置任務時,結合學生的實際,任務設置難易適中。
4.任務實施:在向學生講清楚要做什么后,要讓他們知道怎么做,指導他們想辦法、找思路,特別是對學困生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最終使學生都能順利完成任務。具體做法是改變以往讓學生馬上分析加工圖紙,確定加工步驟和方法的教學方法。而是先讓學生按分好的小組進行討論,確定加工方法,教師在幾個小組之間進行適時的指導。這樣,學生由被動地聽轉變?yōu)橹鲃拥貙W,學生都帶著極大的興趣完成工件的加工。在學生操作之前,要對學生技能操作規(guī)范以及安全意識進行強調。
5.學生完成任務的評價: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按照任務配分權重對學生的工件進行評分。然后,把學生所加工的工件集中在一起,進行討論和總結??上茸尭餍〗M代表依次發(fā)言,其他小組提出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最后作出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是學生完成工件的評分,還包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等的評價。在評價時多褒獎少貶低,以激發(fā)學生進行后續(xù)知識學習的興趣。
三、加強指導,注意勞逸結合,增強實訓教學的實效性:
受應試教育影響,實訓教學也容易出現(xiàn)“滿堂灌”的現(xiàn)象,可是鉗工實訓教學和別的實訓課程不同,體能消耗較大,如果45分鐘不間斷地訓練,學生不僅感到勞累也會厭煩,從而減低學習的興趣。因此合理的安排一些討論同時讓學生休息,以便更好地訓練。
總之,實訓教師要重視訓練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謝增明主編.《鉗工技能訓練》—4版[M]北京:中國勞動保障出版社,2005.
[2]《鉗工生產(chǎn)實習》編委會[M]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5.
[3]徐冬元主編.《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