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艷
《竹石》是“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燮(xiè)(又名鄭板橋)的一首題畫詩。鄭板橋的詩、書、畫,堪稱三絕,他尤其擅長畫蘭草竹石。這短短的四句詩,仿佛就是一幅畫:亂崖之下,幾枝青竹傲立于風中,它們是那么挺拔,深深扎根于巖石,頑強地生長著。
竹 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第一句中的“咬”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竹子的頑強。在這首詩里,竹石渾然一體,竹石相依,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
后兩句中的“千磨萬擊”與“東西南北風”寫出了竹子所經(jīng)受的重重考驗,每一根瘦瘦的巖竹,都堅強地挺立著。這一根根挺立的翠竹,又讓小讀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聯(lián)想呢?
綠色的劍
無錫市錫山實驗小學 羅元浩
一把把綠色的長劍
深深插進巖縫里
東風來拔
西風來拔
南風來拔
北風也來拔
東西南北風使足勁
誰也拔不出
這一把把綠色的劍
依舊
深深 深深
扎在青山上
羅元浩同學的這首詩,把一根根立于巖石上的翠竹,想象成一把把綠色的長劍,特別具有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