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琮倪
從前有個(gè)富商,他養(yǎng)著一頭好吃懶做的驢子。這頭驢子每天不是在吃草,就是在太陽地里睡懶覺。
有一天,商人帶著那頭懶惰的驢子去買鹽,驢子心想:唉,這個(gè)主人,不多給點(diǎn)吃的,就知道讓我馱這馱那,真是煩死我啦!驢子慢悠悠地走著,心里一百個(gè)不情愿……
終于走到了買鹽的地方,驢子的主人買了滿滿的幾大袋子鹽,將如同小山一樣的鹽馱在了驢子的背上。驢子頭低著,眼里充滿了紅血絲,傷心得不得了。
走呀走……他們來到大山里,山里有一座又長又滑的石橋,橋下有條長長的小河,商人牽著驢,驢在滑溜溜的石橋上無精打采地走著。
突然,驢子后腿一蹬,一下子失足跌進(jìn)了河里。驢子用四蹄使勁撲騰著,好像在說:“主人,快救救我吧!”溪水很快把鹽融化了,驢子浮了上來,咦?背上怎么沒有分量了?驢子心想:太好了,原來鹽一到水里就融化了呀!以后主人讓我馱多少鹽都不怕了!
過了不久,商人又帶著驢子去買鹽,驢子邁著輕松的步子昂著頭走在路上,它暗想:“讓我馱再多的鹽我也不怕了!”他們來到了買鹽的地方,商人買了許多鹽。在路上,驢子心想:馬上就到山里了!一走上又滑又長的橋時(shí),驢子故意滑倒,掉進(jìn)河里。
商人很懊惱,他懷疑這次是這頭討厭的驢子在搗鬼。商人想:“想跟我搗鬼?沒門!”于是,第二天,他帶著驢子來到了市場上,買了幾袋子棉花。驢子心想:“棉花雖然不特別重,但是我也煩?!?/p>
同樣,在經(jīng)過那座石橋時(shí),驢子又故意滾進(jìn)冰涼的水里。這下子可不得了,背上的棉花如同一雙大手一樣使勁把它往水下壓。驢子納悶:為什么棉花變重了呢?眼看自己要沉下去了,它用四蹄使勁地?fù)潋v著……
老師評說
驢子馱東西時(shí)的神態(tài)、動作因?yàn)樾睦淼淖饔米兓苊黠@,第一次,因?yàn)槁裨菇o它吃的東西少卻讓它馱重物,所以“驢子頭低著,眼里充滿了紅血絲,傷心得不得了”;第二次因?yàn)橹利}遇到水就融化,所以“邁著輕松的步子昂著頭走在路上”。心理活動的描寫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符合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