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焯
你見過龍卷“蜂”的奇觀嗎?我見過一次。田里整齊地擺放著幾十個蜂箱,蜜蜂正忙進忙出地采著油菜花蜜。我舉目遠眺,欣賞著那一片金黃的花海。突然,一陣陣“嗡嗡嗡嗡”的聲音鋪天蓋地一般響起來。我抬頭一看,一群群蜜蜂發(fā)瘋似的從蜂箱里涌出來,漫天飛舞,漸漸匯成一個不斷擴大的龍卷“蜂”,蜂潮黑壓壓一大片,遮天蔽日。它們在空中不斷盤旋飛舞,似乎找到什么東西后,那黑壓壓的龍卷“蜂”便以“烏云壓城城欲摧”之勢向一棵樹沖了過去。我們都被這陣勢吸引住了,但不明白蜜蜂為什么突然發(fā)狂。這時,陪我們同去的養(yǎng)蜂專家為我們解開了疑惑,這是蜜蜂的“自然分家”現(xiàn)象。因為新一代蜂王要出王胎了,一箱蜂里不能容納兩只蜂王。為了避免老蜂王帶著眾多的“人馬”遷到野外去,白白造成損失,養(yǎng)蜂人眼疾手快地從蜂箱里把老蜂王抓住,關(guān)在小盒子里,塞進草帽,掛在樹上。工蜂們嗅到了老蜂王發(fā)出的氣味,就一股腦兒往外飛,追隨蜂王而去,才刮起了這壯觀的龍卷“蜂”。大約十幾分鐘后,“嗡嗡”的聲音小了點,龍卷“蜂”也沒那么猛烈了。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我頂著漫天飛舞的蜜蜂,冒著隨時被蟄的危險,向那棵掛了帽子的樹小心翼翼地靠攏。我悄悄地蹲下去,抬頭一看,驚訝地發(fā)現(xiàn)才一會兒工夫,帽子底下就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個足球一般大的蜂球。當我想再走近一點點時,一陣刺痛從手指尖傳來,原來一只暴脾氣的蜜蜂狠狠地“親吻”了一下我的手指,我“哇哇”大叫,急忙后退。
媽媽幫我拔出了蜜蜂的針,還給我講了小時候看外公捉回“出走”的蜜蜂的事。以前,外公家也養(yǎng)過蜜蜂。一次,大人們不在家,老蜂王帶著它的一部分“人馬”飛到屋對面的山上去了。媽媽悄悄跟蹤,記住了蜜蜂“安營扎寨”的那棵樹。等外公回來后告訴了他。外公不慌不忙,等天快黑的時候,搬著空蜂箱,拿著幾炷香悄悄爬上那棵樹,把蜂箱擱在蜂巢旁邊的樹杈上,在另一邊點燃香火,慢慢用香火把蜜蜂逼進蜂箱。后來外公把“出走”的蜜蜂“捉拿”回家了,還獎了媽媽一些蜂蜜吃。媽媽回憶起吃到外公獎勵的蜂蜜時,臉上還洋溢著甜蜜的笑容。
回家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是蜜蜂帶給我的震撼。小小的蜜蜂因有強大的凝聚力才引發(fā)了這壯觀的龍卷“蜂”。那人類呢?
有眼,有心,才有好文
小蜜蜂的勤勞精神一直被大家所歌頌,作者卻能另辟蹊徑,從“分巢”來解讀蜜蜂,此為第一贊!對于成群的蜜蜂,作者可沒露怯,反而近前認真觀察,將蜜蜂分家這一情形映入腦中,流于筆下,此為第二贊!不甘于眼前,能深入了解這一行為背后的道理,此為第三贊!結(jié)尾再以回憶形式講述身邊故事,留下疑問,引起讀者深思。此為第四贊!不隨波逐流,不流于形式,不敷衍了事,不淺嘗輒止,這才是寫好作文的秘訣?。ㄇ?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