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濱海鹽土區(qū)4種典型耐鹽植物鹽分離子的積累特征①

        2017-09-03 10:34:11劉雅輝王秀萍劉廣明孫建平姚玉濤楊雅華
        土壤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植物

        劉雅輝,王秀萍,劉廣明,孫建平,姚玉濤,楊雅華

        ?

        濱海鹽土區(qū)4種典型耐鹽植物鹽分離子的積累特征①

        劉雅輝1,王秀萍1,劉廣明2,孫建平1,姚玉濤1,楊雅華1

        (1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濱海農(nóng)業(yè)研究所(唐山市植物耐鹽研究重點實驗室),河北曹妃甸 063299; 2土壤與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xué)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為了篩選降鹽效果優(yōu)良的適宜植物材料以合理利用耐鹽植物改良濱海鹽堿地,本研究通過田間試驗系統(tǒng)探究了鹽地堿蓬、田菁、紅麻和高丹草的鹽分離子積累特征。結(jié)果表明:4種植物地上生物量在成苗期和成熟期均為總生物量的80% 以上,且大小為田菁>紅麻>鹽地堿蓬>高丹草。高丹草和紅麻對K+、Ca2+的吸收運輸能力最強,鹽地堿蓬和田菁對Na+的吸收運輸能力最強。根據(jù)各鹽分離子占植物積累總鹽分的比例,高丹草對K+積累量高于其他離子;田菁在成苗期主要積累K+,在成熟期主要積累Cl–和Na+;紅麻主要積累Cl–和K+;鹽地堿蓬主要積累 Na+和Cl–,其體內(nèi)的Na+和Cl–分別占積累鹽分總量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余植物。從成苗期到成熟期的生長過程中,鹽地堿蓬表現(xiàn)出Na+積累比例持續(xù)下降,Cl–積累比例逐漸升高的趨勢;田菁和高丹草表現(xiàn)為Na+和Cl–積累比例均升高;紅麻的Na+和Cl–積累比例則表現(xiàn)為逐漸下降趨勢。鹽地堿蓬、田菁和紅麻是濱海鹽土改良的優(yōu)良植物材料。

        濱海鹽土;植物材料;鹽分離子;吸收與積累

        土壤鹽漬化及次生鹽漬化現(xiàn)象日趨嚴(yán)重,是制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障礙因子之一,也是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因素[1-3]。濱海鹽土是鹽漬土的一種,主要分布于我國沿海地區(qū),其土壤氯化物鹽含量高,土質(zhì)黏重,通氣性差,一般植物生長困難,大多是光板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嚴(yán)重制約了區(qū)域農(nóng)業(yè)發(fā)展及宜居環(huán)境的建設(shè)。因此,鹽堿地的改良利用是一個長期的、復(fù)雜而重要的任務(wù)。近幾年來,植物改良鹽漬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即通過篩選適應(yīng)鹽環(huán)境、具有一定經(jīng)濟價值的優(yōu)良耐鹽植物品種來開發(fā)利用鹽堿地。許多研究表明,種植耐鹽植物改良鹽堿地是最有效、最根本、最長遠的一項改良措施[4-7]。因此,因地制宜篩選、種植具有土壤脫鹽效果的耐鹽植物,對治理鹽堿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nóng)業(yè)可循環(huán)持續(xù)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耐鹽植物包括鹽生植物和非鹽生耐鹽植物,它們都是通過自身的特有組織結(jié)構(gòu)降低鹽分毒害,適應(yīng)鹽環(huán)境。目前國內(nèi)外有關(guān)植物的耐鹽性及耐鹽機制方面已有一些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植物間存在較大差異[8-14]。鹽地堿蓬是藜科植物中一種典型的稀鹽鹽生植物,通常生長在鹽漬化土壤中,其繁殖力極強,生產(chǎn)力較高,可在pH>10、含鹽量>0.48% 的土壤中存活[15]。其葉片或莖的組織結(jié)構(gòu)中存在大量薄壁組織,可有效增加植物貯水能力,確保提供植物體正常生長和發(fā)育所需的水分;還具有將從外界吸收的無機離子隔離到液泡中的區(qū)域化能力,這樣既降低了細胞質(zhì)中的鹽離子濃度,又降低了細胞的水勢,從而抑制了鹽離子的毒害作用。因此鹽地堿蓬作為一種典型的鹽堿地指示植物,具有優(yōu)良的耐鹽堿性,是改良鹽堿地的理想材料。田菁是豆科田菁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田間、海邊及濕地,耐潮濕和鹽堿,是改良鹽漬土的優(yōu)良植物[16],其莖葉可作綠肥及牛馬飼料,莖皮纖維可代替麻,種子含有豐富的半乳甘露聚糖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殷云龍等[17]、張立賓等[18]都認為田菁在降鹽改土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紅麻是錦葵科木槿屬一年生韌皮纖維性植物,在紡織和造紙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具有耐旱、耐鹽堿、耐貧瘠、纖維產(chǎn)量高等特性,適于種植在適度鹽漬土中,是極具潛力的耐鹽、脫鹽和高產(chǎn)的經(jīng)濟作物,被譽為“世紀(jì)的優(yōu)勢作物”和“未來派作物”。張加強等[19]、楊建[20]對紅麻不同種質(zhì)資源進行了鹽堿地適應(yīng)性和耐鹽性研究,篩選出適宜鹽堿地種植的品種。陳濤等[21]對紅麻幼苗生長及其抗氧化機制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過氧化氫酶和谷胱甘肽還原酶可能在紅麻幼苗抵御鹽害時起較重要作用。高丹草是高粱和蘇丹草遠緣雜交而成的新型牧草,具有較強的抗旱、耐鹽堿能力,同時也能改良土壤。根據(jù)愛達荷州土壤學(xué)家介紹,高丹草可以在土壤中釋放大量的CO2,CO2可以把土壤中的鹽分游離出來,然后,通過降水或灌溉把鹽分從土壤中排出[22]。趙海明等[23]對不同類型高丹草品種進行了耐鹽性比較研究,篩選出耐鹽性強的品種。

        縱觀以上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些鹽生植物的離子吸收特性、抗鹽機制及非鹽生耐鹽植物品種的鹽堿地適應(yīng)性篩選方面,較少涉及非鹽生耐鹽植物抗鹽機制及離子吸收特性方面的研究,尤其對比鹽生植物和非鹽生耐鹽植物不同生長時期對濱海鹽土鹽分的吸收、運移及降鹽改土最佳刈割時期的研究更鮮有報道。本研究在濱海鹽土環(huán)境下,開展鹽生植物鹽地堿蓬和田菁、耐鹽植物高丹草和紅麻在不同生育時期對鹽分離子的吸收、運輸及積累特性的研究,以期篩選出降鹽效果好的優(yōu)良材料和最佳收割時期同時也為合理利用耐鹽植物,梯次推進改良濱海鹽堿地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試驗區(qū)為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qū)生態(tài)城(118°33′ 40.82″E,39°09′39.35″N),土壤類型屬于退養(yǎng)還灘的濱海鹽土,試驗區(qū)土壤主要鹽分類型為NaCl,具體離子含量見表1。

        1.2 試驗材料與方法

        選取一年生草本植物藜科堿蓬屬鹽地堿蓬((Linn.) Pall.)、豆科田菁屬田菁((Retz.) Poir.)、錦葵科木槿屬紅麻(Linn)和禾本科高粱屬高丹草((L.) Moench ×(L.)Stapf) 為試驗材料。鹽地堿蓬和田菁為鹽生植物,紅麻和高丹草屬于耐鹽植物。植物種子均由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濱海農(nóng)業(yè)研究所鹽堿地改良與利用研究室提供。試驗采用完全隨機排列設(shè)計,于2015年5—10月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qū)生態(tài)城進行,小區(qū)面積6 m2,每個小區(qū)種植一個品種,每個品種設(shè)置3次重復(fù),共12個處理,試驗總面積72 m2。采用人工開溝條播播種,根據(jù)不同植物的特性安排株行距。試驗期間,分別在播種完、出苗期、齊苗期及幼苗期進行4次滴灌,確保苗子生長旺盛一致,總灌水量為3 000 ~ 3 300 m3/hm2。播種前施用有機肥3 ×104m3/hm2,腐殖酸肥5×105kg/hm2,復(fù)合肥2×105kg/hm2,7月底追施復(fù)合肥2×105kg/hm2。

        1.3 樣品采集及測定

        播種前采集試驗區(qū)土壤樣品,在成苗期和成熟期采集植物樣品及根際土壤。每個重復(fù)隨機取1 m ×1 m的樣方3個,測定每個樣方的生物量,并且將植物按不同器官分離烘干,按王寶山和趙可夫[24]方法進行,略加改動,測定主要鹽分離子Na+、K+、Ca2+和Cl–。其中Na+、K+、Ca2+含量用普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Cl–濃度采用AgNO3滴定法測定。每個指標(biāo)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植物的選擇運輸系數(shù)和選擇吸收系數(shù)參照文獻[25-26],公式如下:

        式中:[]ds,[]dx為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K+或Ca2+含量,[Na+]ds、[Na+]dx為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Na+含量。

        式中:[]p為植株全株K+或Ca2+含量,[]s為根際土壤中K+或Ca2+含量,[Na+]p為植株全株Na+含量,[Na+]s為根際土壤中Na+含量。

        1.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20.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植物生物量比較

        從地上部生物量來看(表2),在成苗期高丹草、田菁、紅麻和鹽地堿蓬間存在顯著差異,田菁顯著高于其余3種植物;在成熟期,除田菁和紅麻間差異不顯著外,其余均達顯著差異水平,田菁地上生物量最高,為高丹草、紅麻和鹽地堿蓬的1.08倍、1.01倍和1.05倍。從地下部生物量來看(表2),成苗期和成熟期的規(guī)律一致,除了田菁和紅麻之間沒有差異外,其余間均差異顯著。成苗期田菁的地下生物量最高,是高丹草、紅麻和鹽地堿蓬的1.33倍、1.1倍和2.2倍;成熟期鹽地堿蓬最大,是高丹草、田菁和紅麻的1.27倍、1.11倍和1.15倍。從成苗期到成熟期生物量積累看,高丹草、田菁、紅麻和鹽地堿蓬地上部分別積累了1.96×104、1.99×104、1.97×104和1.99×104kg/hm2,地下部分別積累了1.50×103、1.68×103、1.63×103和1.98×103kg/hm2??梢?,從成苗期到成熟期,地上生物量積累最快的為鹽地堿蓬和田菁,地下部生物量積累最快的為鹽地堿蓬,其次是田菁、紅麻和高丹草,而且4種植物的生物量主要積累于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所占比例較小。

        注:同列數(shù)據(jù)小寫字母不同表示不同植物生物量間的差異達到<0.05顯著水平,下同。

        2.2 不同時期植物體內(nèi)的鹽分離子含量

        從成苗期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4種主要鹽分離子的含量來看(圖1),4種植物的K+、Na+和Cl–含量均為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Ca2+含量除了田菁地下高于地上外,其余植物均為地上高于地下。圖1A可以看出4種植物地上部的K+、Na+和Cl–含量均存在顯著差異,K+含量最高的是田菁,Na+和Cl–含量最高的是鹽地堿蓬;Ca2+含量最高的是紅麻。圖1B中看出,4種植物地下部分K+、Cl–含量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均為田菁最高,鹽地堿蓬次之;Ca2+含量是田菁最高,與高丹草、紅麻和鹽地堿蓬的差異達顯著水平,而后三者間沒有顯著差異;Na+含量是鹽地堿蓬最高,顯著高于其余3種植物,高丹草和紅麻間Na+含量差異不顯著。

        圖2為成熟期地上和地下部分主要鹽分離子含量??梢钥闯觯?種植物的K+、Ca2+和Na+含量為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Cl–含量除了紅麻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相同外,其余植物也是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從圖2A可以看出,4種植物地上部分K+、Ca2+、Na+和Cl–含量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K+含量最高為高丹草,鹽地堿蓬最低;Ca2+含量最高為紅麻,鹽地堿蓬最低;Na+含量最高為鹽地堿蓬,其次是田菁、高丹草和紅麻;Cl–含量最高為田菁,其次是鹽地堿蓬、高丹草和紅麻。圖2B顯示,4種植物地下部分除了K+外,Ca2+、Na+和Cl–含量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K+含量最高為鹽地堿蓬,田菁最低;Ca2+含量最高是高丹草;Na+含量最高是鹽地堿蓬,紅麻次之;Cl–含量最高是紅麻,鹽地堿蓬次之。

        2.3 植物對鹽分離子的選擇性吸收

        根據(jù)不同植物體內(nèi)各鹽分離子的分布情況可知,不同植物對鹽分離子具有選擇吸收的特性。和分別表示植物對離子的吸收和運輸系數(shù),其值越大,表示植物對抑制Na+、促進K+和Ca2+吸收和運輸能力越強;反之,則說明對Na+吸收能力越強。從表3可以看出,無論成苗期還是成熟期4種植物對K+吸收系數(shù)大小順序都為高丹草>紅麻>田菁>鹽地堿蓬,運輸系數(shù)與其一致。對Ca2+吸收和運輸系數(shù)大小順序為紅麻>高丹草>鹽地堿蓬>田菁??梢姡瑢+和Ca2+具有較強的選擇吸收與運輸能力的為高丹草和紅麻,對Na+具有較高選擇吸收能力的為鹽地堿蓬和田菁。

        表3 不同植物對鹽分離子的吸收及運輸系數(shù)

        2.4 植物地上部鹽分離子的積累

        表4縱向比較可以看出,在成苗期和成熟期4種植物的不同鹽分離子積累具有明顯差異。成苗期K+積累量最高是田菁,顯著高于高丹草、紅麻和鹽地堿蓬。Ca2+積累量最高是紅麻,顯著高于高丹草、田菁和鹽地堿蓬。Na+和Cl–積累量最高是鹽地堿蓬,分別為177.51 kg/hm2和166.40 kg/hm2,顯著高于其余3種植物;鹽地堿蓬Na+積累量分別為高丹草、田菁和紅麻的81.80倍、8.92倍和2.88倍;Cl–積累量分別為高丹草、田菁和紅麻的7.73倍、1.63倍和1.29倍。成熟期K+積累量最高是高丹草,為2 972.96 kg/hm2,顯著高于其他3種植物;Ca2+積累量最高仍是紅麻,為高丹草、田菁和鹽地堿蓬的2.32倍、4.81倍和15.32倍;Na+積累量為鹽地堿蓬最高,達2 113.83 kg/hm2,分別為高丹草、田菁和紅麻的3.56倍、1.49倍和5.58倍;Cl–積累量為田菁最高,達3 477.18 kg/hm2,和鹽地堿蓬(3 023.06 kg/hm2)差異不顯著,二者顯著高于高丹草和紅麻。從總鹽分積累來看,4種植物總鹽分積累量隨時間的增加不斷遞增,從成苗期到成熟期增加幅度非常大。成苗期鹽地堿蓬總鹽分積累量顯著高于高丹草、田菁和紅麻,分別高出376.58%、22.69%、14.20%。成熟期田菁、高丹草總鹽分積累間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鹽地堿蓬和紅麻。表4橫向比較還可以看出,每種植物對不同離子的積累量也各不相同。成苗期高丹草對K+積累量高于其余離子的積累,占總鹽分積累比例為68.39%,對鹽脅迫離子Na+和Cl–的積累比例為2.76% 和27.35%。田菁對K+積累比例為58.54%,對鹽脅迫離子Na+和Cl–的積累比例分別為6.51% 和33.34%。紅麻對Cl–的積累比例最大,為39.27%;對K+、Ca2+和Na+積累比例為31.76%、10.17% 和18.79%。鹽地堿蓬主要積累 Na+和Cl–,積累比例分別為47.36% 和44.40%。成熟期高丹草對K+積累比例仍高于其余離子,對鹽脅迫離子Na+和Cl–的積累比例為9.98% 和35.73%。田菁對鹽脅迫離子Na+和Cl–的積累比例高,分別為22.39% 和54.84%。紅麻對Cl–的積累比例仍最大,為38.37%;對K+、Ca2+和Na+積累比例為26.09%、21.68% 和13.86%。鹽地堿蓬仍主要積累Na+和Cl–,積累比例為38.62% 和55.24%,對其余離子積累較少??梢?,成苗期鹽地堿蓬對Na+和Cl–積累比例明顯高于其余植物,其次為紅麻、田菁和高丹草。成熟期鹽地堿蓬對Na+和Cl–積累比例仍然明顯高于其余植物,其次為田菁、紅麻和高丹草。從成苗到成熟的生長過程中,4種植物對兩種鹽分脅迫離子的積累比例變化也各有不同,鹽地堿蓬表現(xiàn)出Na+積累比例下降,Cl–積累比例升高的趨勢;田菁和高丹草一致,表現(xiàn)為Na+和Cl–積累比例均升高;而紅麻則表現(xiàn)為下降趨勢。

        表4 4種植物不同時期地上部鹽分積累量(kg/hm2)

        3 討論

        植物改良鹽漬土即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鹽分離子,通過刈割植物帶走鹽分,從而降低土壤鹽分,主要以刈割時單位面積從土壤中吸收的鹽分總量來衡量,這取決于此時單位面積植物生物量和鹽分離子含量。本研究中不論是成苗期還是成熟期4種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占總生物量的比例均在80% 以上,且地上部的鹽分離子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因此,4種植物改良鹽堿地主要靠地上部分鹽分的積累,地下部分作用甚微。選擇地上生物量大且地上部鹽分濃度高的品種,對于實現(xiàn)鹽堿地迅速脫鹽十分關(guān)鍵。這與郭洋等[27]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在鹽漬化土壤與植物長期相互的選擇過程中,植物通過積累無機離子的方式來應(yīng)對鹽脅迫[28]。這些無機離子主要包括K+、Ca2+、Na+和Cl–。K+是一種重要的滲透調(diào)節(jié)離子,高濃度K+可以提高植物的耐鹽性,Ca2+作為一種重要的信號傳導(dǎo)物質(zhì),在維持細胞穩(wěn)定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黃慧靈[29]研究認為藜科植物無機滲透調(diào)節(jié)以Na+和Cl–為主,有較高的Na+/ K+;而菊科則以K+和Cl–為主,表現(xiàn)很低的Na+/ K+。劉欣[30]也認為植物中參與滲透調(diào)節(jié)的無機離子通過主動運輸主要積累在液泡中,且積累的無機離子的種類和數(shù)量與植物的種類、器官及環(huán)境中的離子種類和濃度有關(guān)。K+通常是非鹽生植物的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而鹽生植物的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通常是Na+和Cl–。本研究中高丹草主要積累K+,對K+的高度吸收可能與其細胞膜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也可能作為主要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是一種拒鹽機制,以提高它們的耐鹽性。田菁在成苗期以積累K+為主,成熟期則以積累Cl–和Na+為主,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生育時期的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不同或是耐鹽機制不同所致。鹽地堿蓬以積累Na+和Cl–為主,因為鹽地堿蓬通過在液泡中積累大量的Na+,來降低細胞水勢,緩解生理干旱。但由于Na+是通過高親和性K+轉(zhuǎn)運體進入植物細胞內(nèi)的,這樣便使植物體在大量吸收Na+的同時抑制了對K+的吸收。不同植物間各離子積累量所占的比例不同,可能與不同植物耐鹽機制不同有關(guān)。通過比較還發(fā)現(xiàn)紅麻的Ca2+積累量普遍要高于其余植物,這可能是紅麻在鹽堿脅迫下誘導(dǎo)Ca2+通道開放的結(jié)果。Ca2+從液泡中釋放出來后可與鈣調(diào)蛋白或其他鈣結(jié)合蛋白結(jié)合調(diào)節(jié)細胞代謝或基因表達,進而促進植物適應(yīng)逆境。

        濱海鹽土中主要鹽分離子有K+、Ca2+、Na+和Cl–,故本研究僅對4種主要鹽分離子進行了研究。在評判植物對鹽漬土降鹽效果方面,郭洋等[27]、張振勇等[31]在新疆鹽堿區(qū)以鹽生植物總鹽分離子的積累量作為指標(biāo)比較吸鹽效果。本研究結(jié)果與之有差異,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從土壤中吸收多種鹽分離子,而在濱海鹽土區(qū)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的離子主要是Na+和Cl–,也稱之為鹽分脅迫離子,由于研究中試材包括鹽生植物和非鹽生植物,它們對不同鹽分離子的積累具有明顯差異,也正如研究中發(fā)現(xiàn)高丹草成熟期總鹽分積累量很大,但是它主要積累了K+,并不能起到降鹽效果。因此在本研究中只考察總鹽分積累量不能全面真實地評價這些植物的降鹽效果。為了更好地評判植物改土效果,筆者認為鹽脅迫離子與總鹽分離子積累量的比例作為評判改土效果的標(biāo)準(zhǔn)比較適合。這可能是由于試驗區(qū)主要鹽分離子含量不同,鹽生植物與非鹽生植物的耐鹽機制不同,有待進一步探討。

        4 結(jié)論

        4種植物體內(nèi)主要鹽分離子的積累部位一致,均為地上部大于地下部,但是離子積累量具有明顯差異。田菁在成苗期主要積累K+,在成熟期主要積累Cl–和Na+。高丹草、紅麻和鹽地堿蓬在成苗期和成熟期的鹽分積累情況一致,表現(xiàn)為高丹草對K+積累量遠高于其余離子;紅麻主要積累Cl–和K+;鹽地堿蓬主要積累 Na+和Cl–。以鹽脅迫離子與總鹽分離子積累比例衡量,鹽地堿蓬、田菁和紅麻是改良濱海鹽土的優(yōu)良材料,并且鹽地堿蓬在成苗后任意時期刈割,或一年多次刈割都可以帶走土壤中的鹽分;田菁應(yīng)該在成熟后刈割、紅麻在成苗期刈割,或一年多插種植多次收割均會對土壤起到較好的降鹽效果。

        [1] 孔濤, 張德勝, 徐慧, 等. 鹽堿地及其改良過程中土壤微生物生態(tài)特征研究進展[J]. 土壤, 2014, 46(4): 581–588

        [2] 楊紅梅, 徐海量, ??∮? 干旱區(qū)滴灌條件下防護林次生鹽漬化土壤水鹽運移規(guī)律研究[J]. 土壤學(xué)報, 2010, 47(5): 1023–1027

        [3] 祝文婷. 黃綠木霉 T1010 對濱海鹽漬土根際生態(tài)的調(diào)控效應(yīng)研究[D]. 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3

        [4] 王璐, 仲啟鋮, 陸穎, 等. 群落配置對濱海圍墾區(qū)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 土壤學(xué)報, 2014, 51(3): 638–647

        [5] 王遵親. 中國鹽漬土[M].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1993: 1–4

        [6] 肖克飚, 吳普特, 雷金銀, 等. 不同類型耐鹽植物對鹽堿土生物改良研究[J].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 2013, 31(12): 2433–2440

        [7] 史文娟, 楊軍強, 馬媛. 旱區(qū)鹽堿地鹽生植物改良研究動態(tài)與分析[J].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xué)報, 2015, 26(5): 229–234

        [8] Rozema J, Schat H. Salt tolerance of halophytes, research questions review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saline agriculture[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13, 92: 83–95

        [9] Vermue E, Metselaar K, van der Zee S E A T M.Modelling of soil salinity and halophyte crop production[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13, 92: 186–196

        [10] Roy S, Chakraborty U.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s in Salt Tolerant Grasses (STGs) and their prospects in cereal crop improvement[J]. Roy and Chakraborty Botanical Studies, 2014, 55(31): 1–9

        [11] Katschnig D, Broekman R, Rozema J. Salt tolerance in the halophyte Salicornia dolichostachya Moss: Growth,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13, 92(8): 32–42

        [12] Shabala S, Mackay A. Ion transport in halophytes[J]. Advances in Botanical Research, 2011, 57: 151–199

        [13] Belkheiri O, Mulas M. The 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growth, water relations and ion accumulation in two halophyte Atriplexspecies[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13, 86: 17–28

        [14] 張繼偉, 趙昕, 陳國雄, 等. 鹽脅迫下荒漠植物檸條和油蒿的離子吸收及分配特征[J].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6, 30(3): 68–73

        [15] Zheng H, Li J D. Form and dynamic trait of halophyte community[C]. Beijing: Science Press,1999: 137–138

        [16] 劉兆普, 沈其榮, 鄧力群, 等. 濱海鹽土水、旱生境下田菁生長及其對鹽土肥力的影響[J]. 土壤學(xué)報, 1999, 36(2): 267–275

        [17] 殷云龍, 於朝廣, 華建峰, 等. 豆科植物田菁對濱海鹽土的適應(yīng)性及降鹽效果[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2, 40(5) : 336–338

        [18] 張立賓, 郭新霞, 常尚連, 等. 田菁的耐鹽能力及其對濱海鹽漬土的改良效果[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2, 40(2) : 310–312

        [19] 張加強, 金關(guān)榮, 周瑞陽, 等. 不同類型紅麻品種在濱海鹽堿地的適應(yīng)性表現(xiàn)[J]. 中國麻業(yè)科學(xué), 2015, 30(6): 291–294

        [20] 楊建. 紅麻種質(zhì)資源萌發(fā)期及苗期的耐鹽性鑒定[D]. 南寧: 廣西大學(xué), 2013

        [21] 陳濤, 王貴美, 沈偉偉, 等. 鹽脅迫對紅麻幼苗生長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植物科學(xué)學(xué)報, 2011, 29(4): 493–501

        [22] 姚建民. 一種可以改良鹽土的雜交禾草[J]. 草原與草坪, 1987(2): 16–19

        [23] 趙海明, 李源, 謝楠, 等. 不同高丹草品種發(fā)芽期NaCl脅迫評價研究[J]. 草原與草坪, 2012, 32(3): 26–31

        [24] 王寶山, 趙可夫. 小麥葉片中Na、K提取方法的比較[J]. 植物生理學(xué)通訊, 1995, 31(1): 50–52

        [25] Flowers T J, Yeo AR. Ion relations of salt tolerance // Baker D A, Hall J L. Solute transport in plant cellsand tissues[M]New York: June Wiley & Sons, 1988: 399–412

        [26] 陸嘉惠, 呂新, 梁永超, 等. 新疆脹果甘草幼苗耐鹽性及對NaCl脅迫的離子響應(yīng)[J]. 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 2013, 37 (9): 839–850

        [27] 郭洋, 陳波浪, 盛建東, 等. 幾種一年生鹽生植物的吸鹽能力[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xué)報, 2015, 21(1): 269 – 276

        [28] 趙可夫, 李法曾, 張福鎖. 中國鹽生植物[M].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2013

        [29] 黃蕙靈. 八種抗堿鹽生植物適應(yīng)鹽堿生境的滲透調(diào)節(jié)和離子平衡機制比較[D]. 長春: 東北師范大學(xué), 2011

        [30] 劉欣.植物的耐鹽生物學(xué)機制研究進展[J]. 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自然科學(xué)學(xué)報, 2015, 31(2): 140–145

        [31] 趙振勇, 張科, 王雷, 等. 鹽生植物對重鹽漬土脫鹽效果[J]. 中國沙漠, 2013, 33(5): 1420–1425

        Ions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Four Typical Salt-tolerant Plants in Coastal Saline Soil Region

        LIU Yahui1, WANG Xiuping1, LIU Guangming2, SUN Jianping1, YAO Yutao1, YANG Yahua1

        (1 Tangshan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Salt Tolera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stal Agricultur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Caofeidian, Hebei 063299,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In order to select suitable salt-tolerant plant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astal saline soil, the characters for ions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four typical salt-tolerant plants (Suaeda salsa, Sesbania, Kenaf and Sudangrass) was explored by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seeding stage and maturation period,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each plant accounted 80% more of the total dry matter, in an order of Sesbania > kenaf > Suaeda salsa > Sudangrass. Sudangrass and Kenaf had higher capacity of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K+and Ca2 +while Sesbania and Suaeda salsa had higher capacity of Na+. The accumulation of K+was higher than other ions in Sudangrass. K+was the main ion accumulated in seeding stage of Sesbania, Na+and Cl–were the main ions accumulated in maturation period. Cl–and K+were the main ions accumulated in Kenaf. Na+and Cl–were the two main ions accumulated in Suaeda salsa, and the ratios of these two ions to the total accumulated salt amount were highest among these four plants. From seeding stage to maturation period, ratio of Na+decreased while ratio of Cl–increased in Suaeda salsa, the ratios of Na+and Cl–increased in Sesbania and Sudangrass but decreased in Kenaf. In general, Suaeda salsa, Sesbania and Kenaf are the sound plant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astal saline soil.

        Coastal saline soil; Plant material; Salt ions;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10.13758/j.cnki.tr.2017.04.021

        S156.4

        A

        河北省科技計劃項目(152776122D)和河北省財政專項(F16R16003)資助。

        劉雅輝(1979—),女,河北灤南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鹽堿地改良與利用研究。E-mail:bhslyh@126.com

        猜你喜歡
        植物
        誰是最好的植物?
        為什么植物也要睡覺
        長得最快的植物
        各種有趣的植物
        植物也會感到痛苦
        會喝水的植物
        植物的防身術(shù)
        把植物做成藥
        哦,不怕,不怕
        將植物穿身上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男人av天堂久久资源|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6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香蕉成人免费大片|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 国产精品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成人午夜视频| 粉嫩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无码A一区|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 男女搞黄在线观看视频| 今井夏帆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品| 国产午夜精品av一区二区麻豆 | 97人伦色伦成人免费视频|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中国女人做爰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7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亚洲а∨| 亚洲成av在线免费不卡|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影院| 天堂资源中文网|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窍| 白浆高潮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文乱码|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