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了,暑假了來了!對于已經離開校園很久的人來說,唯一能夠提醒我“放暑假”的事情,就是每年這個時候編輯部又會來實習生了。掐指算算,今年大學畢業(yè)的學生已是1992年出生,同樣面臨著畢業(yè)季的各種難題:離開校園沒有宿舍,自己找房子搬家的現實問題;告別戀人和同學的感情問題;找不到方向,對未來不知所措的就業(yè)問題;職場里不會講話和做事的溝通問題;是否回到父母身邊的生活問題……在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這個坎兒上,編輯部這兩個90后小姑娘給的我回答是:“這些總是要經歷的,不能躲更沒處藏,問題總會有辦法解決的。”在這個年紀她們面對各種問題的直接與坦然,是很多“大人”身上都很難發(fā)現的勇敢,需要“手工贊”一下。
也許每個人心中不愿面對,不自覺繞著走的點不太一樣,比如我從小就對所有軍事題材的東西不感半點興趣,不看戰(zhàn)爭題材的書籍和電影電視劇,不關注各國戰(zhàn)事爭端,總覺得這里有太多的殘暴和血腥,我完全不理解世界上為什么要有戰(zhàn)爭這件事。直到2008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索委托,我走進了??颂亍け颂厣℉ector Pieterson)博物館,場館里燈光昏暗,前行的道路也崎嶇不平,耳邊不時傳來皮鞭聲和街頭游行的喧嘩,兩眼所及全部是關押黑人的牢籠,鞭打黑人的刑具,還有記錄黑人生活的紀實照片……所有人沉默不語,我更是頭皮發(fā)麻,后背發(fā)涼地穿越這濃縮黑人種族隔離的歲月;道路的盡頭,白日刺目的亮光嗖地一下刺痛雙眼,“??颂亍け颂厣袕椇蟊挥涡姓弑г趹阎斜寂堋钡慕浀湔掌霈F在面前,有點眩暈的雙眼與照片中悲憤的眼神對視,心咚地向下一墜,余光處彼特森鋪滿鮮血的臉已一片模糊,四周矮矮的墻池里散落著在反種族隔離斗爭中犧牲的中學生名牌,冰冰冷冷的石頭上一行英文小字,只有打火機大小卻密密麻麻!這是我第一次“直面”沖突和戰(zhàn)爭的感同身受,回到現實中的暖陽,讓我直接感受到生活和活著的美好。
本期的封面專輯《鐵血制作影像意志力》,全球軍事戰(zhàn)地題材攝影師和八位共和國的老將軍聯袂獻上的影像和故事,希望能夠讓你收獲直面戰(zhàn)爭與沖突之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珍惜和“什么都不叫事兒”的勇氣,且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