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桃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技戰(zhàn)術分析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運動員推踢技術運用分析
孔凡桃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推踢技術因其能攻、能防、能反擊,成為跆拳道比賽中運動員比較常用的技術之一。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運動員推踢技術運用為研究對象,統(tǒng)計分析運動員推踢技術使用情況。
全運會;跆拳道;推踢;女子67kg級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運動員推踢技術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收集、整理大量的男、女跆拳道技術運用特點、推踢技術特點及運動員的相關文獻資料,重點了解女子跆拳道技術,尤其是推踢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比賽中的運用情況、趨勢和研究的最新動向,為本研究提供文獻依據(jù)。
1.2.2 錄像分析法 通過網(wǎng)絡收集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八名運動員各2場比賽錄像,一共16場比賽錄像,對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運動員推踢技術使用進行統(tǒng)計分析,錄像分析場次情況見表1。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一些統(tǒng)計分析出來的數(shù)據(jù),在計算機上采用Excel 2003進行處理,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歸納總結。
2.1 跆拳道推踢技術的分析
跆拳道推踢技術是一種隱蔽性好、轉變快的技術動作。本研究分析推踢技術,從實戰(zhàn)姿勢開始,以左站架為例,右腳腳掌迅速蹬地并重心跟著前移,右腳以髖關節(jié)為軸,提膝用右腳腳掌向前蹬出并推進,力點在前腳掌。推踢可以用來防守,也可以用來進攻,推踢技術應用到比賽中可以做到防中有攻、攻中有防,能夠對對手造成較大的打擊力度。推踢屬于一種攻防轉換靈活的技術,推踢技術在防守中只要抓準時機,馬上可以轉換為進攻。本研究把推踢分為3大類,分別為進攻推踢、反擊推踢和迎擊推踢來進行分析。
2.1.1 進攻推踢技術 我們知道,在跆拳道比賽中主動進攻技術是一種有準備、有計劃的戰(zhàn)術行動,進攻推踢運用在比賽中可以起到打破比賽僵局、試探對手、再次進攻的作用。進攻推踢是運動員在實戰(zhàn)中已經(jīng)足夠了解對手的基礎上進行使用的進攻技術,所以在做推踢之前要有一定的準備。跆拳道的進攻推踢可以分為前腿進攻和后腿進攻,在跆拳道比賽中,前腿推踢技術一般運用比較多,后腿進攻推踢在比賽中一般運用比較少。后腿進攻推踢主要是在實戰(zhàn)中,對方運動員一直在主動向前,一直被對手壓著,可以使用后腿推踢來進攻,在力度很大的情況下,會讓對手有所畏懼,還可以破壞對手的重心使其倒地犯規(guī)。在進攻技術上,推踢技術可以快速移動接近對方,隱蔽性較強,但需要注意判斷雙方間有效的攻防距離、時間差和重心的把握,而時機的把握決定推踢技術的擊打效果與擊打準確度。如果推踢技術在進攻中沒有成功,可以在對手反擊的同時轉變?yōu)榉朗?在進攻不成功的同時更好地做好防守,體現(xiàn)出推踢技術攻防轉變快的優(yōu)點。
2.1.2 反擊推踢技術 推踢反擊技術在比賽中主要起到有效的防守作用,在反擊推踢技術上,判斷實戰(zhàn)的距離和對方進攻特點非常關鍵,在對方進攻時,因為對方身體已經(jīng)往前,重心不太穩(wěn),這時可以用推踢來反擊對方,導致對方進攻失敗或阻截對手,這也是依靠推踢技術啟動速度快、動作幅度較小的特點。在兩個人比賽過程中,反擊推踢技術的運動員要學會調節(jié)雙方之間腿的距離,始終都與對手保持一段適合自己的距離,好的距離感是推踢反擊技術的關鍵。在對方進攻的一瞬間立即用推踢技術反擊:甲乙雙方閉式站立,乙方利用橫踢技術進攻,對方先動,可以先向后移動并迅速使用推踢技術反擊和防守堵截。用假動作去進攻,調動對手出腿再去使用推踢反擊對手:雙方運動員保持開式,甲方假裝橫踢進攻,落地后快速調整自己的重心,這時等對方運動員出腿馬上推踢反擊。
表1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推踢技術使用統(tǒng)計表
2.1.3 迎擊推踢技術 迎擊指對方運動員啟動動作的一剎那,要很好地判斷并出腿擊打。在使用迎擊推踢的時候,要求有準確的判斷力,并且要求動作果斷,要有很快的反應等,總而言之,就是需要極強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在使用迎擊推踢時,如果啟動速度太慢,判斷不夠準確、沒有力度,而失去防守,讓對手有機可乘,從而也會失去1分。當雙方運動員的速度、力量等差不多時,那么雙方運動員都比較危險,因為在比賽中,運動員有著極強的制勝心理,所以一旦運動員起腿,那么他的力量肯定不會小,當雙方運動員速度一樣時,很可能雙方會撞擊在一起,很可能會導致受傷。迎擊推踢又分為前腿迎擊和后腿迎擊。前腿推踢迎擊一般運用在比分領先對手,甲乙雙方運動員,乙方比分落后,所以乙方會很積極地奪分,這時甲方運動員只需要運用前腿迎擊推踢破壞乙方的進攻,不讓自己失分即可,從而取得最后的勝利。后腿推踢迎擊主要針對對手后腿進攻較好,那么就可以使用后腿迎擊推踢,破壞對手的進攻或阻截,抓好時機迎擊。
2.2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運動員推踢技術運用的統(tǒng)計分析
2.2.1 運動員推踢技術使用的總體情況推踢因為有著啟動速度快、動作幅度較小的技術特點,可以重擊對方運動員,削弱對方運動員出腿的果斷性,使其失去信心。推踢技術幅度小,隱蔽性較強,可以很好地進行攻防轉換。從表1可知,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推踢技術使用較為接近,第3名盧燕比賽中推踢技術運用最多,2場比賽中一共使用20次,第一名鄭姝音和第7名李晨比賽中推踢技術使用最少,2場比賽中使用16次。總體來說運動員在比賽中推踢運用次數(shù)較高,這主要是因為該級別前8名運動員比較靈活,腳下步法移動比較快,攻防轉變運用比較合理。比賽中運動員善于運用步法,并且出腿速度和步法移動速度快,自然而然在比賽中使用推踢技術的次數(shù)就多。
在運動員推踢技術成功率方面,本屆全運會+67kg級前8名運動員推踢技術使用成功率差別較大,第1名鄭姝音雖然在比賽中推踢技術使用次數(shù)不多,但是成功率最高,她在比賽中推踢技術的成功率高達25.0%,第5名韓穎穎推踢技術使用成功率最低,僅為5.3%。本屆全運會+67kg級前八名運動員推踢技術成功率在10%以上的有6人,僅韓穎穎和李晨推踢技術低于10%,運動員推踢技術平均成功率為13.5%,說明本屆全運會+67kg級前八名運動員推踢技術使用成功率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在電子護具時代,運動員雖然對電子護具的計分方式非常了解,訓練中針對電子護具的使用進行針對性訓練,重點會加強推踢技術的位置和力度訓練,但是比賽中場上形勢多變,運動員如果推踢技術運用機會掌握不及時,就很難達到電子護具預先設定的值,這樣就算運動員擊中,但是因為力量沒有達到預先設定值而不得分。
2.2.2 運動員不同推踢技術的使用情況跆拳道推踢技術可分為3類,分別為進攻推踢、迎擊推踢和反擊推踢。從表2可知,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比賽中進攻推踢、反擊推踢、迎擊推踢的使用存在較大的差別,總體上分析運動員的推踢技術,以進攻(一共運用63次)和迎擊(一共運用52次)為主,反擊推踢運用的較少,僅運用27次,推踢技術的得分集中在進攻推踢(12分)和迎擊推踢(7分),反擊推踢雖然有使用,但是均未成功。運動員比賽中之所以反擊推踢運用的少,這與運動員的反擊推踢使用戰(zhàn)術和意識有著較大的關系。通過錄像可以看出,有很多運動員不采用推踢技術去進行反擊,所以整個比賽的使用率、命中率比較低。在進攻推踢中,只有李晨在比賽中沒有成功1次,其余7名運動員至少成功1次,其中鄭姝音和李東華進攻推踢成功次數(shù)高達3次,說明冠亞軍運動員比賽中使用進攻推踢時都是有計劃、有準備的,進攻能力極強,而且他們把握重心的能力也比較強,把這種被動的技術轉換成一種主動行為,因此,進攻推踢在比賽中保持著較高的成功次數(shù)。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很多運動員的迎擊意識較差,在實戰(zhàn)中沒有很好的距離感,不能很好地把握重心,做反擊動作時頭腦不清晰,不經(jīng)過規(guī)劃,跟著胡亂起腿。
表2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不同推踢技術使用統(tǒng)計表
表3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3局比賽中推踢技術使用統(tǒng)計表
2.2.3 運動員3局比賽中推踢技術的使用情況 跆拳道比賽一場為3局,每局比賽時間為2min,局間休息1min,每局比賽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每一局比賽的情況又是有所區(qū)別的,對手的策略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運動員在每一局中運用的技戰(zhàn)術也是有區(qū)別的,是不斷改變的。通過表3數(shù)據(jù)和觀看錄像發(fā)現(xiàn),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3局比賽中推踢技術的使用存在較大的差別,整體上呈現(xiàn)如下趨勢:第1局使用推踢次數(shù)較多,共使用62次;第2局使用推踢技術次數(shù)最少,僅使用29次;第3局使用的推踢次數(shù)和第1局比較接近,推踢技術使用達到51次。推踢技術的成功也主要在第1局(10次)和第3局(8次),第2局僅成功1次。前8名運動員3局比賽推踢技術的使用情況基本與推踢整體技術使用情況一致。
通過觀察比賽錄像可以看出,運動員在第一局比賽中打得比較保守,一般是運用推踢技術打開僵局,然后運用步法、假動作等來試探對手,以期了解對手的技術特點及漏洞,根據(jù)自身的優(yōu)勢來判定自己該用什么樣的戰(zhàn)術來取得勝利,以及取得比賽的第一分占搶先優(yōu)勢。
跆拳道比賽中第2局是至關重要的,這時運動員的生理及心理素質是3局比賽中最佳的,能夠發(fā)揮出更好的技戰(zhàn)術水平,在這一局中,因為第一局的基礎,所以雙方運動員比較了解對手,運動員會依據(jù)對對方運動員的了解重新制定自己的技戰(zhàn)術,在得分落后且分差不是很大的時候,運動員會運用各種戰(zhàn)術讓對方倒地、出界等以期讓自己得分,縮小分差,所以推踢技術運用較少。
第3局是最后一局,這時雙方運動員的體力也都大大下降,這時雙方運動員是多方面的比拼,包括體力、技術、戰(zhàn)術、心理、智力等多方面,在這時,比分落后的運動員會更加積極主動??赡苡捎隗w力等問題,所以在這局運動員選用推踢技術也較多。尤其是在第3局,比分落后的運動員會更加積極主動,比分領先的運動員會使用推踢來破壞對方的進攻或阻截對手,使自己不失分,取得最后的勝利。比分落后的運動員想直接使用技術動作比較難得分,所以會用推踢技術來破壞對手,運用推踢和其他技術動作來得分,推踢在跆拳道第3局的比賽中運用比較廣泛。
3.1 結 論
3.1.1 推踢技術因其能攻、能防、能反擊成為跆拳道比賽中運動員比較常用的技術之一。
3.1.2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腳下步法靈活、出腿迅速,推踢運用次數(shù)較高,推踢技術使用較為接近,使用成功率差別較大,運動員整體推踢技術使用成功率較低。
3.1.3 運動員推踢技術以進攻和迎擊為主,反擊推踢運用較少,推踢技術的得分集中在進攻推踢和迎擊推踢上,反擊推踢雖然有使用,但是均未成功。
3.1.4 2013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kg級前8名運動員3局比賽中推踢技術的使用存在較大的差別,第1局使用推踢次數(shù)較多,第2局使用推踢技術次數(shù)最少,第3局使用的推踢次數(shù)和第一局比較接近。推踢技術的成功主要在第1局和第3局。
3.2 建 議
3.2.1 教練員重視推踢技術的訓練,在日常的訓練中推踢的攻防靈活轉換和把握時機等方面要得到強化。
3.2.2 運動員要結合自身技術特點加強使用推踢的意識,提高推踢的運用,這樣才能在比賽中提高使用推踢的準確率,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
[ 1 ]湯靜.淺析橫踢及其系列技術在競技跆拳道比賽中的應用[ J ].武術科學,2004(8):46.
[ 2 ]劉少輝,李艷.當前我國競技跆拳道實用技術的分析[ J ].體育科學,2003(2):59.
[ 3 ]高峰,徐德正.跆拳道絕招技術的訓練原則與方法[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 (5):115-116.
[ 4 ]龐俊鵬,彭國華. 2010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暨廣州亞運會選拔賽技戰(zhàn)術分析[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11):70-74.
[ 5 ]陳立人,高誼.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
G886.9
A
1674-151X(2017)01-01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1.009
投稿日期:2016-11-01
孔凡桃(1978—),中級教練,本科。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