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新
[摘要]:“枝屈猙獰伴日斜,迎風昂首樸無華。從容歲月帶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這是對山楂的真實寫照。山楂原產(chǎn)中國,自古就有栽培。藥果兼用,深受人們青睞。本文筆者對山楂栽培技術進行歸納總結,旨在拋磚引玉,與廣大專業(yè)人士探討。
[關鍵詞]:栽植要求;管理技術;繁殖方法;病蟲害防治
[引言]:山楂又叫”寶果”,屬薔薇科山楂屬,落葉喬木。5∽6月開花,9∽10月果子成熟。山楂果實含鐵比較多,含維生素比梨、蘋果、柑桔還高,屬核果類,味微酸,開胃、活血,化痰、解毒,山楂具有增強心肌,降血脂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等有良好治療作用。
1生長習性
山楂適應性強,耐寒冷也耐高溫,喜光但也耐蔭,在-35℃∽42℃之間都可以生長。壽命長,定植3∽4年可開花結實,10年左右達盛果期,連續(xù)結果可達百年。據(jù)研究,花期噴1000PPM硼酸,20∽70PPM赤霉素,能顯著增加座果率。山楂樹耐旱,水分過多時枝葉徒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和大多數(shù)植物一樣,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以微酸性(PH值6∽7)砂壤生長最佳。
2育苗方法
山楂育苗方法有實生、根蘗、根插和嫁接等。一般用種子實生法和嫁接育苗居多,因為這樣簡單方便,苗木成活率高。
2.1采種及儲藏
8月中旬∽9月上旬,果實初著色期即果實生理成熟期采果較為適宜。這時采種核還沒有完全骨質(zhì)化,有利于出苗。
促進發(fā)芽的方法:果實采摘后,壓開果肉,淘洗干凈,然后用水浸泡4天左右,注意換水,淘去浮空癟種子,把有種胚的種子冷凍一天后倒入65℃熱水中,不斷攪動,促使核殼開裂,等溫度自然降低,浸泡一晝夜后撈出放進筐中瀝水,然后再冷凍一天,又用熱水浸泡,如此反復3∽4次,待核殼全部裂開,進行沙藏,沙的濕度以握成團不滴水,松開不散為宜,按1:4的比例(種子1沙4)混合拌勻,放入坑內(nèi),上方注意用草席隔出空間,然后填土,并立秸稈通氣。沙藏時間200天左右,來年4月播種。
2.2整地播種
將圃地按南北向整成每畦1m左右,施足底肥,為了預防立枯病發(fā)生,每畝撒2kg硫酸亞鐵,播種前澆透水,地表稍干后,在畦上開溝進行條播,行距15∽20cm,溝深2cm左右,將種子粒距8∽10cm均勻撒入,覆土1∽2cm,再用地膜覆蓋。
2.3砧木苗管理
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揭去地膜,長出4片真葉時定苗,株距10cm,此時注意松土除草。當苗長到18cm左右結合澆水進行施肥,每畝可施10kg尿素。注意此后每月追肥,追肥的同時澆透水。這時還要進行摘心,并且將苗木基部生出的分枝剔除。
2.4嫁接及管理
嫁接時間在7月下旬∽8月下旬。采用“T”字形芽接方法。嫁接后要用塑料帶扎緊。芽接7天后檢查一遍,如果接芽變黑、芽片萎縮、葉柄僵死就是沒有成活,可以馬上進行補接。
山楂苗當年嫁接后,要到第二年秋季才能出圃。第二年早春樹液流動前要進行剪砧,剪口在芽接口上方0.5cm處,要剪平滑并向接口背面傾斜,并解除塑料綁條。此后特別要注意除去接口基部萌蘗,加強肥水管理。
3栽植技術
栽植時間選在落葉后至封凍前11月∽12月為宜。栽植密度視培養(yǎng)目標和集約程度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稀植,株行距5×6m,每畝22株,前期可以套種農(nóng)作物;二是密植,株行距2×3m,每畝110株,可以盡早豐產(chǎn),以后視郁閉、生長情況隔株移栽出去。注意大樹移栽時要澆一次透水,第二年就可以正常結果。
栽植前要挖大穴,每穴施土雜肥100kg,磷肥1.5kg,澆水,四周堆40cm土堆,每株苗覆蓋1㎡地膜。
4水肥管理
山楂栽植后全年要澆四次水肥。第一次時間在4月上中旬幼樹初發(fā)芽前后,以氮肥為主,視樹齡增加施肥量,1∽2年生每株0.1∽0.25kg,三年生以上每株1.5kg以上,施肥注意不要離根太近,以免燒根;第二次時間在5月下旬∽6月上旬開花以后,以復合肥為主,輔施氮、磷、鉀,1∽2年生每株施0.5kg,三年生以上每株施2kg以上;第三次在8月下旬果實膨大期,以氮肥為主,施肥量跟第一次相同;第四次在11月上旬封凍以前,以土雜肥為主,每株150∽250kg,這次施肥關系到來年的豐產(chǎn)。施肥時結合澆水、灌溉。
5整形修枝
山楂樹的整形修枝同其他果樹一樣,宜在冬季和夏季進行。以保證內(nèi)外枝條分布均勻、通風透光、多結果為原則,要求大枝稀留,小枝密留,無重疊、交錯,立體結果。整形以主干分層形為主,定干高度40厘米,第一層留三個主枝,如果擴張度較小,可以用繩子拉成與主干成60度角;第二層留三個主枝,兩層之間相隔1米,每主枝留四個側枝,可采用“撐、拉、扭、曲”等方法使枝條空間分布均勻。山楂宜輕剪,減去過密枝條。徒長枝可以在夏季摘心,中長發(fā)育枝冬季不剪以分散養(yǎng)分。枝條過稀的主側枝可以在上方“刻芽”,促使下部芽萌發(fā)抽枝。
6病蟲害防治
6.1蟲害
食心蟲(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是危害山楂的主要害蟲,在幼蟲出土盛期以前,在地面噴50%辛硫磷200倍液每畝用原液0.5kg;梨小食心蟲可在各代成蟲發(fā)生期噴敵敵畏或辛硫磷1000倍液。
桃蛀螟、紅蜘蛛等害蟲,可在5月上旬∽六月上旬,噴滅掃利2500倍液進行防治。
6.2病害
白粉病,保持林內(nèi)清潔,清除菌源。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花蕾期、幼果期各噴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300倍液。
花腐病,秋后清除樹上的僵死果、干腐花柄等組織,清掃樹下病果、病葉,耕翻土壤,以減少和清除病源。4月底前沿樹冠下的地面噴五氯酚鈉1000倍液。發(fā)現(xiàn)病斑立即噴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7采收
9∽10月間果實皮色顯露,可陸續(xù)采收。最好用手采摘。將果實分級堆于室內(nèi),晴天可以露天堆放5天左右,上面覆蓋簾席,待果體降溫,發(fā)散水分后貯運。受傷的果實以及自行落下的果實應及時出售或加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