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樂天[2]守杭州,政平訟簡[3]。貧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種樹幾株;富民有贖罪者,令于西湖開葑田[4]數(shù)畝。歷任多年,湖葑盡拓,樹木成蔭。樂天每于此地,載妓看山,尋花問柳。居民設(shè)像祀之。亭臨湖岸,多種青蓮,以象公之潔白。
右折而北,為纜舟亭,樓船鱗集,高柳長堤。游人至此買舫入湖者,喧闐[5]如市。東去為玉鳧園,湖水一角,僻處城阿,舟楫罕到。寓[6]西湖者,欲避囂雜,莫于此地為宜。園中有樓,倚窗南望,沙際水明,常見浴鳧數(shù)百出沒波心,此景幽絕。
(選自《西湖夢尋》)
【注釋】
[1]本篇選自張岱《西湖夢尋》。玉蓮?fù)?,?jù)田汝成《西湖游覽志》載:“出錢塘門,瀕湖為玉蓮堂?!碧门c亭即同一景點,現(xiàn)已湮沒。
[2]白居易,字樂天。公元822年,白居易上書論河北軍事,不聽用,乃請外調(diào),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任上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頗有政聲。
[3]政平訟簡:政務(wù)清平,打官司的事情稀少。簡,稀少。
[4]葑(fèng)田:菰草叢生積久而成的荒田。
[5]喧闐:闐,充滿。聲音大而雜亂,形容喧嘩、熱鬧。
[6]寓:觀看、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