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中醫(yī)辨證護理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并發(fā)癥的影響
張艷紅
目的:探討中醫(yī)辨證護理對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并發(fā)癥的影響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中醫(yī)辨證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12周后血清HBV-DNA轉陰率,ALT正常率,TBil正常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軀體健康評分,心理健康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中醫(yī)辨證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肝功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采用。
中醫(yī)辯證護理;慢性乙肝;肝功能;并發(fā)癥;生活質量
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慢性乙型肝炎是較為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對人體生命健康危害嚴重[1-3]。目前我國還未發(fā)現(xiàn)根治慢性乙肝的治療方案,患者若不及時治療,病情會遷延,可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轉化為肝癌?,F(xiàn)臨床常以抗病毒方式治療,單純采用西藥治療效果欠佳[4]。我院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中西藥結合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辨證護理,效果顯著?,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26~73歲,平均(57.8±6.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或中專18例,大學及以上10例;已婚19例,未婚13例。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25~74歲,平均(58.6±7.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或中專17例,大學及以上9例;已婚18例,未婚1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相關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嚴重心、肝、腎疾病,精神障礙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中西藥結合治療,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0.5 mg,每日1次;口服中藥湯劑:針對脾腎陽虛型給予理中湯合五苓散加減;氣滯血瘀型給予血府逐瘀湯和鱉甲煎丸加減;肝郁脾虛型給予逍遙散與四君子湯加減;肝膽濕熱型給予茵陳蒿湯加減;肝腎陰虛型給予一貫煎加減。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為患者講解檢驗、化驗的必要性,消毒隔離方法以及病房環(huán)境等;心理護理,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告知其注意事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類食物,少吃多餐;用藥指導,告知患者藥品的用量、方法、用途以及不良反應,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辨證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脾腎陽虛型 該類患者重點在于保護脾胃,嚴禁食用油膩、生冷類、刺激類食物,可多食用紅棗、藕粉、山藥、蘿卜等有助于消化,益胃健脾類食物。應選擇溫暖向陽的病室,避免噪聲,定時通風換氣,保障室內空氣清新,應維持溫度20 ℃以上,濕度60%以上。可給予患者理中湯合五芩散加減,保障濃煎熱服。
1.2.2 氣滯血瘀型 該類患者重點在于保障機體氣機暢通,時刻保持樂觀開朗的態(tài)度,以提高肝血流量,使肝臟氧氣、營養(yǎng)供應更為充足,促進修復肝細胞,降低代謝水平,減輕肝細胞負擔。保障睡眠充足,安心靜養(yǎng),不宜操勞。飲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富含維生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過冷過熱過硬食物??山o予患者鱉甲煎丸及血府逐瘀湯加減,宜溫服。
1.2.3 肝郁脾虛型 該類患者應重點保障患者心理健康,由于情志不暢、氣機郁滯則會出現(xiàn)的肝區(qū)脹痛,長期可導致血瘀,使病情加重。保障病室內干凈整潔、安靜舒適,空氣清新。做好情緒調控,減輕患者情緒負擔,可指導患者散步、聽音樂調節(jié)情志,保障氣機暢達、情緒愉悅,進而使得脾運有序。保障飲食清淡、易消化,給予軟食??蛇m量食用核桃粥、黨參粥、黃芪粥等健脾食物以及蘿卜、佛手、柑橘等理氣食物??山o予患者四君子湯與逍遙散加減,宜溫服。
1.2.4 肝膽濕熱型 該類患者需注重合理飲食調養(yǎng),可選擇清淡并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如雞蛋、牛肉、魚肉、豆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保障病房內安靜整潔,可適當調低室內溫度。可給予患者茵陳蒿湯加減,宜偏涼服。
1.2.5 肝腎陰虛型 該類患者多變現(xiàn)為陰虛火旺、腰膝酸軟、頭暈日澀,飲食上應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以及母雞、鱉甲等補養(yǎng)陰血等食物,避免食用狗肉、羊肉、辛辣刺激以及油炸類食,并忌房事勞損。應注意休息,保障勞逸結合??山o予患者一貫煎加減,宜溫服。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血清HBV-DNA轉陰性,谷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恢復正常或降低>2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清HBV-DNA已呈現(xiàn)出陰性,ALT,TBil降低為25%~5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且ALT,TBil降低<25%。
1.4 觀察指標 (1)觀察治療12周后兩組患者血清HBV-DNA轉陰、ALT正常、TBil正常情況。(2)生活質量。經生活質量調查簡表SF-36評估,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比。(3)并發(fā)癥情況。隨訪期間觀察兩組膽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溶血性貧血等并發(fā)癥情況。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或t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12周后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治療12周后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對比 例(%)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比較(例)
注: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2例包括膽道感染1例,急性胰腺炎1例;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9例包括膽道感染2例,急性胰腺炎3例,溶血性貧血4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傳染病之一,主要是由HBV引發(fā)的肝臟損害,具有發(fā)病率高、病程較長且易于反復等特點[5]。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每年乙肝發(fā)病人數將近50萬,約為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fā)病總人數的25%[6]。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及時接受有效、持續(xù)治療,可發(fā)展為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細胞癌等,對人們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7-9]。由于慢性乙肝發(fā)病機制與機體免疫功能緊密相關,因此免疫調控治療方式具有重要臨床價值[10-12]。采用中醫(yī)藥治療能夠達到免疫調節(jié)、抗病毒、抗肝纖維化、改善肝臟炎癥與微循環(huán),提高生存質量的目的[13]。通俗來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亂可被視為正邪斗爭,因此當機體感染HBV后,病毒與機體免疫狀態(tài)決定了病情的發(fā)展方向[14]。免疫調控為臨床治療乙型肝炎的重要途徑,中醫(yī)藥能夠扶正驅邪,從根本上增強肝組織修復能力,提高患者免疫力[15]。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均經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其中阿德福韋酯能夠驅邪,中醫(yī)辨證治療選擇口服中藥,重在調節(jié)體質,調和陰陽,將其歸于平衡,使病毒難以存留,疾病趨于痊愈。中西醫(yī)治療聯(lián)合辨證護理,相得益彰。中醫(yī)稱“肝主疏泄”,肝臟生理功能與情志緊密相關,大多數乙肝患者中均存在心理負擔,嚴重影響了機體的抗病毒能力與免疫調節(jié)能力。中醫(yī)學特別重視心理因素對臟器的影響。因此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使其在心理上消除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慢性乙肝患者應忌動怒生氣,與周圍人共同創(chuàng)建和諧友善的環(huán)境,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做好細致心理工作。此外中醫(yī)辨證護理中也強調對飲食的干預,針對患者證型的差異,給予不同飲食干預,以均衡飲食促進康復。
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12周后血清HBV-DNA轉陰率、ALT以及TBil正常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yī)辨證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綜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采取中醫(yī)辨證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控制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張敏娜,袁 月,貌盼勇,等.中國 2004-2013 年病毒性肝炎發(fā)病與死亡趨勢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 (2):144-147.
[2] 路德艷,楊慧玲,杜 鵑.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3,28(9):30-32.
[3] 陳細定,張新紅,陸永秀,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應對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20):2529-2531.
[4] 孫秋蘭,潘 琳,周志慧,等.個性化心理護理對乙型病毒性肝炎焦慮患者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134-135.
[5] 徐九云.連續(xù)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療依從性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3):680-683.
[6] 李 暉,何寶珍,胡倩倩.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5,26(4):617-619.
[7] 郭曉迪,譚堅鈴,陳琪爾.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9):2244-2247.
[8] 肖惠蘭, 梁健瑜 .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3,34(2):335-336.
[9] Bonner JE,Esserman DA,Golin CE,et al. Self-efficacy and adherence to antivir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C[J].J Clin Gastroenterol,2015,49(1):76 -83.
[10]鄭瑞丹,楊濱妮,林蘇娜,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認知重評策略與生活滿意度關系的調查研究[J].中國肝臟病雜志 (電子版),2014,6(4):15-18.
[11]張利霞,趙姜楠,孫 萌,等.認知行為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4,35(12):1895-1897.
[12]王春清.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5,12(5):490.
[13]沙 莉.許 勤.華 琳.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與自我效能和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32):4075-4078.
[14]王建亞.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24):5530-5531.
[15]羅艷芳,岳春霞.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13(19):1853-1855.
(本文編輯 劉學英)
330001 南昌市 南昌市第九醫(yī)院肝病科
張艷紅: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7-05-02)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6.063